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小鹿

很多人有古鎮情結,我也有。近日,看了林帝浣編著的《中國最值得拍攝的50個絕美小鎮》,興趣點竟然從古鎮挪到攝影上了。這本書介紹了許多攝影的實用技巧,雖然已經出版幾年,但仍然廣受喜愛旅游和攝影的朋友喜歡。
關于拍攝時間。小林在西塘為了拍當地人用蜂窩煤燒開水的鏡頭,早晨天未亮就起床了。剛出來的太陽形成完美的逆光,把炊煙勾勒得格外清晰。晚上,等游客散盡,西塘恢復了本真的寧靜。此時再去拍照,街燈和燈籠將青石板地染得暖紅,一張夢幻而溫暖的圖片就出來了。
拍攝天氣也有講究。暴雨前,烏云滾滾,可以拍出與眾不同的氣場。下雨時拍攝,能夠體驗不同快門速度對雨絲成像的不同,是一種樂趣。秋天霧起,去拍古鎮的湖水,濃霧產生虛幻、神秘、幽靜的氛圍。淺淡的薄霧可以得到較好的空氣透視感。或是等到下雪時,潔白覆蓋大地,呈現出簡潔干凈的畫面。
假如要去江南古鎮,最好等到梅雨時節。濕潤的石板路和石橋,才能最大程度凸顯江南的氣質和情調。若要去霞浦看灘涂潮汐,最好等到退潮之后,這要根據農歷來計算潮水的漲落。
很多古鎮乍一看差不多,其實不然。拍攝道具選得好,可以營造出照片的獨特感。比如拍一拍城市里很難見到的蜂窩煤、打米機、黃銅手爐、臨水小酒館、鄉村理發店、雞貓狗、古鎮宴席、美人靠、老茶館……或者將當地美食攝入鏡頭,貴州威寧的臘豬腿火鍋、廣東外伶仃島的手工蝦米作坊、東北雪鄉的凍柿子……
色彩也重要。古鎮大多白墻黛瓦,色調黑、灰、白,拍攝時最好能尋找點冷色調,起到為圖片點睛的作用。一把雨中的紅傘、河邊的藍衣老人、山間的紅衣少年,一點點亮色,足以提高一張照片的溫度。
人物始終是照片的靈魂。深入當地文化,和當地人多溝通交流,可以加深旅行的感受。蘇州山塘街的評彈演員、昆山錦溪鎮穿藍印花布衣的船娘、山西平遙城墻下的社戲、湖南安仁老茶館里摸麻將的老人家,甚至山西絳州城的淘糞工……將他們融入照片中,就能增添故事感。
林帝浣說:“旅行攝影,不一定全要拍攝宏大的景,一個細節有時也能表達旅行的感受。”深以為然。關注細節,需要旅行者認真觀察,切勿走馬觀花。舊臉盆里的小蔥,屋檐下掛著的魚干,陽光里的米缸、竹籃,家門口發呆的狗,廚房里的炊煙,斑駁墻上錯落有致的窗戶……都可以成為鏡頭里無言的講述者。
喜歡古鎮的人,都是迷戀往事的人。行走在古鎮,帶上眼睛和鏡頭,細細品味,轉角之處,你就能邂逅一段美麗的“從前慢”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