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中醫腫瘤治療中心主任、副主任醫師。擅長運用中醫藥輔助術后、放化療后腫瘤患者的康復調理及防轉移復發,以及放化療后白細胞降低、免疫功能低下、惡心、嘔吐、脫發、發熱、汗證、食欲差、口干、虛弱、失眠及癌性疼痛、癌性胸腹水等病證的中醫治療。
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對控制和調節人體的生命活動起著重要的主導作用。天氣寒冷使血管收縮,血液流動緩慢,大腦供血不及時,容易出現頭痛、頭暈的癥狀。頭部對我們如此重要,寒冬保養自然不能馬虎。
不宜過暖 《老老恒言》說:“陽氣至頭而極,寧少冷,勿過熱。”這里的意思并不是說頭部不要保暖,越冷越好,而是要順應人體的自然調節,以達到平衡。現代生理學研究認為,頭部血流旺盛,每26秒血液要在頭部循環一周。也就是說,頭部的血液流動完全可以達到調節人體熱量的作用。所以,隆冬、初春除了耳朵要保護好,頭不宜過暖,特別是對于小兒來說,不能過分保護,要鍛煉身體的抗寒能力。但在寒冷的刺激下,血管收縮、血壓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加重心腦血管供血不足,所以免疫力較低的中老年群體外出時,最好還是要佩戴厚薄適中的帽子和圍巾。
注意防風 頭部容易遭受風邪侵入,所以睡覺時不可臥于有風之處,特別是頭不能沖著門窗有小隙漏風處,以免腦部傷風,這一點對于年老體弱者尤為重要。另外,洗完頭發后,特別是在冬季,要及時吹干,以防風寒乘機侵入人體。
每天按一按 按摩頭部可以促進人體清陽上升,調和人體百脈,活躍大腦的血液循環,增加大腦的供血量,促進神經系統的興奮,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可每天堅持點按風池穴、翳風穴、安眠穴、率谷穴、聽宮穴等穴位,每穴點按30秒左右即可。
“精”是人體各種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先天之精稟受于父母,后天之精來源于飲食。如果能順應季節變化的氣候特點,合理飲食,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冬季進補是增強體質的好時節,飲食應遵循“滋陰防燥”“溫腎平陽”的原則。
多吃高熱量食品 可以適當多吃動物性食品和豆類食物,如羊肉、鴨肉、大豆、核桃、木耳、蘿卜、紅薯等均是適宜在冬季食用的食物。其中羊肉性熱,可溫腎益氣,尤其適合冬季或陽虛的人食用。
多吃養陰滋潤食品 冬天氣候干燥,燥邪最易傷陰,人的皮膚黏膜水分蒸發加速,出現皮膚干澀、鼻燥、唇干、咽痛等現象,可以通過食療達到滋陰潤燥的作用。銀耳、百合、梨子、甘蔗、薏仁、牛奶、白菜、蘿卜均是冬季滋陰潤燥佳品。
盡量少吃咸食 冬季為腎經旺盛之時,腎主咸,食用過多咸食,對腎臟有較大影響,因此冬季要少吃咸食。可以適當吃苦味食物,宜選擇的食物有橘子、豬肝、萵苣、大頭菜、茶等。
適當多飲水 很多人錯誤認為冬季寒冷,人體出汗少,可以少飲水或不飲水。其實冬季氣候干燥,人體缺水容易出現上火、便秘、口腔潰瘍等癥狀,所以更應該補水。建議每天取適量蜂蜜,用溫開水調服,不僅可以健脾和胃、補益氣血,還有鎮靜、安神、除煩的作用。
俗話說“寒從足下起”。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慢而少,皮下脂肪較薄,御寒的能力較差,一旦腳部受寒,身體的抵抗力就會下降。特別是手足冰涼、年老體弱的人更要注意腳部保暖。溫水浴足就是一種十分有益且簡便易于操作的養生方法。
足底穴位眾多,泡腳可以刺激足部穴位,從而使身心放松,有助于緩解身體的疲憊,改善睡眠質量。泡腳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進臟器供血,加快新陳代謝;通過泡腳,可以促進體內寒、濕之毒的排出,達到排毒的作用。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血管逐漸硬化,腳底的供血量相對減少,到了冬季容易出現腳底發涼的情況,每天用熱水泡腳,能軟化血管,增加血管的彈性。
但要注意,飯后不能立刻泡腳,否則可能導致血液流到身體其他部位,會影響腸胃消化,從而導致消化不良、腸胃不適等不良癥狀。最佳的泡腳時間是睡覺前一小時。泡腳時間也不是越長越好,長時間泡腳會出現頭暈、皮膚干燥等不良反應。一般泡腳時間最多不要超過20分鐘,以腳背泛紅,微微出汗為宜,最好不要出大汗。冬天泡腳的水溫保持在45℃左右即可,水溫過低達不到應有的效果,水溫過高人體無法耐受。糖尿病患者腳部皮膚不敏感可適當降低水溫,避免燙傷。
另外,心臟病、心功能不全者、低血壓者、常頭暈者等人群不適宜長時間泡腳。熱水導致全身血管的擴張,可能會引起心臟及大腦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會增加發病風險。
不管您是久坐不動的“低頭族”,還是長期伏案的工作狂,都要警惕頸椎病、腰肌勞損等病癥。坐著不動雖不是致病的直接原因,但往往會誘發和加劇不少病癥。建議大家根據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結合年齡因素,加強對肩、頸、腰、腿等身體部位的保養。
如對于頸部,寒冷時節,首先是要注意保暖,特別是年老體弱的人群。另外,睡覺時枕頭的高度要合適,以頸部平直為宜,質地應松軟;不要躺著看書、看電視、玩手機;避免長時間低頭工作,久坐者最好2~3小時起身活動10~20分鐘,或者每隔半小時抬頭、伸脖,做做擴胸運動;在自我保健時,不要做頭、頸部無規律的轉動,活動速度緩慢為宜,避免速度過快引起頭暈、心慌等癥狀。而腰為人體運動的樞紐,搖動、按摩腰部,能夠健腰強腎,疏通氣血。寒冷的冬季,大多數人不愿意活動身體,可久坐容易引起腰痛。建議不要久坐,適時活動身體;或久坐時在腰部墊一個小枕頭,維持腰椎正常生理曲線,以減少對腰間盤的傷害。
此外,寒冷時節,人的情緒易處于低落狀態,故應注重精神調養。此時的精神調養應著眼于“藏”,建議保持精神安靜,盡量避免緊張、易怒、抑郁等情緒的發生,防止季節性情感失調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