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演文


創新,不是墨守成規,而是推陳出新。創新教育是指“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學校課堂教學是實施創新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多培養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那么應該如何去培養開發呢?下面本人就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教師在備課時應勇于創新、尋求教學新途徑
長期以來,由老師講解知識,學生接受知識的傳統教學結構模式一直統治著課堂,因此,不少教師在備課時往往迷信于教材,圍繞課本,教學參考書和教案集轉,甚至墨守成規,固步自封,不敢對教材作大膽處理。這樣做造成的后果是學生被束縛在教師和課堂的圈子中,被動地接受教師的灌輸,其創新個性受到壓抑,表現為“少參與”“少思考”“少獨立見解”。在《三角形的外角和》這節內容的備課中,我努力尋求新方法,決定要打破傳統教學的一貫做法,先將整節課內容綜合成幾個要點,再融合到一道題目中,如下圖,思考:圖中的三角形各個內角、外角之間有什么關系?如:∠1與∠2、∠3之間、∠2與∠5之間、∠1、∠2與∠6之間等等有何關系?
讓學生自己去觀察、探索三角形的外角與內角的關系,甚至是一些書上沒有出現的性質、結論,鼓勵學生通過實驗、證明自己的猜想。結果,這道題一出示之后,學生們敞開思維,暢所欲言,紛紛說出自己的猜想,教師再將其中一些猜想進行歸納點評。這樣既完成了教學任務,又開拓了學生的思維,更讓學生在嘗試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二、創設情境,誘發興趣
俗語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數學的迷戀,往往是從興趣開始的,由興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快感中產生新的興趣。要想學生自主學習,關鍵在于激起他們的興趣。在《三角形的外角和》教學中,一開始我就創設了一種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先讓每個學生任意畫一個三角形,并量出每個內角和外角的度數,記下結果,然后請學生考老師:隨便說出你所畫的三角形的兩個內角或兩個外角的度數,老師都能準確地猜出沒說的第三個外角的度數。學生一聽便疑惑不解:難道老師會法術,未卜先知?于是興趣勃勃地舉手發言:“老師,我畫的三角形一個內角是30°,一個是90°……”“那與第三個內角相鄰的外角是120°”。話音未落,我已隨口答出,就這樣一個又一個學生的問題讓我答對了。這時,大家沸騰了,老師真神奇!驚嘆之余,學生們那種強烈的求知欲望已油然而生,躍躍欲試的心情早已浮現出來了。這樣創設情境,大大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三、鼓勵質疑,培養思維的獨立性
古語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疑難問題,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時,要注意兩點:(1)首先教師要轉變觀念,不要擔心自己回答不了學生的問題而失去威信,也不要害怕學生提出的問題太難而占用課堂時間太多,打亂教學計劃,實際上,只要老師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了,學生能主動去學習,比起老師生硬地灌輸知識效果會好得多。教師應鼓勵學生敢于質疑,敢于提問,敢于不斷提出問題又學會解決問題。(2)積極引導,解決質疑問題。啟發了學生提問,接著要解決處理好學生提出的問題,如果發現學生提出帶有思考價值的問題,教師要及時給予肯定表揚;對于提得不夠好的問題,也不要責備。教師應盡量在課堂上解決好學生提出的問題,有些問題可以放手讓學生去討論交流,解決不了再由老師幫助解決。通過學生質疑、釋疑深化知識,啟迪創造性思維,激發創新意識。
四、鼓勵學生求異,培養創新意識
求異是指同一個問題從不同的方面去思考,既不限于一種思路,也不局限于既定形式,而是尋求多種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如在做練習題“在△ABC中,如果∠C=4∠A,∠A+∠B=100°,那么∠A=? ? ? ? ? ? ?,∠B=? ? ? ? ? ? ?”時,我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尋求解題方法,結果許多學生都舉手發言,說出自己獨特的思考方法,如:
(1)先求出∠C=180°-100°=80°,再求出∠A=80°÷4=20°,最后求出∠B=100°-20°=80°;
(2)先求出與∠C相鄰的外角∠A+∠B=100°,再求∠C=180°-100°=80°,最后求∠A=80°÷4=20°,∠B=100°-20°=80°;
(3) ∠A+∠B=100°,? ? ? ? ? 解得? ?∠A=20°,
∠A+∠B+4∠A=180°,? ? ? ? ?∠B=80°.
答案出來后,不管對與錯,教師都不先下結論,而是把它們寫在黑板上進行對比,再把本題思路慢慢分析給學生聽,讓學生自己去判斷對與錯,這樣學生明白思路后,自己做的對不對便迎刃而解了。如果教師只是拘于書中的一種解題方法,肯定會扼殺學生的創新意識,更談不上培養創新能力了,所以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暴露和展示思考問題的過程,不拘一格,鼓勵學生標新立異,發表獨特見解。
五、增強課堂練習的開放性,培養技能,發展能力
課堂上設計開放性的習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技能,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要使學生會創新,設計課堂練習時,教師要注意以下三點:(一)要在加強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練習的同時,精心設計一些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的習題和形式新、入口寬、解法活的開放題。(二)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放手讓學生自己來設計練習。(三)在做課堂練習時,可利用小組討論交流方式學習,加強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的多向交流,形成一種人與人之間相互作用的情境,使學生的生命潛力得到有效開發。通過開放性練習,培養學生技能,發展學生創新能力。
總之,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涵,更是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我們應抓住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創設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教學情境,鼓勵學生質疑、求異,進行知識間的轉化,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