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濤峰 北京體育大學
本論文運用文獻資料法、錄像觀察法、數理統計法、對比分析法等方法對2019年男籃世界杯美國隊快攻戰術運用的發動和接應,推進階段和結束階段等情況進行對比研究,探索其中規律,為國內隊伍的快攻戰術的運用提供參考。
本文以2019年男籃世界杯美國隊快攻戰術的運用作為研究對象。
1.文獻資料法
為了論文研究的需要,本人在中國知網中搜索近十年的關于籃球快攻技術的論文文獻。從北京體育大學圖書館,www.FIBA.com等網站仔細查閱了近幾年對于籃球進攻技術的研究,翻閱權威書籍,學習了解作者的研究思路和框架。然后對以上渠道獲取的文獻資料進行篩選、概括、分析、總結,從而為論文的撰寫提供依據。
2.錄像觀察法
遵循體育科研方法的要求,確定統計指標,通過2019年男籃世界杯中美國隊所參加的比賽錄像,對比賽中的快攻技術運用指標進行統計研究。

表1 2019年男籃世界杯美國隊比賽簡介

圖1 籃球場地區域劃分
3.數理統計法
通過比賽視頻對數據指標進行統計,并使用Excel軟件進行數據整理,整理得出的美國隊快攻技術的數據,并結合比賽視頻進行分析。
4.邏輯分析法
運用總結、歸納、綜合分析等各種邏輯思維方法,對2019年籃球世界杯美國隊比賽比賽中快攻技術進行分析。
2019年男籃世界杯美國男籃快攻戰術發動方式,美國男籃采用后場籃板發動快攻38次,占總次數的46.9%;搶斷后發動快攻29次,占總次數的35.8%;發球后發動快攻14次,占總次數的17.3%。數據顯示出美國隊通過后場籃板發動快攻的頻率最高,其次是搶斷后快攻。分析來看這主要是因為后場籃板的數量要明顯多于搶斷,后場籃板轉化進攻的頻率更高,因此快攻次數也會更多。發球是在死球以后(對手進球、出界、犯規等),對手有時間組織防守和回防,因此快攻機會較少。通過比賽來看,美國隊球員的機動性較強,整體戰術也是以快節奏攻防為主,這就使比賽中注重攻防轉換,而攻守轉換的主要形式就是后場籃板和搶斷,通過快攻加快節奏,不僅是為了快攻直接得分,而且能夠在地上回防不到位時獲得投籃空擋,有效破壞對手的防守體系。
2019年男籃世界杯美國男籃快攻戰術發動區域調查,在6個區域內都有,但是主要集中在2區,占比為50.6%,其他區域發動快攻的頻率較低,只有4區超過了10%。從比賽過程來看,在防守中的區域主要在三分線以內的區域,而2區是防守的核心位置,搶后場籃板和搶斷的區域也基本集中在2區,因此從2區直接法定快攻的頻率最高。隨著現代攻防強度的提高,搶后場籃板球也不再單依靠內線球員,團隊配合搶籃板是美國隊主要的搶籃板球方式,因此在2區前鋒和后衛獲得籃板球以后,都具備推進和傳球能力,更有利于發動快攻,能夠迅速根據防守站位和隊友的跑位選擇發動進攻的方式,完成快攻。美國男籃發動快攻的防守多為防守籃板和搶斷,發球快攻的球員多為前鋒和后衛,發動快攻的區域多集中在2區。美國球員大部分都具備出色的運球技術和傳球技術,因此可以在任何快攻時間和區域內快速組織快攻戰術。
2019年男籃世界杯美國男籃快攻戰術接應方式調查,美國男籃運用固定接應33次,占總次數的40.7%;機動接應48次,占總次數的59.3%。數據顯示出美國男籃主要以機動接應為主。固定接應是由固定球員在固定區域內接球組織快攻,而機動接應的接球隊員和接球區域范圍更廣,防守球員更加難以限制,已達到快速推進到前場完善快攻的目的。從比賽來看,美國隊在守轉攻的過程中,球員的快下意識較強,而且隊友之間的站位較為分散,能夠充分利用場地空間,將球傳給位置最好的隊友,快速的推進到前場,使推進球員能夠直接參與到快攻中,增加快攻人數,提高快攻的成功率。美國運動員良好的運球技術和傳球技術成為機動接應能夠大量使用的基礎。
2019年男籃世界杯美國男籃快攻戰術接應區域調查,其中1區13次,占總次數的16%;2區9次,占總次數的11.1%;3區19次,占總次數的23.5%;4區15次,占總次數18.5%;5區8次,占總次數的9.9%;6區17次,占總次數的21%。數據顯示出接應區域多集中在1、3、4、6區內,分布在兩個邊路的次數較多。但是整體相對較為分散。傳球給接應人時接應人需要提前做好接球準備、推進準備和傳球準備。而在邊路區域接球能夠側身接球,在接球的同時觀察到防守站位和隊友的跑位,以便在接球后選擇合適的快攻推進方式開展快攻。而中路接球需要背身接球,不利于觀察隊友和防守人,不僅會影響到快攻的速度,而且容易被對手搶斷。
2019年美國男籃快攻戰術結束方式調查,其中扣籃、上籃35次,占總次數的43.2%;2分投籃8次,占總次數的9.9%;3分投籃17次,占總次數的21%;造犯規13次,占總次數的16%,失誤和落入陣地進攻8次,占總次數的9.9%。數據顯示美國隊快攻多以上籃和扣球終結為主,這也是最穩定的得分方式,而在中遠距離投籃中更傾向于3分投籃,以增大得分的效率。完成快攻投籃能力較強。同時美國隊快攻具有較強的殺傷力,造犯規次數較多。從得分情況來看,上籃得分率最高為74.3%,其次是2分球為50%,3分球最低為41.2%。但是3分球投進7球的情況下就得到21分,相比2分球和上籃每次命中后的得分更多。同時通過扣籃和上籃給對手造成的殺傷更大,不僅能夠保持較高的命中率而且能夠在命中的同時造成對手犯規,獲得加罰機會,并且保持了較高的命中率。例如在小組賽對陣土耳其的比賽中美國隊后衛沃克持球快攻突入籃下,在對手的防守下起跳完成上籃,不僅上籃得分,還制造了對手打手犯規,獲得罰球機會。這種快攻結束方式在美國隊比賽中經常出現。
①美國男籃比賽中運用快攻戰術的運用效果較好,不僅能夠較高效率的直接得分,而且能夠造成對手的犯規,加強進攻戰術殺傷力。同時能夠在各種防守情況下通過配合和個人能力完成快攻戰術。
②美國男籃發動快攻的防守多為防守籃板和搶斷,發球快攻的球員多為前鋒和后衛,發動快攻的區域多集中在2區。美國球員大部分都具備出色的運球技術和傳球技術,因此可以在任何快攻時間和區域內快速組織快攻戰術。
③美國男籃在接應時由于球員個人能力較為全面,能夠更多的機動接應,提高對快攻時機的把握,同時也使接應區域較為分散,使對手難以針對性防守。而區域選擇多集中在兩個邊路,提高接應和推進技術的節奏,提高快攻戰術的效果。
④美國男籃在快攻推進的過程中第一選擇為長傳快攻,在沒有長傳機會的第二選擇為傳運結合,更好的突破防守加快推進的速度。當遇到防守較為嚴密時,依然可以通過出色的個人能力進行個人突破的快攻。同時在推進線路特征較為靈活多變,并沒有完全固定的線路。
①中國隊在今后的訓練中應轉變保守、穩定的進攻戰術思想,培養球隊整體的快攻意識,并且在訓練中加強快攻戰術的演練,才能在比賽中合理的運用。
②在今后的訓練中要重視運球技術訓練和傳球技術訓練,才能在比賽中有完善的技術合理運用各種快攻戰術。
③加強身體素質訓練和體能訓練,才能在比賽中大量的運用快攻戰術,并在對抗中占據優勢。
④加強投籃訓練,提升球員投籃自信心,才能在快攻過程中獲得投籃機會后更穩定的出手,抓住快攻創造出的得分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