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鳴


平面直角坐標系可以刻畫物體的位置,它建立了數與形之間的緊密聯系,也是中考必考內容之一。下面以一道中考改編題為例,通過解構基本圖形的方式來進行分析、變式,希望能為大家帶來一些借鑒和思考。
例1 (2020.黑龍江綏化改編)如圖1,在矩形OABC中,AB=2,BC=4,點D是邊AB的中點,點E是邊BC的中點,直線y2=mx+n(m≠0)經過D、E兩點。
(1)求直線DE的解析式;
(2)在y軸上找一點P,使△PDE的周長最小,求出此時點P的坐標;
(3)在(2)的條件下,△PDE的周長最小值是_____。
【解析】(1)∵點D是邊AB的中點,點E是邊BC的中點,AB=2,BC=4,四邊形OABC是矩形.
【小結】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對于常見的確定直線的問題,可以將其圖形簡化為圖1,一般解決的策略是先確定交點坐標,然后借助二元一次方程組。在本例中,D、E兩點的坐標是解決問題的鑰匙。
(2)如圖2,作點D關于y軸的對稱點D,連接D'E交y軸于JP,連接PD,此時,△PDE的周長最小。
【總結】第二題是一個“兩定一動”、確定動點的問題,可將圖像簡化為圖2的情形。我們也可以把它稱為“將軍飲馬”模型,利用“垂直平分線”的性質來解決。過D點,向y軸作高,找到對稱點D',連接D'E,該直線與y軸的交點就是要求的P點。隨著點P的確定,△PDE的周長最小值也能輕松求出。
變式在上述條件下,請在x軸上找一點P,使得分別以A、C、P為頂點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解析】(情況1)如圖3,以點A為等腰三角形頂點,使AP=AC,易知P點坐標為(-2,0)。
(情況2)如圖4,以點P為等腰三角形頂點,使PA=PC,可設點P坐標為(x,0),利用勾股定理,將問題放在△AOP中解決,得P點坐標為(一3,0)。
(情況3)如圖5、6,以點C為等腰三角形頂點,使CA=CP,易得P(2-2√5,0)或P(2+2√5,0)。
【總結】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對于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問題,通常需要分類討論——確定3個頂點后,要不重復、不遺漏地將多種情況分別表示出來。
(作者單位:江蘇省太倉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