吳珠玉 任文嬌 吳景明 張曉峰
(淄博市職業教育研究院,山東 淄博 255000)
社區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區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的基礎工程。社區教育是服務于社區發展及社區成員對終身學習的需求,由政府引導并與地區基層組織共同推動的自上面下的內容廣泛的全民性教育活動[1]。社區教育是教育社會一體化在社區范圍內的產物,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途徑和智力支撐。積極發展社區教育,有利于全面提升社區居民科學文化水平、思想道德和整體素質,有利于促進社會穩定,促進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對實現小康社會和建設和諧社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社區教育工作,出臺了一系列頂層設計文件,對我國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制定規劃、提出工作要求。201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實施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構建體系完備的終身教育。廣泛開展城鄉社區教育,加快各類學習型組織建設。到2020年,努力形成人人皆學、處處可學、時時能學的學習型社會”。2014年,教育部等七部門下發《關于推進學習型城市建設的意見》。2016年教育部等九部門下發《關于進一步推進社區教育發展的意見》。2017年《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全民終身學習機會進一步擴大,形成更加適應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現代教育體系,學習型社會建設邁上新臺階。整合資源,健全城鄉一體的社區教育辦學網絡,廣泛開展城鄉社區教育,促進學校教育資源服務社區居民。”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強調:“辦好繼續教育,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大力提高國民素質。”2015年,山東省教育廳等七部門下發《關于加快推進學習型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對加強社區教育提出了明確要求。淄博市認真落實國家和省有關要求,把社區教育作為構建和諧社會和學習型社會的重要抓手,相繼下發《關于加快發展老年教育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快推進學習型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為社區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這些文件的出臺,為加快社區教育的研究與實踐探索創造了機遇,也為淄博市社區教育模式的實踐與探究提供了有利條件。
淄博是一座組群式城市,位于中國華東地區、山東省中部,是齊文化發祥地,歷史文化悠久。為大力發展社區教育,淄博市在借鑒其他地區社區教育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立足自身經濟社區發展特點,經過不斷探索和完善,正在逐步形成一套符合淄博市社區教育實際的發展模式。研究發現,淄博市在政策體標準、組織體系,教育資源整合、教師隊伍建設、學習資源供給、培訓活動開展等方面還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
針對這些問題,按照“政府引導、教育主管、多方協調、社會參與”的原則,淄博市在社區教育組織管理、資源整合、信息化建設、品牌建設等方面進行了有效探索,呈現出市級有指導、區級有品牌、鎮域有特色、整體有格局的良好態勢,逐步形成了具有區域特色的社區教育發展模式。
社區教育作為一種教育活動,有著豐富的教育內涵及其專業性,需要由社區教育專門機構有組織的實施,社區教育專門機構是推動社區教育有序科學發展的關鍵力量[2]。淄博市根據社區教育發展實際,于2019年7月成立“淄博市社區教育指導中心”,承擔全市社區教育研究指導服務工作,并由市社區教育指導中心階梯式逐步推進全市建立“區(縣)社區教育學院-鎮(街道)社區教育中心學校—居(村)社區教育教學點”四級社區教育組織網絡體系。
基于調研和深入分析,淄博市嘗試根據各級社區教育組織分級別提出建設標準的框架及設想,如圖1所示。

圖1 區(縣)社區教育學院建設標準
區(縣)社區教育學院建設標準包括組織管理、基礎能力、培訓服務、經費保障、組織創建、特色創新6個方面。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制度建設是一個區縣社區教育學院能夠順利運行的重要組成部分,社區教育學院是區(縣)社區教育三級網絡體系的龍頭,具有指導鎮(街道)社區教育中心和居(村)社區教育教學點開展社區教育培訓及活動的重要作用。
鎮(街道)社區教育中心建設標準包括組織管理、規模設施、條件保障、培訓服務、特色成效5個方面(如圖2所示)。

圖2 鎮(街道)社區教育中心建設標準
居(村)社區教育教學點建設標準包括組織管理、教學設施、保障措施、特色成效4個方面(如圖3所示)。居(村)社區教育教學點作為最后一級組織網絡要做到認真完成鎮(街道)的各項社區教育任務,接受區(縣)社區教育學院、鎮(街道)社區教育中心的指導、督查與合作,能在群眾中積極發揮社區教育的公益性作用。

圖3 居(村)社區教育教學點建設標準
調查發現,淄博市社區教育四級網絡體系已基本成型,除去市級網絡之外的三級網絡體系在8個區(縣)之間均有不同程度的發展和成效。淄博市8個區(縣)社區教育學院建成率達75%;83個鎮(街道)有74個成立社區教育中心學校,建成率達89%;1814個居(村)有1268個成立社區教育學校,建成率達70%,基本形成面向全體、覆蓋城鄉、管理科學、規范有序的四級社區教育組織網絡體系,在全市逐步形成“政府領導,教育部門主管,有關部門配合,鎮(街道)組織實施,社會支持、社區自主活動,居(村)全民參與”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2020年,淄博市成立“淄博市社區教育聯盟”,整合高等院校、區縣社區教育學院、社區教育中心學校、各民辦教育機構等56家單位的教育資源,構建起“社會-學校-社區”資源共享的教育模式,打造社區教育公共服務平臺,統籌推進全市社區教育發展。各社區教育聯盟單位面向全市居民及中小學生逐步開放四大中心、五類基地、六種場館、中小學運動場地、青少年研學旅行實踐基地等場所,實現社區教育陣地的資源共享與優勢互補。聯盟先后組織開展“元誠愛心屋”心理公益援助共建、老年人紅歌大賽、老年人書法繪畫攝影大賽、優質課程資源遴選等30余項主題活動。加快推進市、區(縣)、鎮(街道)、居(村)四級社區教育網絡體系建設,搭建了資源共享平臺,形成推動社區教育的強大合力。
為滿足社區居民日益增長的多樣化、個性化學習需求,提高社區教育的影響力和知曉度,淄博市利用“互聯網+”模式建立起覆蓋城鄉、開放便捷的終身教育數字化學習平臺“淄博全民學習網”,促進信息技術融入社區教育全過程。
“淄博全民學習網”集課程學習、在線讀書、在線教學、資源管理、成果認證及社會服務于一體,設有工作動態、老年教育、經典圖書等15種優質數字化學習資源課程及8萬多種報紙期刊可供下載,免費提供民生時事、健康教育、實用技能、市民教育、職業培訓、人文藝術、國學教育、科學技術等學習內容。目前,學習平臺包含微視頻資源10000集、視頻課程資源50000集、MOOC課程1000門、電子圖書100000冊、有聲讀物10000集、報紙期刊400家,資源內容涵蓋文學、歷史、哲學心理、老年教育、防疫知識等12種課程,為市民線上學習提供資源保障。
2.1 分層細化資源建設
針對居民多樣的學習需求分層細化信息化平臺學習資源建設,使居民能夠“想有所學、學有所得”,提高學習效率。
2.2 整合優質課程系統
根據市民學習需求不斷推送優質課程,引進其他省市優質網絡課程資源,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識理論體系,確保學習資源多樣化。
2.3 實行積分兌換制
登錄后即可免費學習所有課程和參加相關活動并會生成相應學時和積分,積分可以做為用來兌換獎勵和評先樹優的條件。免費發放“淄博全民學習網學習卡”,為市民提供實名制終身學習電子身份,個人學習經歷計入終身學習檔案。
“淄博全民學習網”自上線運行以來,登錄瀏覽和注冊人數不斷增加,日平均點擊量達上千余次。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互聯網+”的社區教育模式借助互聯網技術,順應時代發展趨勢,讓廣大市民足不出戶即可享受高質量的社區教育課程資源。“互聯網+”的社區教育模式能在更大程度上滿足人們對知識的不同需求,“淄博全民學習網”的建立,為淄博市構建覆蓋全市城鄉四級社區教育網絡體系,推進全市終身學習、促進全面發展,提高居民幸福指數提供了有力保障。
社區師資是社區教育重要的基礎資源,是保障社區教育健康發展的核心要素[3]。淄博市充分利用現有社會教育資源,開展社區教育“百”“千”“萬”工程計劃。建立社區教育人力資源登記制度,遴選具有較高理論與實踐水平的專家和綜合素質高、熱心公益活動、責任心強的各類人才,建立起“淄博市社區教育專兼職教師人才資源庫”和“淄博市社區教育志愿者隊伍”,包括專兼職教師、管理員、社區聯絡員、講師團、志愿者等,目前已入庫專家317人,專兼職志愿者達9000余人,為全市社區教育提供智力支持和師資保障,同時成立“淄博市社區教育專家指導組”(由退居二線的職業學校校長組成)為社區教育各項工作提供專業指導。建立社區教育骨干培訓制度,督促區縣定期開展培訓活動。例如,臨淄社區教育學院引導各鎮(街)社區教育中心學校,發動退休老教師、文體骨干,組建兼職教師隊伍,定期進行教學比賽和培訓。社區教育師資和志愿者隊伍不斷壯大,理論素養和業務水平得到提升,社區教育的師資配備得到優化,真正讓社區居民體驗到學有所教、教有所能、能有所用。
社區教育品牌是社區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可視化成果之一[4]。社區教育品牌的設計和生成順應著現代社會發展的趨勢,在促進社區人文文化提升的同時,也在不斷地影響社會的和諧發展[5]。社區教育和傳統學校教育的最大不同,是社區教育更加強調體驗式教學,更加注重主題活動的開展。為發揮品牌的示范引領作用,市級社區教育指導中心組織各區縣開展內容多樣的思想道德、科學文化、養生保健等活動,同時,結合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組織開展“百姓學習之星”“終身學習品牌項目”“優秀繼續教育院校”遴選活動,充分挖掘區域特點和文化特色,積極培植淄川“文化云”、張店“月末市民音樂會”、臨淄“齊風韶韻文化行”等優秀社區教育品牌,展現了淄博社區教育的特色和亮點,現已建成國家級社區教育示范區、實驗區各1個,全國數字化學習先行區1個,國家級社區教育示范鎮(街)9個,6個國家級城鄉社區教育特色學校,社區教育內容建設不斷得到深化。
社區老年教育是社區教育和老年教育的結合體,既是老年教育,也是社區教育不可分割、不可替代的組成部分,是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重要支撐和基礎[6]。淄博市認識到老年教育在社區教育發展中的重要性與特殊性,結合發展實際,市級社區教育指導中心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在組織機構建設、人員配備、教育資源建設等方面匯聚發展合力,各區縣社區教育學院成立老年教育組織領導機構,配備工作人員,投入資金,建設老年教育資源,開展各具特色的老年教育活動。淄博市以老年教育工作為重點,突出特色,制定發展方案,加強老年教育活動建設。借助淄博全民學習網,推進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目前已培育40門老年人智能技術應用課程,線上線下培訓老年人16000余名,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幫助老年人融入智慧社會,享受智慧生活,真正將“文化養老”落到實處。
淄博市社區教育雖取得長足進步,但隨著老齡化問題日益尖銳、社會經濟新舊動能轉化等各種需求,社區教育發展仍面臨較大挑戰。目前,淄博市已把社區教育列為全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時期構建全民終身學習教育體系的重點工作之一,全民學習與社區教育進入“大發展、大提升”的關鍵期。未來淄博市將逐步建立社區教育工作激勵督導機制,深入挖掘社區教育特色品牌,整合完善各類教育資源,努力滿足居民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終身學習需求,著力推進淄博市終身教育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