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露
扁鵲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名醫,他原是姬姓,秦氏,名越人。有人認為“扁鵲”是上古時期一位傳說中的神醫,因其四處行醫,把人們的病都治好了,人們就把他當作會帶來喜訊的喜鵲,尊稱為“扁鵲”。后來因秦越人四處游醫救人,大家都尊稱他為“扁鵲”,甚至漸漸忘了其本名。故現在提到扁鵲更多的也是指秦越人。
扁鵲醫術高明,和弟子云游各國時,隨俗為變,成為醫、藥、技非常全面的全科醫生:他到邯鄲時,聞知當地人尊重婦女,就做治婦女病的醫生;到洛陽時,聞知周人敬愛老人,就做專治耳聾眼花四肢痹痛的醫生;到了咸陽,聞知秦人喜愛孩子,就做治小孩疾病的醫生。西漢著名歷史學家司馬遷的《史記·扁鵲倉公列傳》還記載了扁鵲使虢(讀音:guó)太子起死回生的故事。
話說一次扁鵲路過虢國,聽到虢國太子死去的消息,他便去到宮門口,向一個喜好方術的中庶子(戰國時掌管公族事務的官)詢問:“太子是得了什么病,為什么全國都在進行大規模驅邪消災的儀式呢?”中庶子回答說:“太子患的是血氣運行不正常的病。血氣錯亂而得不到發散,精神不能抵御邪氣,邪氣聚積而得不到發散,因此,陽脈松弛,陰脈緊急,陰陽失調,所以突然暈厥,不省人事而死了。”
從中庶子的口中,扁鵲得知太子死了還不到半天并且還沒有被收殮(把人的尸體放進棺材),于是他斷定自己可以把太子救活,讓中庶子去幫他稟報君主,希望可以得到君主的同意為太子診治。可是這位中庶子并不相信他:“先生該不會是騙我吧!憑什么說太子能夠復生呢?我聽說上古的時候有個名醫叫俞跗(讀音fū),治病不用湯藥、藥酒、石針、按摩、藥物熱敷等,一解開衣服診視就能看出疾病所在,然后割開皮膚,疏通經脈,就治好了病。先生若能像他那樣治療,那太子就有救了!如果不能這樣,想要使太子活過來,簡直是哄騙3歲小孩,我是不會去稟報的!”
扁鵲再三請求中庶子稟報國君,他就是不答應。扁鵲望天嘆息道:“你的方法就像是透過竹管看天空、透過縫隙看花紋,實在太過狹隘、片面。我的治療方法不用切脈、望色、聽聲,只需觀察病人的體態神情,就能說出病根。只要知道病的陽分,就能推出它的陰分;反之,只要了解病的陰分,就能推出它的陽分。然后在太子的穴位上扎針,太子就能蘇醒過來。如果你以為我的話不可信,不妨進去診察太子,如果可以聽到他的耳鳴聲、看到他鼻子脹塞的情況、循著他的兩腿到陰部若還有溫度就可以救活。”中庶子聽了扁鵲的話目瞪口呆,一時竟說不出話來。待他回過神來便馬上進宮稟報了虢君。
虢君聽了中庶子的話后,大為吃驚,連忙出來接見扁鵲,說:“久聞先生醫術高明,但是一直沒有機會拜會與請教于你。先生路過小國,這是看得起我,我和我的國家都感到非常榮幸。有先生在,我兒就能活了,如果沒有先生,只好將我兒的尸體去填山谷,永遠不能復活了。”話還沒說完,就哭得氣悶郁結,精神散失,連容貌也變了樣。
扁鵲安慰虢君說:“太子所得的病,就是所謂的‘尸厥(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狀如昏死)。人接受天地之間的陰陽二氣,陽主上主表,陰主下主里,陰陽和合,身體健康;現在太子陰陽二氣失調,內外不通,上下不通,導致太子氣脈紛亂,面色全無,失去知覺,所以外觀看起來像死了一樣,但其實并沒有死。”
說完,扁鵲就叫弟子在磨刀石上磨針,以針刺太子太陽、少陽、陽明、百會、胸會、聽會、氣會等穴位。不一會,太子果然醒了過來。扁鵲又令弟子煮藥敷在太子的兩肋下,不久太子就能坐起來了,再進一步調整陰陽,只服了20天湯藥太子就恢復了健康。
這事很快就傳遍各地,扁鵲走到哪里都有人說:“快看,這就是能使死人復活的神醫!”扁鵲聽了,謙遜地笑著說:“我并不能把死人復活,而是虢太子本來就沒有死,我只是使他恢復健康罷了。”以后,人們便常用“起死回生”一詞形容醫術高明,也比喻把已經沒有希望的事物挽救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