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楊雨凡
隨著醫學各專業領域越來越細化,很多大的科室已經進入了亞專科時代。以骨科為例,常分為脊柱外科、關節外科、創傷骨科、手外科、足踝外科、運動醫學/關節鏡外科、骨腫瘤外科、骨質疏松科等。
雖說每一位骨科醫生對大多數的骨科疾病都有所了解,但所謂術業有專攻,是什么科的病就得掛什么科。如果您不小心掛錯科,一方面可能需要重新排隊,耽誤時間;另一方面,為您診治的可能就不是您心中那個“專業對口”的醫生了。比如一個脊柱外科的醫生每天都在和頸椎、腰椎打交道,突然讓他去診治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患者,或者鑒別一個骨肉瘤,那他工作效率自然高不了,更無法發揮自己的長處,患者肯定也不想碰到這樣的情況。
但這么多亞專科,別說普通患者了,就是非骨科專業的醫生,想要分辨清楚也不容易,經常有看錯科的情況發生。想要掛對科,首先要明確,這些骨頭的不適不在骨科看:顱骨——腦外科/神經外科;眼睛周圍的骨頭——眼科;鼻梁骨、顴骨——耳鼻喉科;上頜骨、下頜骨——口腔科;胸骨、肋骨——胸外科。
下面便簡單給大家介紹下骨科的各亞專科都可以看哪些骨病,希望能幫助患者找對科室,不再做摸不著頭腦的“丈二和尚”。
顧名思義,脊柱外科肯定是處理脊柱相關的毛病,包括頸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像大家耳熟能詳的腰椎間盤突出癥、頸椎病、腰椎管狹窄、腰椎滑脫、腰椎骨折、腰椎結核等,只要是和脊柱相關的,都可以到脊柱外科就診。除此之外,因為脊髓和神經根也都是從脊柱發出的,所以脊髓和坐骨神經的毛病也歸脊柱外科管,比如坐骨神經痛、脊髓損傷等。再有就是脊柱的一些畸形,比如脊柱側彎、脊柱后凸、強直性脊柱炎的矯形等。總之,只要牽扯到頸椎、胸椎、腰椎,找脊柱外科就對了。
嚴格意義上來講,大醫院的關節外科基本只做人工關節置換和關節周圍矯形。但是大多地級市醫院的關節外科是連同關節鏡也一起做的。下面只針對嚴格意義上的關節外科。
首先是髖關節置換,比如股骨頭壞死、股骨頸骨折換關節、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等。甭管什么病因,只要發展到需要做人工關節置換了,都找關節外科。
二是膝關節置換,主要針對的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或者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發展到終末期的關節病,需要做膝關節置換的情況。
其他諸如踝關節置換、肩關節置換、肘關節置換等,這些目前在國內開展的還不廣泛,基本只有一些大型的區域性醫療中心才能熟練的開展,一般三甲醫院的關節外科還是以髖膝置換為主。
除了關節置換,一些針對關節周圍畸形的矯形手術,也是關節外科開展,比如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的矯形、骨性關節炎早中期的截骨矯形等。總之,膝、肩、髖、肘、踝這幾個大關節的疾病,找關節外科就對了。
這個科主要是處理各種骨折。臨床常有肋骨骨折的患者到骨科就診,其實,肋骨的骨折掛胸外科比較合適。而脊柱骨折應該掛脊柱外科。
這是一個新興的學科,暫時隸屬于骨科,以后隨著全面健身的發展,可能獨立成科。這個科主要處理各種肌腱、韌帶、軟骨、半月板等的損傷,大多數是中青年人的運動傷,也有一些是由于意外事故造成的。手術主要的操作工具是關節鏡,一般采用微創治療。并且,這個科對診斷和康復要求特別高,在國內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如果是因為運動導致的關節內結構的損傷,或者肌肉、肌腱、韌帶的拉傷或斷裂,那找這個科室就找對了。
顧名思義,手外科就是處理手上的一切問題,包括手部肌腱斷裂、斷指再植等。除此之外,上肢神經損傷、血管損傷、皮瓣移植等也可以找手外科。而足踝外科主要針對足踝部的一些疾病,以前是歸屬于手外科的,如今獨立出來。一方面是因為現在人們對足踝功能的要求越來越高,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醫學對足踝部的解剖和功能理解得越來越透徹。那踝關節骨折找創傷骨科還是足踝外科呢?一般來說都可以。
這個科看名字也知道,是處理各種骨骼、肌肉軟組織的良惡性腫瘤的。比如骨肉瘤、尤文肉瘤、骨囊腫、骨巨細胞瘤、滑膜肉瘤等。骨轉移癌也是找骨腫瘤外科。
有些醫院也叫代謝性骨病科或骨內科。一般開設這種專科的醫院都是大醫院,還有一些醫生專門針對骨質疏松、骨代謝等問題深入研究,能夠更加細化的治療骨質疏松這個影響上億人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