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敬芬
(安陽市婦幼保健院 兒科,河南省 安陽市 455000)
因發育程度差異,嬰幼兒氣管、支氣管管腔狹窄且彈性較差,黏膜柔軟且血管豐富,加之免疫能力尚處于較弱狀態,在發生細菌、病毒等病原體感染后有發展為肺炎的風險;肺部感染后氣道內必定會形成較多的分泌物,患兒氣管內絨毛難以推動黏稠的分泌物,以及自主咳嗽能力較弱,久而久之堵塞呼吸道,刺激機體炎性因子大量激活致使炎癥反應調控失常,患兒肺功能受損,病情進一步加重形成重癥肺炎[1]。積極改善重癥肺炎患兒肺功能是疾病控制的重要目標,鹽酸氨溴索是常見的止咳化痰藥物,有學者[2]認為在該類患者的治療中輔助應用低分子肝素可提高療效。本文旨在探討低分子肝素與鹽酸氨溴索聯合治療嬰幼兒重癥肺炎后對潮氣呼吸功能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將2018 年2 月至2020 年3 月安陽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140 例重癥肺炎患兒以分段隨機法進行分組,觀察組、對照組各70 例。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如下:①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對于嬰幼兒重癥肺炎的診斷標準[3];②對實驗用藥耐受良好;③年齡小于12 歲。排除標準:①合并肺結核、哮喘等呼吸系統疾?。虎诿庖呷毕菪约膊 ⒛到y疾病;③先天支氣管發育異常或肺發育不全;④其他類型肺部感染。觀察組中男40 例,女30 例;年齡4 個月~9 歲,平均(5.6±1.0)歲;病程2~21 d,平均(8.9±1.1)d。對照組中男43 例,女27 例,年齡5 個月~8 歲,平均(6.0±1.4)歲;病程3~19 d,平均(9.0±1.5)d。兩組基礎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入選的140 例患兒入院后均行常規治療,對照組患兒給予鹽酸氨溴索霧化吸入:氨溴索30 mg+0.9%生理鹽水5 mL 混勻,單次霧化時間為10 min,1 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用藥基礎上予以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每日總劑量1 mg/kg,分4 次完成注射,用藥2 d 后評估病情,若病情好轉則每日總劑量減半,注射次數不變。兩組患兒治療時間均為1 周。
治療有效性評價:患兒相關癥狀、體征在療程結束后2 d 內顯著改善,且1 周后胸片復查結果顯示正常者為顯效;癥狀、體征明顯緩解時間在療程結束后5 d 內為有效;在5 d 內癥狀、體征未出現改善或加重,同時胸片復查提示肺部陰影未見縮小吸收,病程累及超過10 d 為無效,總有效性=(顯效+有效)/總例數×100%。應用肺功能儀進行潮氣呼吸功能檢查,按照操作流程完成檢測,本次選入的功能指標為呼吸頻率(RR)、潮氣量(TV)、吸氣時間(Ti)/呼氣時間(Te)、達峰時間比(TPTEF/Te)、達峰容積比(VPTEF/Ve)、呼氣峰值流速(PEF)、呼吸氣中期流速比(TEF50%/TIF50%)。
數據錄入均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治療有效性屬于二分類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進行χ2檢驗。潮氣呼吸肺功能指標為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治療前后數值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治療后組間各數值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結束后觀察組患兒治療有效性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944,P=0.047)。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有效性比較 (n=70)
治療干預前,兩組潮氣呼吸肺功能指標測量結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肺功能均出現改善,RR、PEF 均低于治療前,TV、Ti/Te、TPTEF/Te、VPTEF/Ve、TEF50%/TIF50%均高于治療前,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改善程度更加顯著,以上各指標與對照組相比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潮氣呼吸肺功能相關指標比較 (n=70,)

表2 兩組潮氣呼吸肺功能相關指標比較 (n=70,)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重癥肺炎患兒肺組織出現病原體入侵及炎性反應后可產生一系列的炎癥改變,肺泡內滲出物逐漸增多且透過肺泡壁向周圍蔓延,感染進一步擴散,支氣管部分或全部阻塞后發生肺水腫或肺不張,病情進展迅速且隱匿,治療難度大、病死率高,因此有效清除患兒氣管、支氣管內分泌物對病情控制有重要的積極意義[4]。鹽酸氨溴索是呼吸內科較為常用的祛痰藥,制劑種類多,其中注射液制劑既可靜脈用藥又可霧化吸入式用藥,為臨床使用提供了多樣選擇性,鹽酸氨溴索能夠加快呼吸道內分泌物溶解進程,減少粘稠分泌物及粘液在氣道、支氣管內滯留時間;能促進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的分泌,進一步潤滑呼吸道、促進呼吸道內纖毛運動強度,加速痰液的排出[5]。同時呼吸道內黏膜上活性物質的增加能起到保護呼吸道的作用,從而降低痰液粘滯度,促進痰液咳出,能將痰液中呈酸性的粘多糖纖維進行裂解,抑制粘多糖對支氣管腺體、杯狀細胞的合成作用,肺泡、支氣管、氣管黏膜腺體中的粘液細胞經受刺激后分泌小分子粘蛋白,此類粘蛋白粘滯性較低,對痰液的粘稠度、粘痰的形成等均有抑制效果[6];加之,氨溴索對支氣管的皮纖毛排送能力、運動頻率有極高的提高能力,能減少纖毛、粘液之間的吸附、黏合,利于痰液的排泄,進而能有效的協助患者排除痰液,避免因痰液長時間積存于肺、支氣管內導致的肺內感染及感染后難愈性,改善呼吸狀態與缺氧狀態,減輕肺組織的炎性刺激。
隨著臨床對重癥肺炎及自由基的持續深入研究,認為兩者間存在一定關聯[7],重癥肺炎患兒存在氧自由基清除、產生動態平衡失調,氧自由基生成增加且超過機體清除能力,剩余氧自由基將生物膜中的不飽和脂肪酸過氧化,導致其結構及功能破壞,作用于肺內細胞則進一步加重肺功能的損傷,肺臟細胞脂質過氧化損傷程度與患兒病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8],因此控制體內氧自由基水平對病情控制及改善是有益的。低分子肝素是傳統的抗凝劑,除強大的抗血栓功效外還能促進血管內皮細胞釋放超氧化物歧化酶,提高機體的抗氧化防御機制,減輕氧自由基對肺細胞、細胞膜結構的損傷[9-10],進而減輕肺生理功能的損害。同時,低分子肝素刺激纖溶酶激活物的釋放,調整已發生損傷的肺臟血管局部凝血因子分布狀態,阻礙血栓形成、保護血管內皮細胞功能及微循環[11],進而利于血管通透性的維持及肺的供血供氧。
本研究利用治療前后潮氣呼吸肺功能的改變評價治療方案的優劣,潮氣呼吸肺功能測量前后無需患兒特殊配合,能無創、安全、有效的評價呼吸功能。兩組潮氣呼吸肺功能相關指標比較顯示對照組經氨溴索治療后呼吸功能發生改善,但組間比較結果提示觀察組患兒支氣管、氣管阻塞情況明顯改善,肺功能逐漸好轉。兩組治療有效性比較結果提示觀察組治療有效性優于對照組,說明在鹽酸氨溴索治療重癥肺炎基礎上輔助應用低分子肝素能減輕肺組織炎性反應,保護患兒肺功能,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在重癥肺炎患兒的治療中采用低分子肝素、鹽酸氨溴索聯合用藥是可行的,能改善潮氣呼吸肺功能、提高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