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梅 趙曉敏
濱州醫學院護理學院,264003 山東 煙臺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簡稱“新冠肺炎”)為新發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目前已成為全球性重大的公共衛生事件,嚴重威脅人民健康[1]。由于對新冠肺炎疾病特點缺乏了解、情緒反應過度、工作壓力、防護壓力、專業不自信等使護士產生心理恐慌和焦慮情緒[2]。長期處于高水平的工作壓力下,護士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質量都會下降[3],可能導致護士離職。留職意愿是個人未想離開目前工作、另外尋求其他工作的傾向強度[4]。本研究分析疫情期間護士留職意愿,為醫院管理者制定護士留職策略提供理論依據。
1.1.1研究工具
(1)一般資料問卷:此部分自行編制,包括性別、出生日期、疫情期間工作地點、是否報名援鄂、是否選擇子女學醫等共22項。
(2)護士工作壓力源量表:該量表為李小妹 等[5]根據中國國情修訂,包含35個條目,5個維度。采用4級評分法,總分為35~140分,分數越高表明工作壓力越大。本研究該量表Cronbach′sα系數為0.954。
(3)護士留職意愿問卷:該問卷為陶紅等[6]翻譯修訂的,共6個條目,采用李克特5級計分法,第2、3、6題采用反向計分。總分越高者留職意愿越強烈。本研究該問卷Cronbach′s α系數為0.810。
1.1.2樣本量估算
依據多元線性回歸樣本量估算方法,樣本量n為自變量個數m的5~10倍[7]。本研究m=27(一般資料22條,工作壓力源5個維度),按自變量的10倍計算,所需樣本量至少為270,考慮到20%無效問卷,確定樣本量n為324例。
2020年3—4月以在職護士為調查對象,使用問卷星平臺設計電子問卷,通過微信或者QQ向研究對象說明調查目的、內容和填寫要求,征得護士的知情同意后匿名填寫。共回收問卷523 份,剔除因邏輯矛盾的無效問卷4份,最終有效問卷519 份,有效率為99.24%。
留職意愿總分為(22.12±4.36)分,條目均分為(3.69±0.73)分。高于國內近5年多項針對護士留職意愿的研究結果:兩獨立樣本t檢驗,留職意愿得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本研究與近5年相關研究留職意愿得分比較
本研究519例樣本,其中女性496人,男性23人。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或兩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不同一般資料護士的留職意愿得分差異。結果顯示,不同年齡、不同婚姻、不同子女情況、不同工作年限、不同聘用形式、不同學歷、不同專業選擇方式、不同職稱、不同職務、不同月均收入、科室有無同事援鄂、配偶是否支持援鄂及是否選擇讓子女學醫的護士,其留職意愿的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人口社會學資料對護士留職意愿得分影響的單因素分析(n=519)
本研究護士工作壓力源總分為(78.17±15.80)分,條目均分(2.23±0.45)分。Pearson相關分析結果見表3。
表3 護士工作壓力源總得分及維度得分情況及其與留職意愿的相關性
以留職意愿總分為因變量,護士工作壓力源5個維度及表2中有統計學意義的13個因素為自變量,對留職意愿進行多元逐步線性回歸分析。自變量賦值見表4。表5中變量為護士留職意愿的主要影響因子,可以解釋留職意愿28.8%的變異。
表4 護士留職意愿多元回歸分析自變量賦值
表5 護士留職意愿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
本研究護士留職意愿總得分為(22.12±4.36)分,條目均分(3.69±0.73)分,高于國內近5年的多項關于護士留職意愿的研究結果[8-11]。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護士奮戰在最危險的一線,留職意愿仍較高的原因可能有:(1)護士職業精神的呼喚,是對醫者仁心最好的詮釋;(2)“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是作為一個中國人對愛國最好的呈現;(3)國家、地方及媒體對護士的宣傳與支持,及各醫院以護士為主體派出的援鄂醫療隊也為普通護士樹立了先進典型,激發其職業榮譽感。離職意愿較強者可能與醫院存在患者病種較多、病情變化較快、床護比低、醫患關系相對緊張、工作場所存在暴力事件等現象有關[12]。
3.2.1工齡對留職意愿有正向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年齡、工作年限、職稱越高,留職意愿的得分越高。可能是因為年輕護士因剛進入臨床獨立工作,角色不適應,薪酬滿意度較低,同時沒有家庭經濟和子女教育等負擔容易產生離職意愿;而高年資護士工作經歷較豐富,應對類似新冠肺炎等突發事件的能力較強,而且已經成為科室骨干,待遇和社會地位得到提高,自我價值得以實現,更愿意留職。
3.2.2職業態度對留職意愿影響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選擇讓子女學醫、科室有同事援鄂及自愿選擇護理專業者,留職意愿強。選擇讓子女學醫者、自愿選擇護理專業者職業動力、職業忠誠感、職業認知評價均較高,這是做好本職工作、達到組織目標的心理基礎[13],所以有較強的留職意愿。科室有同事援鄂者,因同事的模范帶頭作用,促進了科室護理文化建設,有助于營造積極的工作氛圍,從而調動護士的主觀能動性,增強了留職意愿。
3.2.3工作壓力源對留職意愿有負向作用
工作壓力源及其5個維度對留職意愿均呈負相關,對留職意愿有負向作用,與相關研究結果一致[12,14-16]。過大的工作壓力會增加護士的身體不適,對工作產生消極悲觀的態度,工作中自我效能感降低[17],從而直接影響醫療質量以及護士的留職意愿。其中護理專業及工作方面的問題、病人護理方面的問題及管理及人際關系方面的問題進入了回歸方程。分析原因可能有:(1)疫情發生后為做好防護,外出學習進修等暫停進行;(2)醫院因防控壓力大,收治病人較少,導致醫院效益下降,護士收入減少;(3)護士人力缺乏,臨床工作量大;(4)疫情期間制定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對護士的要求更嚴格,致使護士工作壓力更大。
綜上所述,新冠肺炎發生后,護士留職意愿處于中等偏上水平,高于近5年報道的多項護士留職意愿。工作年限、科室有無同事援鄂、工作壓力源水平等均對留職意愿有一定影響。本次研究是橫斷面調查,樣本選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研究結果,擬進一步縱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