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孝斌 李巖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計算機以及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但同時網絡安全問題也日益突出。因此在大數據時代發展的過程中,應不斷加強對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的應用,保證可以發揮出其應有的價值。基于此,本文對大數據時代下網絡安全的基本屬性展開分析,并對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的應用加以討論,進而提出提升網絡安全風險防護能力、優化安全技術應用等策略。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 計算機? 網絡安全技術? 防火墻? 病毒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ve been more and more widely used in daily life. But at the same time, network security problem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ig data era, we should constantly strengthen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to ensure that it can play its due value.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basic attributes of network security in the era of big data,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and then proposes the improvement of network security risk protection ability and optimizing the application of security technology.
Key Words: Big data era;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Firewall; Virus
現階段,互聯網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智能化技術的普及程度也在持續提升。在大數據時代下,信息輸入與輸出的規模持續擴大,一方面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了積極影響,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網絡安全問題的出現。受到安全問題的影響,計算機網絡在運行過程中很容易出現信息泄露、失真等問題。因此為增強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管理,應不斷提升網絡安全技術的應用力度,提升信息的安全性與有效性。
1大數據時代下加強網絡安全防范的重要性
1.1國家層面
近年來,我國互聯網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同時網絡安全也對經濟發展建設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當前,我國網民總體數量已經接近9億,其中既包括移動端上網,也包括有線上網。在開展網絡信息傳播的過程中,其中方方面面都會涉及國計民生,因此在十八大以后,我國在網絡安全防范領域投入了更多精力,對于網絡安全的重視也在持續提升。在網絡水平持續發展的環境下,其中給國家安全帶來的隱患也逐漸明朗,這與我國成熟操作系統運行水平較低有著很大的關系,這也給網絡安全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應不斷加強對大數據網絡技術的運用,通過現代化新技術和依法治網的有機結合來構建起更為健康的網絡環境[1]。
1.2企業層面
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其發展水平很大程度上會受到網絡安全的影響,尤其是涉及商業機密以及知識產權等方面。結合實際情況來看,商業數據影響到企業整體的核心競爭力,同時市場數據以及客戶信息更是一個企業運營的重要基石。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因網絡安全問題造成信息泄露或者受到網絡攻擊將會給企業帶來嚴重的損失,因此加強網絡安全防護也成為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關鍵任務。
1.3個人層面
除了會對國家經營建設以及企業經營管理造成影響之外,網絡安全與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都息息相關,如果不能及時對網絡安全問題加以解決就會給個人生活帶來嚴重影響。例如,在用戶電腦中植入木馬病毒之后就可以竊取其個人資料,或者通過病毒對相關資料進行毀壞或惡意篡改,進而對個人財產安全與信息安全帶來十分嚴重的安全隱患[2]。
2大數據時代下網絡安全的基本屬性
相較于IT時代,大數據時代針對網絡信息安全的定義與屬性又發生了新的變化,例如商家可以根據消費者的過往消費行為進行產品推送,從而也可以進一步看出網絡信息安全在大數據時代又再一次獲得了全新的發展。
2.1私密性
大數據時代下的私密性主要指的是在獲取相關數據的時候需要先得到授權,進而有效實現對該群體的控制。現階段,大數據的私密性主要可以分為開放、保留、匿名、隔絕4種形式,而對于其中的信息來說,部分內容的泄露將會直接影響到整體數據信息的私密性。
2.2完整性
大數據的完整性主要指的是對數據的真實性與全面性要求,在大數據時代下,其完整性內涵又進一步拓展為內容完整性與數據完整性的結合。值得注意的是,大數據內容完整性更多是站在大數據整體的角度上來說,除了要保證數據的真實有效以及輸入輸出的一致性以外,還應進一步提升其內涵的豐富性,保證可以更好地體現出大數據的整體特征[3]。
2.3追溯性
大數據的追溯性主要是指通過數據信息的供應鏈和交易鏈對其來源、路徑、特征等內容進行有效追溯。在當前的網絡發展環境下,各個環節都面臨著更高的安全風險,而通過大數據完整的追溯性可以更好地保證數據信息的安全性與有效性。
2.4可控性
大數據的可控性指的是對大數據展開相應的管理,從而針對管理、授權和廢止等各個環節加以把控。在大數據時代下,訪問控制機制得到了更加廣泛的落實,而可控性則是其中十分關鍵的組成部分,從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數據資源未經授權泄露、修改等情況的發生。
3大數據時代下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的具體應用
3.1數據加密技術
現階段,數據加密技術是網絡安全防御過程中最關鍵與最重要的技術之一,通過對相關數據信息進行加密化處理來避免修改、泄露等情況的出現。數據加密技術主要可以分為對應加密技術以及非對應加密技術,其中對應加密技術主要是通過密碼對信息進行隱藏,整體的加密過程也較為簡單;而非對稱加密技術的技術含量則要更高,因此在加密以及解密的過程中也需要耗費更多網絡資源。
3.2認證技術
認證技術主要是通過參數檢驗的方式來實現對信息的保護,當前主要可以分為身份認證技術以及消息認證技術。其中,身份認證技術主要會通過生活識別等方法認定操作人員的身份,避免其他人員的入侵;而消息認證技術則是從消息內容出發,進而完成對序號以及操作時間等內容的認證。
3.3防火墻技術
防火墻技術是當前十分常見的一種安全防御系統,其中既涉及硬件部分也涉及軟件部分。在計算機內外網絡展開信息溝通的過程中,一旦檢測出網絡安全威脅防火墻技術可以立即起到安全隔離的作用。在防火墻技術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對各類信息訪問過程展開安全性判斷,從而促進整體系統安全性的提升。例如在黑客入侵的時候防火墻技術就可以針對其訪問記錄展開對比分析,并就異常情況發出警報。
3.4入侵檢測技術
入侵檢測技術主要是針對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對網絡資源進行識別與處理的行為,進而圍繞神經網絡入侵檢測理論展開相應的技術應用。就當前的應用情況來看,入侵檢測技術通過對用戶的數據進行監測來掌握整體網絡系統的運行情況,一旦發現異常行為就會做出響應,因此入侵檢測技術也被稱為網絡安全的第二道“防火墻”[4]。與此同時,入侵檢測技術還可以進一步針對網絡攻擊行為加以識別,并提出有針對性的安全策略。
3.5病毒查殺技術
大數據時代下,計算機病毒的種類與應對難度均在不斷提升,而要想在計算機網絡運行過程中實現科學的維護就應不斷提升病毒查殺的能力,同時采取相應的策略對計算機網絡病毒加以防范[5]。計算機用戶在使用計算機網絡的時候應提升對網絡安全的關注,不僅要規范自身行為,還應做到定期殺毒,實現對網絡信息安全的有效維護。在這樣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病毒查殺軟件應運而生,針對計算機網絡中的病毒建立數據庫,同時需要實時對新病毒信息進行更新,從而有效提升病毒查殺的精準率與的覆蓋率,為計算機網絡的安全運行奠定基礎。
4提升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應用水平的有效策略
4.1提升對網絡安全風險的防護能力
要想進一步提升網絡安全風險的防范能力就應有效掌握發展現狀,同時還需要積極順應網絡信息安全發展趨勢。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計算機用戶應充分認識到網絡現實風險的具體情況,進而從安全環境、安全基礎、安全防護等角度入手落實相應的防護舉措。與此同時,還應針對網絡安全展開相應的普及與培訓活動,并集合網絡安全案例提升用戶對網絡安全知識的掌握,針對計算機病毒、網絡欺詐、WiFi風險等網絡安全問題實施有針對性的防范措施,同時最大限度地避免上述信息安全隱患給計算機系統運行帶來的不利影響[6]。
4.2優化網絡安全技術應用
大數據時代下,網絡安全防護技術也在不斷完善與發展,例如入侵檢測技術以及病毒查殺技術等都在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護中發揮了十分關鍵的作用。相較于傳統的數據庫建設,大數據技術在信息獲取、存儲、管理等多環節都有了明顯的提升,同時也為網絡安全風險的處理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支持。因此在大數據時代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計算機網絡用戶應充分認識到網絡安全技術在信息保護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并逐步增強對網絡安全技術的應用水平。以入侵檢測技術的應用為例,用戶可以通過相關技術加強對系統配置的優化檢測,進而建立起完善的安全保護系統;而數據加密技術可以大大提升對相關信息的保護力度,避免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被竊取、修改;用戶還可以通過病毒防護技術對其進行查殺,遏制了病毒在計算機系統當中的快速傳播,有效為數據信息的傳遞營造一個安全的網絡空間。
4.3加強對網絡安全風險的監測
除了優化網絡安全技術應用以及提升風險防護能力以外,計算機網絡用戶還應開展相應的網絡安全監測,進而有針對性地采取一定的網絡安全防護措施。在此過程中,用戶應參考網絡的實際需求制定對應的安全防護措施,進而更好地實現對自身信息的保護。在實際開展網絡安全防護的過程,技術人員還可以對其執行情況進行遠程監管和實地監查,并通過網站平臺、信息系統等多種渠道落實更加嚴密的網絡安全監查,提升網絡安全防護的實施效果。除此以外,還可以從網站的信息專欄及相關內容出發,針對其中的安全信息實施有效管理,并通過病毒查殺、定期修改密碼、安裝補丁等多種形式提升網絡系統的安全防護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各類網絡風險出現的概率,促進網絡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
5結語
綜上所述,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社會經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都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但同時也帶來了一部分網絡安全問題。為避免信息泄露、修改、丟失等情況的發生,應充分加強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的應用。現階段,常見的安全技術包括數據加密技術、認證技術、防火墻技術以及入侵檢測技術等,同時還應不斷加強對網絡安全問題的掌握,從而保證為數據共享與傳輸提供更安全的網絡環境。
參考文獻
[1]劉潔睿.大數據時代我國網絡輿情監管法治化研究[D].銀川:寧夏大學,2018.
[2]王曉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范應用與運行分析[J].信息記錄材料,2020,21(11):210-212.
[3]黃啟波.大數據時代的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及防范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21,11(24):150-152.
[4]梁鵬.網絡入侵檢測與安全性研究[D].上海:上海應用技術大學,2020.
[5]唐培全,戴小佳.基于大數據時代的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應用分析[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21(6):52-53.
[6]岳茹.大數據時代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的運用策略[J].無線互聯科技,2021,18(12):27-28.
3357500338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