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雨沁,劉義蘭,常鴻薇,彭笑,陳睿,張豐健
橫向暴力是指群體間的沖突,表現為蓄意破壞、內斗、找替罪羊、批評等顯性和隱性的非身體敵對行為[1]。此種現象會對護士健康[2]和職業期待[3]造成負面影響,并使其工作效率下降,產生職業倦怠[4],職業滿意度下降[5],甚至造成護理操作事故,不利于創建良好護理執業環境、營造和諧工作氛圍,應引起護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視。我國國務院于2020年5月21日發布的《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加強護士隊伍建設的通知》[6]中指出,要增加護士隊伍數量、加強護士的待遇保障、切實為護士減負。為了解護理群體間橫向暴力現狀,筆者使用Chen[7]研發的CiteSpace軟件對涉及護理群體間橫向暴力的文獻進行可視化分析,旨在為后續研究及管理提供參考。
1.1文獻檢索與篩選 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以“lateral violence” OR “horizontal bully” OR “horizontal violence” OR “lateral hostility”為檢索式進行檢索,因檢出文獻較少,加之有研究者認為護理群體橫向暴力的人群既包括臨床工作護士也同時包括護理管理者[8]或實習護生[9],范圍較廣,因此檢索式中未包含護理群體相關的檢索詞,而篩選過程中同時納入實習護生和護理管理者相關文獻。文獻納入標準:發表時間為1985年1月至2020年11月,關于護理群體橫向暴力的研究。文獻排除標準:會議論文、信件和新聞報道等。共檢索出196篇文獻,2名研究者通過對納入文章的題目、摘要以及正文描述情況進行人工篩選,排除不符合主題的相關文獻,發生分歧時,研究者通過討論決定,最后納入文獻119篇。
1.2分析工具 使用CiteSpace5.6.R4軟件對收集所得文獻的發文作者、發文國家、關鍵詞、引文等進行分析,以推斷該領域研究現狀及未來研究前沿。
2.1載文情況 納入119篇文獻。2000~2014年的年均發文量小于10;自2015年開始,發文量有增加,2015年發文12篇,2016年10篇,2017年15篇,2018年8篇,2019年11篇,2020年7篇。
2.2發文作者和發文國家 在作者方面,發文量最多的是Hutchinson等[10]和Longo[11],發文量各為4篇,但其首次發表關于橫向暴力文章的年度均為2006年及2007年。根據普賴斯定律發文數量的計算公式[12],護理橫向暴力研究領域核心作者最小發文量約為2篇。護理群體橫向暴力核心作者群共23名,其發文量在此領域共計31篇,占總發文量的26.05%。發文量最多的國家為美國(60篇),其次是澳大利亞(9篇)和韓國(5篇),且從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中收集到的文獻所涉及的國家中,澳大利亞[13-14]最先開始對護理群體橫向暴力展開研究(2001年)。
2.3關鍵詞
2.3.1高頻關鍵詞 在CiteSpace程序中,設置時間區間2000~2020,時間切片選擇軟件默認值“1”,節點類型選擇“keyword”,設定閾值為10,得到英文關鍵詞的共現圖譜,顯示在護士群體橫向暴力研究領域的英文高頻關鍵詞中“horizontal violence”(橫向暴力)、“lateral violence”(橫向暴力)、“bully”(欺負)、“workplace”(工作場所)、“nurse”(護士)的節點相對而言較大,證明這些關鍵詞出現頻率較高,但總體而言這些詞語對未來研究熱點的指示并不明確。因為此研究屬于新興研究領域,所查詢到的文章基數不大,對出現頻次>2的關鍵詞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可將關鍵詞大致分為5類,分別是護士群體橫向暴力的定義、影響因素、表現形式、涉及人群、產生的影響及后果處理方式,見表1。

表1 護理群體橫向暴力研究出現頻次>2的關鍵詞
2.3.2突變關鍵詞 利用CiteSpace提供的突發性探測技術,探討不同時間段研究趨勢變化,從開始時間到結束時間,突變詞在文獻中被提到的次數迅猛增長,是此期間的關注熱點。結果顯示,研究趨勢由對于護理群體橫向暴力的概念定義或分類逐漸轉變為研究暴力所造成的影響,同時開始對護士群體橫向暴力如何洞察以及會產生什么后果等問題進行研究。見表2。

表2 關鍵詞突變演變信息
2.3.3護理群體橫向暴力熱點研究趨勢 對關鍵詞進行時區圖的制作,按照年份進行分區,從2000年到2020年,設置閾值為10,為關鍵詞出現的累計頻次。時區圖可以得出一個領域的研究熱點隨時間的變化趨勢,在對于橫向暴力研究的早期,較多學者進行比較基礎的概念性研究,到后期研究的方向逐漸轉變為對于護理群體橫向暴力所產生的不良影響、后果、所涉及的人群等方面。關鍵詞關注度達到閾值的時間:“horizontal violence”(橫向暴力)在2000年,“nurse”(護士)在2001年,“impact”(影響)和“bullying”(欺凌)均在2003年,“workplace”(工作場所)和“experience”(經歷)在2009年,“lateral violence”(橫向暴力)在2011年,上述關鍵詞均為該年的橫向暴力領域的研究熱點關注度在該年激增。此外,2001~2006年還有“clinical setting”(臨床環境)、“management”(管理)、“aggression”(侵犯)、“interpersonal conflict”(人際沖突)、“power”(能力)、“student”(學生)和“violence”(暴力);2007~2008年無新增關鍵詞;2009~2012年有“communication”(溝通)、“incivility”(不文明)、“workplace violence”(工作場所暴力)、“behavior”(行為)、“disruptive behavior”(破壞性行為)、“abuse”(虐待)、“registered nurse”(注冊護士)、“environment”(環境)、“verbal abuse”(語言暴力)、“1st year”(第一年)和“health care”(健康照護);2013~2015年有“education”(教育)、“faculty incivi-lity”(科室不文明)、“nursing student”(護生)、“conflict”(沖突)、“care”(關懷)、“exposure”(暴露)和“work environment”(工作環境);2016~2020年有“job satisfaction”(工作滿意度)、“burnout”(消耗殆盡)、“workplace bullying”(工作場所欺凌)、“gra-duate nurse”(畢業生護士)、“nursing practice”(護理實踐)、“culture”(文化)、“health”(健康)、“consequence”(后果)、“risk”(風險)、“perception”(感知)、“mobbing”(滋生事端)、“leadership”(領導力)、“fa-culty”(科室)、“bullying behavior”(欺凌行為)、“empowerment”(授權)、“quality”(質量)和“emergency”(急診)。以上4個時期當中,同一時期的關鍵詞聯系較密切,從這4個時期中的關鍵詞累計頻次均不高可看出該領域尚在初步探索階段,未形成系統的研究。
2.4引文 對119篇文獻進行引文分析,制作文獻共被引圖譜,結果顯示:①引用頻次。參考文獻引用頻次最多的是Griffin等[15]2014年發表的文章,在納入分析文獻中被引8次。文章內容主要回顧了認知演練作為一種循證方法是如何處理護士群體橫向暴力以及認知演練的最新研究進展。另2篇文獻[16-17],被引均為7次。②中介中心性。中心性>0.1為關鍵節點,所代表的文章作為橋梁溝通了在不同年份發表的文章,可將此類文章作為當年代表性文章進行閱讀和參考。中介中心性最強的引文是Embree等[16]在2010年發表的1篇關于護士群體橫向暴力的概念分析性文章,中介中心性為0.34,在現有文獻中可視其為護理群體橫向暴力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文章,第二是Hutchinson等[17]在2008年所開發的1份護士工作場所欺凌行為清單,中介中心性為0.32。③突變強度。突變強度評價文獻的突然變化,說明文獻從新角度去研究探索。突變強度最高的是Wilson等[18]在2016年所發表的1篇文章,從發表時間、持續引用時間、引用強度角度出發可以認為此篇文章屬于近些年具有參考價值和指導意義的文章。該文探討了英國和其他國家護理中的欺凌行為及其發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預防或打擊欺凌行為的建議。引用強度第二的文章是Griffin等[15]在2014年發表的文章。
3.1發文量與作者、國家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群體橫向暴力的研究熱度近些年開始增長,發文量自2015年增多,但隨時間變化較緩慢,處于波動當中,未達到研究高潮,總體發文量較少。原因可能有二:其一是此研究領域與其他研究領域相比屬于新型研究領域,發展時間不長,還處于前期探索階段,各方向研究均不夠深入;后期需要相關學者進行大量理論和實踐的探索,為共同營造良好的護理工作環境不斷努力。其二可能是此次研究所使用的數據庫僅為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所涉及到的文獻數量較少。作者方面,近些年對此方面展開研究的作者數量在不斷增多。按照普萊斯定律,核心作者群應完成該領域專業論文數量的一半,護理群體橫向暴力核心作者群共23人,其發文量占總發文量的26.05%,未達論文數量的一半,表明國際護理群體橫向暴力核心研究團隊暫未形成;所收集文獻的所屬地區中,澳大利亞最先進行關于護理群體橫向暴力的研究,推測與澳大利亞護理事業發展較早、較快有關。中國對此領域的研究開展較晚,知網和萬方數據庫檢索最早此類文獻[19]于2008年發表,應提高對護理群體橫向暴力的重視程度。
3.2關鍵詞分析 ①高頻關鍵詞。通過表1中對高頻關鍵詞的分類,可在每個分類中根據關鍵詞從不同的角度再進行探索,例如影響因素和干預方式等。通過對關鍵詞分類發現避免護理群體橫向暴力發生的干預措施研究可從個人和外界兩層面展開。個人方面,相關研究發現影響因素除上文所提及的因素外還包含如工齡、職稱和科室等方面[20],也有研究表明學歷是橫向暴力行為的影響因素[21],但鑒于此類影響因素的干預措施與個人主觀意愿有較大關聯,所以此方面的研究目前較少;而外界層面的干預措施更加有討論和研究的意義,除對管理者的領導水平進行提高外,有學者提出認知演習[16]、關鍵對話[22]等應對或干預措施。同時還可在護生的教育及護理管理者的培訓中增加相應橫向暴力的內容,提高其對于橫向暴力的認知水平,達到減少護理群體橫向暴力發生的目的,進一步在此基礎上形成較為權威的預防措施執行體系。②高突變關鍵詞。“impact”(影響)和“perception”(感知)是僅有的持續了20年還在突變的節點,因文獻時間截至2020年,因此暫時認為這兩個節點突變結束時間為2020年,可以從多方面去研究橫向暴力帶來的影響,如護士層面、科室氛圍、患者方面或是護理差錯等;護士對橫向暴力感知不足,可通過宣傳教育培訓等手段提高他們對橫向暴力的認識,在工作中能夠識別并應對。③關鍵詞時區圖。從護理群體橫向暴力熱點研究趨勢圖可以看出,隨著時間推移,關于橫向暴力的研究更加深入,更加有內涵。據此可以推斷未來的研究將會更加集中于護理群體橫向暴力所產生后果的應對方式以及所涉及人群的關懷方式等方面,更加趨向于以人為本。進行此分類有利于學者針對領域研究薄弱方向及未開發領域進行探索,從不同角度豐富研究主題,探尋多學科領域可合作空間。可對每個層面進行深入探討,研究其具體的影響因素,為日后的干預研究提供研究基礎。
3.3引文分析 因該話題較新穎,暫未出現經典文獻,但可關注高中介中心性文章以了解橫向暴力研究進程,如引用頻次及中介中心性均較高的Embree等[16]的概念分析綜述,以及Griffin等[15]報道的認知演練干預措施;此外,高突變文獻可提供研究思路,結合高突變關鍵詞,可嘗試從新角度進行研究,如突變最強的關于探討橫向暴力行為和發生原因的研究[18]。Wilson等[18]在研究中提出了預防或打擊欺凌行為的建議,由于認識不足,因而這類行為可能會被忽視,這與國內研究發現護士認識不夠相一致[23],因此有必要通過宣傳教育等手段提高護士的認識[24]和應對能力。
3.4建議開展對遭受橫向暴力的護理工作者相關支持行為的研究 當前研究主要集中于探索護理群體橫向暴力預防措施及此類行為將會產生的不良影響,對于曾遭受橫向暴力的護理人員應給予的支持行為少有學者展開研究。江有琴等[25]對護理群體橫向暴力對于護理從業人員身心健康影響進行過相關研究,表明橫向暴力會使有過此類似經歷的護理人員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其痛苦程度遠遠高于實際工作所帶來的痛苦,橫向暴力所造成的心理影響遠高于生理影響,此時受害者更需要心理慰藉,包括來自管理者以及同事的關心,即需要對其進行人文關懷。醫院科室內部可定期開展集體活動、進行同事“一幫一”等改善科室工作氛圍,針對受害者各方面問題給予相應管理調整及心理疏導,以解除受害者心中的芥蒂,多角度提供支持,以將橫向暴力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本研究結果顯示,目前國內外對于護理群體橫向暴力相關研究并不多,發文量未出現大幅度增長,關鍵詞更多集中于橫向暴力、護士、欺凌、工作場所等,研究趨勢從研究橫向暴力定義逐漸轉向其影響及干預措施,未來的研究側重點偏向于相關干預應對措施的制定。由于此研究主題屬于新型研究領域,發文量較少,利用CiteSpace程序進行分析結果的嚴謹性可能會存在一些不足。且本文數據庫僅選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未對中國知網、PubMed數據庫進行利用,數據涵蓋面不夠廣泛,未來可利用多個數據庫展開分析討論,結果展示將更加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