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海
北京同仁醫院作為承擔北京市煙花爆竹傷醫療救治工作的重點單位,在限放禁放煙花爆竹的規定出臺之前,每年除夕都會接收幾百例炸傷的患者。這幾年,煙花爆竹傷的患者明顯減少。
這類炸傷以眼睛炸傷和顏面部炸傷為主。爆炸以沖擊的扇面炸開,首當其沖受害的就是眼睛、鼻子、整個顱面部,甚至顱腦致傷。其中,大規格的、大爆炸力的禮花彈致傷非常嚴重。這種致傷往往是復合傷,傷情很重,甚至還有致死的。不僅救治難度很大,救治效果也不理想,其中不乏摘除眼球的情況。第二類相對輕傷,是放小的鞭、炮、煙花,不小心炸傷了眼睛。致傷的程度不至于致盲。
根據我們的統計數據,每年炸傷的患者中有25%~30%都是未成年人。孩子的好奇心強,春節放假、全家歡聚讓孩子們非常歡快雀躍。但我們要知道,兒童的危險意識弱,對危險缺乏足夠的判斷,機體反應能力也不如成人。有的孩子把炮放在玻璃瓶里,爆炸時的威力使玻璃碎片沖向四周,最后發生眼球的嚴重致傷,可能終身致盲。所以,盡量不要讓孩子燃放或者靠近煙花爆竹。非要燃放,也一定要在家長的嚴密監護之下,保證安全地進行。千萬不能放任孩子自己燃放。
煙花爆竹作為一種爆炸物,接觸時就有危險存在。作為眼科醫生,多年來,我見過太多煙花爆竹傷的患者,每一位都牽動著一個家庭。我想,春節傳統的文化,需要歡樂、需要喜慶,但是能不能通過其他方式獲得?能不能讓歡樂和喜慶遠離危險的表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