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林

工筆花鳥畫家白偉國,一個玩兒得挺好的小朋友,說他小,其實也不小,1978年生,如今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不惑之人了。起初認識他的時候,清楚地記得他還有個筆名叫白旸,這個“旸”字我不認得,也懶得查字典,問過許多朋友而誰都不認識,問其本人才知道這個字念“yang(陽)”,大概是日光散發(fā)之意。因為大多人不識,他便棄之不用了。
偉國外形棱角分明,儒雅達觀,一副俊朗明晰的臉龐,眼鏡后面隱現著深邃的眼神,讓人產生一種猜不透的誘惑。這樣一個外表陽剛的帥小伙,性格卻靦腆,言語如同金子般珍稀,恐怕一張嘴就會蹦出個金豆子來,打“死”都不肯說。也許他這就是一種教師職業(yè)病的心理反映,課堂上的話都倒給了學生,課堂下那可真是沒得說。
偉國曾經入過高門,拜過高師,先后就讀于廣州美術學院國畫系、現代工筆畫院第二屆現代工筆畫家高研班,是當代嶺南畫派工筆花鳥畫大家周彥生的入室弟子。大學期間,深得周老師的垂青,遠在嶺南的河南籍大畫家周彥生老師,看著這位既是老鄉(xiāng)又是學生的白偉國,懵懂乖巧聰慧,打心眼里喜歡,經常手把手教來畫去,甚至把家里面積不大的畫室,愣是騰出地方,讓他睡在家里,親如父子,親如一家子。當然,偉國也知道感恩,每當老師一有大展覽,一有大活動,不管有多遠有多忙,他都會趕過去出力幫忙,來感謝老師的知遇之恩。
論起偉國的畫藝,我認為可稱得起非常了得,我們從他那一大串串參展獲獎條目中,就看花了眼,似乎讓我們感覺到那每一條目、那每一個畫名就是一幅精心繪制的花鳥畫卷,想象得出那就是一段輕歌曼舞的愛情故事,就是一個大千世界的花香鳥語。輕盈振翅的灰喜鵲,震醒了睡夢中的積雪;翱翔飛行的翠鳥,蕩漾起了牽牛花的芬芳;蘆葦蕩中的野鴨,低聲吟唱著曼妙歌聲,黃河灘地里的白天鵝,演繹著至高無上的卿卿我我。如此這般,瞬間讓我們走進了偉國的繪畫世界。
我們觀其畫作。但見簡潔明快、豐富硬朗的線條質感,密實豐厚、濃重清新的典雅色彩,凝聚成一排排有趣的平面序列組合,緊緊密密、嚴嚴實實。勾勒、分染、罩染、統染、點染、接染、撞水碰色,你所不能想象的復雜技法,一絲不茍地重復到了極致,這便產生了序列之美,宗教之美,著實是滿眼的別色景致,散散聚聚洋溢升華出一曲宏大曠達的視覺旋律,于是一種全新的美學概念誕生了,極具現代感的空間排列組合,既現代又厚重,既華麗又祥和。
“畫為心聲”用在偉國的作品中,可謂恰當之極,中國的繪畫藝術就是這么讓人琢磨不透,蠻不講理。畫者要知曉乾坤陰陽之道,明白剛柔虛實之美,在這里偉國找到了最佳的契合點,內心狂熱外表陽剛揉進了靦腆沉靜纖細柔密,從而形成一種賞心悅目而不可言狀的美來。疏可走馬是一種美,密不透風亦是一種美,朦朦朧朧是一種美,活靈活現也是一種美。偉國的畫屬于密不透風、活靈活現之美,畫風直逼其師周彥生先生。
近期,當我再次展卷偉國的工筆花鳥畫作品,我突然驚訝地發(fā)現,偉國就是一個制造平面視覺空間的高級繪畫藝術家,他還很年輕,后勁不可估量。



白偉國
1978年出生于三門峽市。先后學習于河南省漯河藝術師范,廣州美術學院國畫系,現代工筆畫院創(chuàng)作高研班。現工作于三門峽社會管理學院。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河南省美術家協會工筆畫藝術委員會委員、河南省書畫院特聘畫家、三門峽市中國畫學會會長、三門峽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作品參加中國美協舉辦的國家級展覽10余次,先后參加河南省第9、10、12、13屆美術作品展等展覽。兩次代表省市出國參加美術交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