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壽 楊得蘭
【摘要】筆者通過論述高中語文多媒體教學現狀,指出教師要改變語文教學思路,關注學生語文全面發展性,采用多媒體情景導入和交互式教學方法,提高學生主動探究和合作學習,最終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多媒體;高中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04-0099-02
【本文著錄格式】張永壽,楊得蘭.多媒體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課外語文,2021,20(04):99-100.
引言
隨著我國高中語文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語文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課堂保持高度集中,爭取將語文知識用活就顯得很重要。多媒體作為一種比較豐富的教學輔助工具,在我國各級學科的教學中已經大量普及,多媒體集生動的動畫、聲音和視頻為一體,能讓學生的思維意識提高很多,主動地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高效地提高課堂效率。但是,目前高中語文多媒體教學中仍然存在很多不利的方向,主要是教學模式和方法的問題,筆者通過論述這些問題,找到多媒體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方法,希望對語文教學提供借鑒。
一、多媒體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影響作用
(一)有助于全面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隨著我國現代網絡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提升,多媒體技術在日常高中語文整體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教學模式,與以往相比,教育形式以及教學理念更為豐富且所具備的條件更勝從前。同時多媒體教學模式的廣泛使用,使得語文課堂教學方向不再“單一、死板”,所承載的專業化知識以及語文知識結構更具多樣性,對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渲染課堂教學氛圍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
與此同時,正是因為多媒體教學技術的多樣性特點,可以使得以往傳統課堂教學環境更具“生動化、形象化”,從而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在此期間,倘若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帶著興趣去學習,便能積極發揮自我學習主觀能動性,更快地去接受教師所教授的課堂新知識,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整體學習效果。
(二)有助于進一步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整體教學水平與教育質量
首先,在當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提前做好課程教學內容的預備與整理,同時為了保障所備課的內容能夠將語文知識點進行靈活展現,可以通過借助集“網絡、圖像、視頻以及文字、音樂”為一體的現代多媒體教學技術,將課堂中所需要教授的內容全面呈現在學生面前。如此一來,與以往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相比,多媒體技術的出現與廣泛運用,使得課堂中所教授的知識更具“延伸性、拓展性”特點,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針對備課內容進行全面擴充與優化,從而使得高中生對教師在課堂中所講述的語文知識要點能更快地吸收與掌握,不再受時間、空間以及地點等因素的影響。
其次,隨著多媒體技術的廣泛運用,不僅使得教師整體教學模式得到了全面提升與優化,更重要的是從根源角度改變了學生的課堂學習方式,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例如,多媒體技術的出現,使得學生不再像以往的“板書式”教學一樣,整個課堂學習過程僅僅是“教師講、學生做筆記”,騰不出時間去理解教師所教授的知識,因此經常導致語文基礎較差的學生,慢慢開始偏離教師的教學進度,同時對語文學習逐漸失去興趣。而相反的,倘若能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將事先準備好的課件通過多媒體進行展現,便可以保障課堂教授的內容保持一定的連貫性,不會輕易受到外界影響因素的干擾,同時還能積極調動課堂學習氛圍,真正意義上提升了整體課堂的教學水平與教育質量。
二、當前高中語文多媒體教學現狀
當前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教學模式還是比較單一,雖然課堂中采用了很多的多媒體教學,但是多媒體授課方式比較簡單,教師以學生成績作為衡量教學方法的主要手段,學生只要成績好,就是一個好學生,其他方面的關注很少,這就導致學生對語文逐漸地產生了厭倦感,再好的教學手段如果教師的教學評價方式不改變,很難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質。同時在多媒體教學中,教師只是在新課開始前,利用多媒體比較多,而在課程進行中利用得較少,而多媒體的內容大都是教師根據自己課前制定的教學目標,對自己課件的層次性進行闡述,問題設置太少,學生主動探究很少,這也不利于學生學好語文。比如在教學《雷雨》時,教師只是在正式課開始前,利用多媒體播放雷雨到來時的天氣變化,而不是先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大家來說一下雷雨的樣子,這樣學生雖然通過多媒體能集中注意力,但是其思維卻發散得很少,多媒體實際起到的效果并不大。因此,高中語文多媒體教學存在的問題仍然不少,需要引起教師的注意。
三、高中語文多媒體教學的運用方法
(一)教師改變教學思路,關注學生全面性發展
要想改變多媒體授課存在的問題,教師的教學理念首先要適當地改變,將只關注學生成績,變成關注學生的全面性,更注重學生的綜合語文水平,比如有的學生閱讀能力強,但是寫作水平有限,教師要教育他寫作是語文的重要方向之一,只有學會組織語言才能具有良好的寫作能力,并鼓勵他在閱讀中多注意積累寫作的素材。教師在多媒體教學中也要適當轉變角色,將自己由之前的教學主導者,變成教學的策劃者和引導者,爭取將課堂盡可能地交給學生,自己充當學生的解惑者和引路人,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比如同樣是在《雷雨》中,為了調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教師在多媒體展示雷雨之前,可以先這樣提問學生:“同學們,你們見過什么樣的雨呢?有什么樣的特點?”學生們聯系生活,在頭腦中就會浮現各種雨的情形,有的學生會對雷雨不理解,這個時候教師再利用多媒體生動地展示雷雨的樣子,學生就會理解得比較深刻。因此,教師的教學思路的轉變,對于各科教學都是有很大幫助的,多媒體教學適當改變方法也會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二)利用多媒體進行情景導入
在情景教學中,多媒體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情景教學讓學生結合課文的情感進行自我表達,通過讓學生主動地合作交流和互動,讓他們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有利于他們學好語文。比如在教學《老人與海》時,課文的教學目標把握人物桑提亞哥硬漢形象,體會內心獨白對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要想對這篇課文有好的理解,教師可以首先采用多媒體播放海明威的個人背景,并播放他的一些作品,讓學生從他不同歷史時期的作品中體會作者的寫作特點和塑造人物的方法,這些作品包括他的成名作《太陽照常升起》《乞力馬扎羅的雪》等,學生通過觀看這些作品,理解作者的寫作情感,把握小說情節,分析人物形象,就能從本篇文章中體會老人勇敢、頑強、永不服輸的英雄主義精神,樹立積極、樂觀向上的人生觀。可以看出多媒體導入情景教學,讓學生充分理解了課文,課堂效率提高很多。
(三)利用多媒體進行交互教學
多媒體教學比較好的一面在于它能調動學生的參與性,讓每一位學生都樂意說出自己的感受,并主動參與討論,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利用這一點將多媒體用活。比如同樣在學習《老人與海》時,學生在通過多媒體學習了作者的背景和代表作后,在課文講述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小組成員分別扮演老人與海搏斗的五個回合的過程,讓學生切身體會作者永不服輸的“硬漢子”形象,是個熱愛生活、積極干預生活的入世者。這樣的教學過程,學生相互討論自己扮演角色的特點,并有針對性地表演,提高了學生的主動探究性以及口頭表達能力,語文素質提高很快。
(四)將聲音與圖像相融合,不斷陶冶學生情操
眾所周知,高中語文與其他學科相比,其教育的重心往往放在培養學生“聽說讀寫”四大基礎領域技能之上,通過對此方面的加強與訓練,從而有效提升學生語文的學習與理解能力。但是在課堂教學中,倘若教師一貫地采用以往傳統教學模式,由于無法緊隨社會教育形式的發展進度,因此所呈現的教學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但是如果能夠合理采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將在很大程度上改變這一點 不足。例如在進行教學課件設計與制作過程中,高中語文教師完全可以依照教學所需插入與教材相關的優美圖片、視頻以及音樂等內容,同時在進行課前朗讀階段,也可以充分利用旋律來作為背景音樂,借此來全面展現語文知識的意境美以及音韻美。同時也可以將教學的圖像以及聲音融合在一起,不僅給學生別樣的感受,更陶冶了學生的學習情操,為進一步提升課堂整體教學效果打下堅實基礎。
四、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高中語文多媒體教學存在的問題還很多,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注重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利用多媒體進行情景導入和交互式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劉景升.多媒體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名師在線,2020(17).
[2]趙梅艷.多媒體技術在高中語文外國文學作品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2).
[3]白云霞.多媒體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8(19).
[4]劉奇珍.新課改背景下現代多媒體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及作用[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區域優質教育資源的整合研究研討會成果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
作者簡介:張永壽,1968年生,甘肅永登人,本科,中小學一級教師,從事語文教育教學工作;楊得蘭,女,1967年生,甘肅永登人,本科,中小學高級教師,從事語文教育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