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 瑤,李孟寬,曾海旋,李 軒,張 昊,胡業明
(1.陽江海關綜合技術服務中心,廣東 陽江 529500;2.江門海關,廣東 江門 529000)
日常生活中,常見食品接觸材質主要有塑料、金屬、玻璃、陶瓷和紙制品等。塑料類材料常見種類有PP、PPSU、PC、Tritan、PET 和PA 等,相關介紹見表1。金屬類主要有SUS316、SUS304、201,我國牌號對應表述為0Cr17Ni12Mo2、0Cr18Ni9、1Cr17Mn6Ni5N。玻璃一般以多種無機礦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鋇、石灰石、長石、純堿等)為主要原料[1],另外加入少量輔助原料制成,主要成分硅酸鹽。陶瓷主要以粘土為原料。紙制品是對化學木漿制成的原紙(白紙板)進行機械加工、粘合等生產工藝而成。
不同國家的食品接觸材料檢測標準不盡相同。按照標準的適用范圍,我國的標準分為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4 個級別。國標分為兩類,一類是強制性標準,其代號為“GB”,另一類是推薦性國家標準,其代號為“GB/T”。對于強制性標準,國家要求“必須執行”;對于推薦性標準,企業可根據自愿原則進行檢測。常見的國外標準有ISO(國際標準)、FDA(美國國家標準)、LFGB(德國國家標準)、JFSL370(日本工業標準)、ASTM(美國材料試驗協會標準等)。

表1 食品級塑料介紹表
我國常見食品接觸材料材質的檢測項目,可分為化學與物理項目檢測。
化學檢測項目包括一般總遷移量、高錳酸鉀消耗量、重金屬(Pb)、脫色試驗[2]。在此基礎上,還要根據塑料材質檢測其中可能存在的有毒物質、游離單體和塑化劑等,例如PC 材質需要檢測游離酚、PA 需要檢測已內酰胺遷移量、PP 需要檢測抗氧化劑等。塑化劑的種類很多,目前已有千余種,常用的品種也超過200 種。其中,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是最常用的塑化劑,目前主要是根據GB 31604.30—2016 檢測鄰苯二酸脂類物質(BBP、DBEP、DCHP、DEHP、DPhP、DNOP、DNP、DINP、DHXP、DMP、DEP、DIBP、DBP、DMEP、BMPP、DEEP、DPP 和DAP),仍需加大研究對其他塑化劑的檢測。熱塑性塑料餐具物理檢測根據地方標準DB44/T 927—2011,常檢測項目有耐油性能、防漏性能、微波爐性能、耐煮沸性能、跌落性能、耐高低溫性能、氣味、結構和外觀等。
食品接觸用不銹鋼制品一般檢測重金屬溶出量[3],主要元素有砷、鎘、鉛、鉻和鎳。
食品接觸材質玻璃、陶瓷主要是鉛、鎘元素溶出量檢測。
紙杯常檢項目有總遷移量、高錳酸鉀消耗量、重金屬(Pb)、熒光性物質、甲醛、砷、鉛、大腸菌群、沙門氏菌和霉菌等。
生活中常見的PC 材質產品為儲水瓶,近來發現其遷移物中含有雙酚A,實驗研究證實了這點。對30批PC 水桶中酚類物質的殘留量和遷移量進行檢測,苯酚、雙酚A、對叔丁基苯酚、對枯基苯酚和2,4-二叔丁基苯酚殘留的檢出率都超過43%,其中雙酚A和2,4-二叔丁基苯酚的殘留檢出率高達93%,但有害物質檢出數值都小于國家標準中的限量值[4-5]。而Tritan、PPSU 等新型食品接觸材質,因透明度、韌性好、耐沖擊、不易與強酸強堿發生變化,且不含雙酚A 和其他任何雙酚物質等性質,已經成為歐美地區嬰幼兒用品指定材質,目前因其價格昂貴,未普及使用。
雙酚A 屬內分泌干擾物,化學結構與雌激素類似,具有弱雌激素活性和強抗雄激素活性,能直接或通過其衍生物干擾生物的正常內分泌功能。雙酚A 屬于脂溶性物質,長期接觸食品或在高溫環境中會從食品包裝材料中遷移到食品或飲料中,進入體內,影響人體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神經系統,嚴重干擾人類的生殖遺傳功能[6]。
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合物(PAEs)是一種環境雌激素類物質,具有生殖毒性和雌性激素活性,可通過皮膚接觸和吸入等方式進入人體。長期接觸易導致男子精子數量減少,活力降低,嚴重危害生殖健康,并干擾孕婦胎盤的基因表達與內分泌活動,致使胎兒畸形,影響正常生長代謝。具有潛在的生殖和發育毒性[7-8]。
為了提高玻璃容器與陶瓷制品的美觀度與產品多樣化,常在其外壁上涂上各式圖案。玻璃按其工藝主要分為彩繪玻璃、釉面玻璃和彩印玻璃3 種。其中彩繪玻璃和釉面玻璃的圖案大多由無機顏料繪制而成,彩印玻璃則由油墨印刷而成。陶瓷制品表面含涂料、彩釉,其著色顏料中的金屬也會遷移。這些圖案在與食品接觸過程中,無機顏料與油墨可能會有有害重金屬遷移,因此此類玻璃、陶瓷制品檢測發現有鉛、鎘溶出量超標現象,影響消費者的健康[9]。
鉛中毒可導致貧血,其發生機制與血紅蛋白合成障礙及溶血有關。研究表明[10],鉛能夠造成一系列生理、生化指標變化,影響中樞和外周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生殖系統、免疫系統的功能,引起胃腸道、肝腎和腦的疾病。
因食入鍍鎘容器內的酸性食物所致鎘中毒易引發急性胃腸炎,常見癥狀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全身乏力和肌肉酸痛,并有頭痛、肌肉疼痛,還會因失水而發生虛脫,甚者因急性腎功能衰竭而死亡[11]。
(1)要留意安全生產信息,購買有合格標志的產品。外表感官方面,觀看外觀色澤是否正常,有無異臭,不潔物等,優先選擇接縫處較小或無縫焊接產品。
(2)在使用或購買的時候要留意瓶底三角回收標志數值。三角形內有1 ~7 的數字,這些數字是塑料材質的代號,每一個數字都代表不同的材料,分別表示為“1”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HDPE(高密度聚乙烯),“3”PVC(聚氯乙烯),“4”LDPE(低密度聚乙烯),“5”PP(聚丙烯),“6”PS(聚苯乙烯),“7”PC 及其他類。
(3)要注意使用溫度信息。不同材質使用溫度不一樣。而多項研究已證實,高溫及油脂環境會加速塑化劑從食品包裝向食品的遷移[12]。例如PET 材質的塑料瓶常用來制作礦泉水瓶、碳酸飲料瓶、果汁瓶等,因易攜帶、方便使用等原因,人們常裝酒、藥、熱水等。但其不能長期放在汽車內,不能用來裝酒、油、醋等物質,有害物質容易遷移,也不要盛裝70 ℃以上的液體,過高溫度會導致材料分解釋放出有害化學物質[13]。
國標GB 4806—2016 已明確要求食品接觸材質注明其適用溫度,一次性紙杯沒有標明最高使用溫度為100 ℃,一次性塑料杯沒有標明最高使用溫度130 ℃,飲料瓶沒有標明最高使用溫度60 ℃,均被視為不合格產品。
在選用食品容器時,應當有塑料材質有害物質遷移意識,根據盛裝的食品類型來選擇合適的食品接觸材料容器。比如:裝放熱水、熱湯、茶、咖啡和含油的食品,應盡量避免使用塑料材質,改用高質量的不銹鋼、玻璃或陶瓷容器;裝放醋等酸性物質選用玻璃制品。
近來市面上出現了SUS316 產品[14],分析發現,其比SUS304 含碳量低且含有鉬,提高了對還原性鹽和各種無機酸和有機酸、堿、鹽類的耐腐蝕性能,更受人們的青睞。
選擇玻璃或者陶瓷制品時最好選用工藝簡單、實用并避免使用了過多顏料、油墨修飾的產品。
塑料類食品接觸材質產品、紙杯應避免盛裝高溫液體。產品清潔避免高溫消毒,可采用紫外消毒方式,發現其表面磨損、老化要及時丟棄。
選擇獲CNAS(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MA(中國計量認證)認可,ILAC(國際實驗室認可組織)認可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以獲得公正、客觀、權威、可信的檢測報告,項目檢測結果更有說服力。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和創新,可用于食品包裝的材料種類越來越多,食品包裝材料也變得越來越多樣化,也不斷涌現一些新型材質。對此,生產企業、經銷商都必須保證其產品的安全性和衛生性,嚴格執行國家標準。國家也要不斷完善檢測方法和檢測標準,執法部門加強監督,消費者注意商品信息,學會判斷,合理使用,確保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