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琪珊
【摘要】同伴交往能力是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的重要部分,良好的同伴交往在幼兒的親社會行為發展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對幼兒認知、情感培養和社會性發展都有積極的影響。本文討論了幼兒同伴交往能力的現狀和存在問題,找出繪本與促進幼兒交往能力的切合點,提出以繪本為載體促進幼兒良好同伴交往能力的策略,以期為培養幼兒良好交往能力提供參考。
【關鍵詞】同伴交往能力;繪本;策略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將“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作為社會領域的目標之一,指出教師要引導學前兒童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為學前兒童提供人際間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動的機會和條件,并加以指導。研究表明,在兒童期對成年后適應功能的最佳預測指標不是IQ,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同伴交往能力。同伴交往能力指的是幼兒在與自己年齡相同或相近的人的交往過程中感受、適應、協調和處理同伴關系能力的總和。多年來,我國獨生子女政策下大多數的家庭只有一個孩子,獨生子女與同伴接觸的機會比較少,即使有與同伴交往的機會,也是在父母、長輩的指導與協助下進行交往的,當他們獨自面對同伴時,對于如何交往往往感到手足無措或者焦慮;2015我國實施全面二孩政策,一個家庭中允許有兩個子女,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幼兒同伴交往能力的發展,同時,也說明幼兒同伴交往能力培養越發重要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有一項“樂意與人交往”社會領域的目標,要求教師要“引導幼兒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作為教師,應該有意識地通過各種途徑和手段培養幼兒的同伴交往能力。
相關的調查顯示目前幼兒同伴交往能力存在較大問題。主要體現在:一是現在獨生子女偏多,幼兒在同伴交往中還是以自我為中心,存在以自己的興趣和需要為出發點,未能顧及他人想法,未能關心他人和與他人友好相處。二是有的幼兒在同伴交往中表現得較膽怯、任性等現象,不樂于和同伴進行游戲,不樂于參加集體活動,有孤僻現象,有時還有過分敏感行為。三是有些幼兒在同伴交往中經常出現攻擊性行為,引起同伴反感,沒人愿意與其交往等等。
繪本也被稱為"圖畫書",是用連貫的圖畫與相對較少的文字(或無文字)互相結合來傳遞信息或講述故事的圖畫書。幼兒通過圖畫就能明晰故事的情節、思想情感及藝術形式。繪本以連續性的圖畫為主,配適量的文字,既適合幼兒的認知能力,又能夠讓幼兒感興趣,幼兒通過對故事人物的行為能知道正確的價值判斷,并可通過再現、模仿其中故事人物的良好的行為,從而形成良好的交往習慣。
1.繪本有助于幼兒的情緒情感表達。當幼兒在同伴交往中出現攻擊性行為引起同伴反感時,容易產生情緒不穩定,繪本中的情感宣泄方式可以讓幼兒學會情感表達,學會對自己的喜怒哀樂情緒進行宣泄,進而抒發自己心中矛盾,解決情感問題。
2.繪本為幼兒解決同伴沖突提供有益經驗。在幼兒繪本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大多都是積極樂觀的,在繪本人物形象的熏陶中幼兒可學會面對生活中的矛盾,并學會從矛盾中找到解決方法,從而更積極健康的成長。另外,幼兒可以通過繪本豐富自己的經驗,在繪本中人物、情節等內容中認識自己與其中人物關系,完成角色對話,促進親社會性發展。
總之,通過繪本幼兒能夠學習正確處理人際交往的方式方法,逐步學習站在他人角度和立場思考問題,從而提高同伴交往能力。
基于繪本對幼兒交往能力的積極影響,教師可以通過以下策略開展教育,以促進幼兒交往能力的發展。
一、選擇適宜的繪本
繪本的選擇非常重要。教師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
1.選擇可培養幼兒交往技能,幫助幼兒建立良好同伴關系的繪本。這類繪本可讓幼兒學會正確識別交往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知道解決問題可以采用的多種方式,并學會選擇其中最合適、最好的問題解決方式,從而促進建立良好同伴關系。
2.選擇能體現友好相處,幫助幼兒理解良好同伴關系的繪本。這類繪本能使幼兒逐漸擺脫以自我為中心行為,逐漸地認識到看問題不僅要從自己的立場和觀點出發,也要考慮他人的立場和觀點。
3.選擇色彩鮮艷,可增強幼兒閱讀興趣的繪本。幼兒對于色彩較為敏感,色彩鮮艷的繪本可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增強他們對繪本中人物的好奇,提高對繪本閱讀的興趣。
二、多形式開展繪本教學
1.通過繪本教學,幫助幼兒理解和表達情緒。幼兒對同伴情緒的理解以及自我情緒的表達方式,會直接影響同伴交往。在繪本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識別、理解各個不同角色的情緒及其表達方式,并引導幼兒思考,這樣的表達方式有什么好處?或者有什么壞處?比如,在繪本《誰踩壞了我的花》中,因為精心培育的珍貴小花竟然被人踩壞了,小恐龍巴特簡直要氣炸(下轉第10版)(上接第9版)了!他怒氣沖沖地去質問小伙伴們,胡亂發了一頓脾氣,最后的結果卻出人意料:踩壞小花的人竟然是它自己。進行繪本教學時,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幼兒思考:小恐龍因為什么事情生氣?它生氣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它對同伴說了些什么?同伴們感覺怎么樣?最后發現是它自己踩壞了小花,它感覺怎么樣?它最后是怎樣做的?……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各種情緒,學習正確的情緒表達方式,以減少同伴沖突。
2.通過繪本教學,幫助幼兒學習解決同伴沖突的方法。教師要善于觀察幼兒,捕捉幼兒在同伴交往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通過繪本引導幼兒尋找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比如,在自主游戲時,經常有幼兒因為想法不一樣而產生分歧,從而發生沖突。如在建構游戲時,有的幼兒想建高高的樓房,有的幼兒卻想為樓房設計一個院子,當積木的數量只能滿足一個幼兒的想法時,兩名幼兒產生了分歧,就還出現爭搶積木現象。針對此情況,開展《小羊和蝴蝶》繪本教學活動,通過繪本教學讓幼兒懂得:好朋友之間也會有不同的想法,不要強迫他人遵從自己的想法,我們要學會尊重別人的想法。當自己與同伴的想法不一致時,幼兒可運用言語協商的積極策略,一起商量、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小羊和蝴蝶》繪本教學活動完成后,幼兒在同伴交往中使用言語協商的交往策略顯著增加,同伴之間的交往頻率明顯增多。
3.開展繪本故事表演活動,幫助幼兒掌握積極的同伴交往策略。幼兒在與同伴進行交往時常以自我為中心,較少顧及同伴感受;或者在同伴交往中出現攻擊行為,這樣的幼兒非常容易受到排斥和邊緣化。繪本《小霸王富蘭克林》中的主角小烏龜富蘭克林映射的是一個在同伴交往中略顯強勢的兒童,在游戲中玩什么游戲、游戲的任務、游戲的轉換都由他來決定,在同伴交往中還會出現言語攻擊、威脅、身體攻擊等消極策略,其他的同伴就會用回避、順從妥協、言語抗議等應對攻擊的策略。在繪本教學熟悉故事情節后,讓幼兒進行角色表演,隨著故事表演情節的展開,故事中的主角逐漸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其他小伙伴也原諒了他,并且他們還做出了正確的解決問題的做法,即通過協商的方式來分配任務,與同伴謙讓、合作與分享、包容,友好相處。這樣的繪本故事貼近幼兒的生活,繪本中的情節幼兒在交往中也有相似的經化,幼兒通過模仿故事人物的做法,體會他們的內求需求,將其中解決問題的策略和積極的同伴交往策略應用到現實生活與游戲當中。幼兒在同伴交往中的積極策略越多,消極的方式就會相應地減少。
4.開展交往主題繪本的親子共讀活動,帶動家長共同指導幼兒的同伴交往。親子閱讀也是繪本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親子閱讀,家長和孩子一對一進行交流,可以為幼兒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同時密切親子感情連接。教師應有意識地指導家長創設家庭親子閱讀的環境和氛圍,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同時為家長推薦符合幼兒年齡特征的、優秀的交往主題繪本,并鼓勵家長之間的資源共享和展示。教師還應做好家長的家庭閱讀指導工作,幫助家長有效地開展親子閱讀活動。
六、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以繪本為載體,以繪本教學為手段,引導幼兒關注情緒,學習同伴交往的策略,并帶動家庭共同參與親子繪本閱讀,從而不斷提升幼兒的同伴交往能力。
【注:本文是廣東教育學會2018年度教育科研規劃小課題《以繪本為載體促進幼兒良好同伴交往能力的策略研究》(課題編號:GDXKT19087)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 張萌.中班幼兒同伴交往策略和交往能力的繪本干預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7.
[2] 劉晶.淺析如何在繪本閱讀中促進幼兒情感教育[J].中華少年,2017.
[3] 孫守言.淺析幼兒期良好交往能力的培養[J].宜賓日,2015.
[4] 馬萌迪.幼兒繪本閱讀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現代教育化,2018.
[5] 馬寧.利用繪本閱讀促進幼兒健康情感發展[J].好家長,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