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瓊,劉東亮,蔡繼銳,楊光,金鵬
(河南省漯河市中心醫(yī)院 心血管內科,河南 漯河 462300)
心力衰竭是多種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的嚴重階段,給人類生命和健康帶來嚴重危害,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呼吸困難、水腫和體力活動受限,臨床上常根據射血分數(EF)將心衰分為EF 保留型心衰、EF 減低型心衰[1-2],不同類型的心衰,機體中相關的生物學指標,如C 反應蛋白、血漿氨基末端B 型利鈉肽前體(NT-proBNP)等水平并不一致,其針對性治療方案亦有所區(qū)別[3]。肺超聲通過觀察血管外肺水評估疾病,肺部不再是超聲檢查的盲區(qū),在心衰鑒別診斷中意義重大[4]。為此,研究者以89 例心衰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肺部超聲的疾病鑒別意義,并探討肺超聲指標與LVEF、NT-proBNP 相關性,加深對疾病的認識,現(xiàn)報告如下。
以2018 年3 月至2019 年11 月河南省漯河市中心醫(yī)院確診為心衰患者89 例為研究對象,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如下:①患者均確診為心力衰竭,且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NYHA)心功能分級為Ⅱ~Ⅳ級;②均進行肺部超聲檢查,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繼發(fā)性急性冠脈綜合征、重癥心肌炎、活動性心內膜炎等引起的心力衰竭;②處于失代償期且未達到臨床穩(wěn)定的標準;③合并其他系統(tǒng)性疾病,如血液系統(tǒng)疾病、慢性貧血性心臟病、內分泌及代謝性疾病等導致的慢性心力衰竭;④合并惡性腫瘤、肝硬化及腎功能不全、感染性疾病等。本研究已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入組患者均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
采用病例對照研究形式,按照LVEF 是否>45%分為HFREF 組(射血分數下降型心衰,LVEF≤45%,44 例)及HFPEF 組(射血分數保留型心衰,LVEF>45%,45 例)。HFREF 組中男26例,女18 例;NYHA 心功能分級為Ⅱ級18 例,Ⅳ級26 例,其中擴張型心肌病17 例,冠心病15例,高血壓心臟病11 例,心肌致密化不全1 例。HFPEF 組中男24 例,女21 例;NYHA 心功能分級為Ⅱ級16 例,Ⅳ級29 例,其中擴張型心肌病20 例,冠心病13 例,高血壓心臟病9 例,肥厚型心肌病3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患者均進行肺部超聲檢查,檢查步驟如下:采用飛利浦CX50 床旁超聲診斷儀,頻率為1~5 MHz,相控陣探頭M5S,囑患者平臥位,將探頭置于肋間隙,先掃查前胸壁,觀察有無氣胸,然后掃查前胸壁至側胸壁,觀察有無胸腔積液和肺病變,再略微抬高患者同側身體,盡可能向背部掃查。采用8 分區(qū)法觀察,將每側胸壁分為4 個區(qū),兩側一共8 個區(qū)域。采用飛利浦CX50 床旁心臟超聲診斷儀進行心臟超聲檢查,計算左室射血分數指標(LVEF)。
觀察兩組肺超聲指標中的彗星尾征(B 線),B 線評分法如下:無B 線計0 分,1 條B 線計1分,直至4 條B 線,如B 線融合占50%屏幕,可計分為5 分,B 線融合占75%屏幕計8 分,占滿屏則計為10 分。記錄兩組的LVEF 指標,同時采集患者空腹外周靜脈血,應用美國ROCHE 公司生產的Elecsys 2010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離心處理,采用雙向側流免疫法測定血漿NT-proBNP水平。
采用SPSS 21.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對1≤T<5 者采用連續(xù)校正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HFREF 組的B 線條數高于HFPEF 組,LVEF則低于HFPEF 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肺部超聲指標及心臟超聲指標比較 ()

表1 兩組肺部超聲指標及心臟超聲指標比較 ()
正常人的肺超聲影像學圖中可見A 線(超聲垂直投射于胸膜-肺表面出現(xiàn)混響偽像,表現(xiàn)為等距排列的多條回聲,且強度依次遞減,又稱為水平線),與胸膜平行、等間距,且呈逐漸減弱趨勢,偶見自胸膜發(fā)出與胸膜垂直的彗星尾征,向遠處延伸。但僅出現(xiàn)在側胸部最后一個肋間,一個掃描切面不會出現(xiàn)3 條B 線。圖1B 患者B 線間距3 mm 或更小,其CT 片還可見毛玻璃樣改變,表征肺泡性肺水腫;圖1C 患者的B 線間距為7 mm,由增厚的小葉間隔導致,表征間質性肺水腫,均伴有少量胸腔積液,在檢查側胸、背部探查,HFREF 組患者均可探及,敏感性為100%,顯著高于HFPEF 組的敏感性86.67%(39/4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348,P=0.037),且HFREF 組13 例患者還可見支氣管征象。

圖1 肺超聲B 線影像學特征
HFPEF 組患者平均NT-proBNP 為(2.33±1.27)pg/mL 低于HFREF 組的(5.64±1.63)pg/mL,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0.670,P=0.000)。
以心衰患者為研究對象,顯示患者肺超聲中B線條數與患者的LVEF、NT-proBNP 水平均呈正相關,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r=7.367、6.548,P=0.012、0.035)。
正常肺實質主要由空氣構成,阻礙聲波傳播因而不會顯示肺實質,肺超聲的原理在于利用超聲的物理性和肺組織聲學性質特點[5],在超聲射入體內后由表面到深部,經不同聲阻抗和不同衰減特性的器官組織構成超聲圖,但限于軟組織的聲阻抗遠大于氣體,檢查中易出現(xiàn)強反射導致肺組織無法顯影,但肺超聲在心衰診斷中得以廣泛運用[6-7]。心衰患者因肺組織內液體量明顯增加,當液體聚集在肺間質內形成間質性肺水腫,此時應用超聲圖,因肺水腫會提高超聲的通透性,在圖像上出現(xiàn)垂直于胸線并延伸至屏幕底部無衰減的高亮條形影,即本文研究的重點指標—B 線[7]。除肺部超聲外,心衰的診斷還依靠生物學指標、心臟超聲檢查等,并根據超聲檢查指標LVEF 評估心衰類型,血漿NT-proBNP 水平的同樣反映心衰的嚴重程度[8]。故研究者猜想,心衰患者肺超聲指標(B 線)是否與機體的LVEF、NT-proBNP有一定聯(lián)系?如三者間有某種關聯(lián),那么臨床在進行心衰分類及預后評估可優(yōu)先分析上述指標,再結合其他實驗室指標進行全面評估。基于此,研究者選取89 例不同類型的心衰患者為研究對象,并根據LVEF 分組,顯示不同組患者的B 線存在較大差異,HFREF 組B 線條數較高,比較二者的肺超聲圖像,并選取年齡相仿、肺部健康者的超聲圖對比,顯示正常者的超聲圖特征為A 線,即使偶有B 線出現(xiàn),但一個掃描切面不會出現(xiàn)3條B 線[9-10];HFREF 患者的B 線則較為明顯且間距較長,表征間質性肺水腫,均伴有少量胸腔積液,肺超聲探查積液的敏感性為100%,嚴重者還可出現(xiàn)“支氣管征象”[11]。而HFPEF 患者的表征肺泡性肺水腫,探查胸腔積液敏感性86.67%,該組患者的血漿NT-proBNP 水平亦低于HFREF 組。研究者分析,HFREF 患者由于心臟收縮功能受損,每搏量減少,左室舒張期末壓力增高,心室容積擴張導致心肌受牽張刺激,分泌NT-proBNP;且有文獻[12]顯示,NT-proBNP 水平與心衰嚴重程度有關,可作為評估病情的指標之一,但無法準確評估心衰類型,因此還需結合其他指標。本研究尚未驗證這一論點,但初步認為HFREF 患者的NT-proBNP 水平高于HFPEF 類型,且B 線與LVEF、血漿NT-proBNP 水平均呈正相關。
綜上所述,肺超聲作為一種新穎、可靠且無創(chuàng)的檢查方法可廣泛運用于心衰的檢查及評估中,有助于心內科醫(yī)師疾病的診斷,但B 線系肺間質水腫造成聲波增減差而成像,肺炎、肺間質性疾病患者亦可出現(xiàn)此類征象。為此,還需密切關注患者的LVEF 及血漿NT-proBNP 水平變化情況,有助于疾病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