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福建省中等職業學校進行學業水平測試的大背景下,如何通過各項策略來提升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質量,是目前急需認真研究的課題之一。本文基于中等職業英語教學的大背景,對傳統的中等職業學校英語學科教學和學業考試下的英語教學在課堂教學和課后管理方面進行對比研究,探討中等職業學校實施學業水平考試背景下英語教學改革的策略。
【關鍵詞】 中職學業水平考試;教學模式;量化管理;教學過程管理
【作者簡介】鄭靜(1983.04-),女,漢族,湖南衡山人,福建工業學校,英語高級講師,教育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根據福建省教育廳印發的《福建省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試行)》和《福建省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試行)》(閩職教成(2016)56號),2017級中職學生要參加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業水平考試,考試包括公共基礎知識(語文、數學、英語、德育和計算機一共五門課程)、專業知識和技能考核三個部分。通過我省在中職學業水平考試的全面推進,公共基礎學科不論在政策上得到重視,課時上都得到了充分的保證。中職學校重專業技能、輕基礎教育的局面得到了改變,隨著這種改革的深入,對基礎學科的教師的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等職業學校進行學業水平考試的大背景下,中職英語教師針對新的改革都做出了大量的教學研究和調整,但是在教學中依然存在著各種問題,亟待解決。本文筆者重點分析傳統中職英語教學的特點和中等職業學校學業水平考試要求下的中職英語教學的區別,并針對性地提出了與之相關的教學策略調整,希望對中等職業學校學業水平考試環境下的中職英語教學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一、中職英語教學背景
一方面,英語學科在中等職業學校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近十年來我國非常重視發展職業教育,“動手實踐”“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各種重視動手能力的創新的職教理念深入地在中等職業學校得到推行,因此中職學校教學改革更重視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在某種程度上弱化了語數英等文化基礎課程的教學的重要性。盡管中職學校語、數、英等公共基礎課程有教育部統一制訂的教學大綱,但是教學評估中很少有專門針對英語的統一規范的教學質量評估,中職英語教學沒有統一的考核評價體系和考核依據,任課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無法評估,因為中職英語缺乏考核的依據,也就導致了教學人員沒有相應的規范、目標和壓力,從而教師的教學沒有成就感和目標感。另一方面,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對英語不夠重視,英語基礎相對薄弱,學習態度不積極,也影響了教師的教學熱情。因此,中等職業學校的基礎英語的教學效果不是很明顯,與福建省現在推行的中等職業學校英語學業水平考試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
二、傳統的中職英語和福建省學業水平考試下的中職英語在教學方面的區別
1.教學內容的區別。傳統的中職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因為沒有統一規范的評價標準,因此課堂教學側重于完成基本的教學目標,而對于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核心價值觀、人文性的培養很少,從而導致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甚至由于中職英語的教學內容過于沒有貼近生活引起共鳴而使得學生產生對英語的抵觸感。更談不上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和對文化多樣性和不同國家思維方式的理解,以及堅定的文化自信。而目前推行的中等職業學校學業水平考試下的中職英語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在職場的英語語言溝通、對中西文化思維方式差異的理解、對中華優秀文化的深刻認知和中文企業文化的客觀理解,能自主學習。因此,教學內容在主題上更貼近自我、社會與自然,與學生目前的生活、學習、未來職業發展息息相關。而且在語篇上形式更多樣,包含記述類、說明類、應用類和議論類等,可以滿足學生對主題意義的積極探究,更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
2.語言學習策略方面的區別。大部分傳統的英語課堂語言學習策略比較單一,主要側重構詞、分類、聯想等認知策略來理解英語學習的內容,而學業水平考試要求下的英語教學更側重于多元的學習策略,需要學生具備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交際策略、情感策略的多元配合,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通過多渠道查找英語學習資料、監控學習計劃實施過程、能注意中外交際的習俗差異、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主動參加英語實踐活動、有合作意識、愿意分享資料。在教學中,教師會更重視語言學習策略和語言技能策略的培養,引導學生發展各種學習策略,使其提高自我學習的能力,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
三、中職學業水平考試情形下中職英語教學改進的對策
1.中職英語教學實施與學考背景相符合的教學模式。學業水平考試下的中職英語教學應該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思政任務,在語言教學任務中,教師應該關注教學內容的核心價值,充分發揮英語課程的育人功能,幫助學生對中文優秀文化進行正確認知,拓寬國際視野;開展活動導向教學,落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領會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根據教學目標,整合教學資源,設計符合學生實際,操作性強的教學任務,開展活動導向教學。引導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解決實際問題。鼓勵學生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在真實的情境中應用英語,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能力;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和個體性,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整合課程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選擇,讓學生體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
2.課堂和課后教學進行量化管理。以我校選取的中職英語(基礎模塊)(一、二冊)為例,這套教材共有16個單元。我校的做法是對每個單元的教學內容進行了量化安排,每個單元課堂教學聽說模塊(詞匯理解、語法應用、交際對話)讀寫模塊(閱讀理解、應用寫作)各安排3個課時,單元測試(根據學業水平考試編寫的單元試卷)2個課時,這樣每個單元需要8個課時。由此,16個單元剛好需要128個課時,這完全符合中職英語教學大綱對英語基礎模塊的最新要求。并且在課后利用網絡平臺,如我校構建了學習通英語教學平臺,完善了本門課程教案、章節、資料、作業庫的構建,因此通過線上平臺每次課會相應發布統一定量的與學業水平考試相符合的習題,例如,每次課后會通過學習通平臺發布統一編寫好的語法練習10題、詞匯練習10題、情景交際10題,閱讀理解一篇、應用寫作一篇。這樣學生通過課上和課后的量化教學管理,會有一個清晰系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進度。
3.優化英語教學評價體系。評價是英語教學的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是引導、監控、診斷教學目標的保障。英語教學的評價體系應該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著重評價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并采用科學的評價方式,對教學過程進行有效的監控與反饋,對教學過程進行適時檢測,不斷完善課堂教學,促進教學效果。
(1)建立反映英語核心素養的教學評價體系。該體系主要從學生的職場溝通、思維差異感知、跨文化理解和自主學習等英語核心素養四個維度進行科學數值化的監測。
(2)建立英語課程的多元化評價體系,實施教師評價、學生評價、社會評價的多元化評價體系。根據每節課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和思政目標設計了三個可以實際評分操作的評價表,分別是由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進行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評價,形成了學生的過程評價材料,這樣可以監測英語教學過程,及時地對英語教學進行調整。同時,配合每個月一次的水平模擬測試,形成結果性評價,這樣基于核心素養的教學評價為主,終結性評價為輔,既關注了過程又注重了結果,達到了多元化科學的評價學生學習的效果。
(3)重視學業質量為依據的學業水平評價,根據福建省英語學業水平考試的評價結果分析本校學生英語學業水平,反推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在后續的英語教學中進行調整和改進,幫助學生提高英語核心素養和促進英語水平的全面發展。
4.優化中職院校英語師資力量配置。提高中職院校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關鍵還在于優化中職院校的英語師資力量。首先,要讓教師對于《學業水平考試大綱(2020級)》及《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標準》進行深入和細致的研究,并加強培訓。其次,要優化學業水平考試下中職院校的英語教學的硬件、軟件設備,使學生更加便捷的環境中搜索和使用英語學習所需要的各種資源,以提升自己的英語核心素養,拓展國際視野,并能夠在英語學業水平考試中取得理想的成績。再次,要優化數字化資源,優化學校網絡資源,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用信息化的手段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學習英語的需求,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綜上所述,在英語學業水平考試的大背景下,職業院校要重視英語等基礎公共科目的教學改革,爭取讓學生在全省學業水平考試中獲得理想的成績,使他們具備升學或就業的英語綜合能力。這不僅需要中職院校領導注重英語教學的師資力量的優化,也需要英語教學者積極學習新的教學觀念,調整教學模式,進行量化管理,優化教學評價體系管理,更需要中職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去探索英語學習內容,提高對英語學科的興趣和重視。中等職業學校學業水平考試下,中職英語教學的創新和改進對提高中職英語教學水平和效果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柴永生,戴樂軍,喻小琴.江蘇中等職業學校學業水平考試分析研究[J].江蘇教育研究,2020(3):70-74.
[2]胡潔.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業水平測試試點工作的行與思[J]. 2015(36):47-51.
[3]周樂山,蘇婭.江蘇省中等職業學校學業水平測試工作的應對策略[J].江蘇教育研究,2016(36):57-60.
[4]柴永生,戴樂軍.江蘇省中等職業學校學業水平考試標準化命題實踐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9(35):24-25.
[5]楊曉寧.淺析中等職業學校專業基礎課學業水平考試——以江蘇省徐州醫藥高等職業學校為例[J].各界,2018(20):123-124.
[6]牛森.提升職業學校學業水平考試成效的實踐研究——以江蘇省徐州醫藥高等職業學校為例[J].各界,2018(20):108-109.
[7]楊淑玲.基于中職學業水平考試的計算機教學改革的思考[J].新校園(中旬報 ),2017(7):75.
[8]肖曉.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習特點研究[J].綠色科技,2018(13): 316-318.
368850033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