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瓊
摘要:目前來看,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已進入新的階段,同時,我國也開始朝資源節約型以及環境友好型的方向發展,盡管在發展過程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目前來看我國經濟建設理念的創新研究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對于企業發展而言,環境審計是對企業環境責任履行情況的有效監督手段,現階段我國相關理論研究正在逐漸深入。環境責任審計與傳統的物本審計存在較為明顯的區別,環境審計更加關注企業的環境責任行為動機。基于此,文章嘗試對行為導向的企業環境責任審計模式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行為導向;企業環境;責任審計;模式分析
環境以及自然資源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基礎,最近幾年我國社會經濟水平不斷提升,但是對環境的污染程度也開始呈現出日益加重的趨勢,這勢必會對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產生嚴重影響。對于大型生產制造企業而言,是我國環境污染最大的制造者之一,因此,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在提升自身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要注意對環境問題進行考慮,主動承擔起環境保護的責任。近些年來,我國雖然也出臺了一系列文件要求企業方面重視環境保護工作,但是從實際落實執行的情況來看,效果甚微。目前來看,我國很大一部分企業的環境信息存在格式不規范以及缺乏真實性的情況,這也使得企業的環境信息披露更加傾向于對企業有利的方向,對公眾存在一定誤導。因此,今后應該進一步強化企業環境責任意識,從而使得社會公眾的利益得到保證。
一、一般審計模式缺陷簡析
(一)財務導向環境審計模式缺陷
對于財務導向環境審計模式來說,其與財務報告審計相類似,功能性方面也有很多相似之處,主要是以分析與環境有關的財務信息作為信息分析的切入點,以此來追蹤到企業在以往經濟活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從而實現對企業經濟活動與環境之間的關系進行探索,最終提出一些列具有合法性、真實性的審計意見。對于這種環境審計模式來說,其主要缺陷體現在對財務結果進行審計的過程中,沒有充分考慮到企業環境責任行為動機以及行為過程,還是將傳統的物本審計理念作為主要審計依據,使得企業污染問題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披露。
(二)制度導向環境審計模式缺陷
對于制度導向環境審計模式來說,其審計重點在于對被審計企業環境管理內控制度的審查,從而實現確定被審計企業的環境管理系統是否健全,以此作為依據,發表相應的審計意見。對于此種審計模式來說,其主要缺陷體現在審計工作展開過程中涉及企業環境行為過程的內部環境,但是審計重點往往只是對設計單位內控制度的考量,導致審計較為片面,并沒有真正關注到企業內部環境責任的落實情況。
(三)項目導向環境審計模式缺陷
對于項目導向環境審計模式來說,主要是對被審計單位對環保項目立項、設計以及招標實施的情況進行跟蹤審計,在進行審計目標設定的時候,主要重視對資金以及建設質量的審查,一旦發現違規違法現象,會及時提出相應的審計建議。對于此種環境審計模式來說,其缺陷主要體現在兩方面:首先,此種審計模式只能是對環保項目的實施全過程進行審計,并非企業環境責任行為;其次,此種審計模式主要是在項目實施的事前、事中以及時候來對財務方面的行為結果進行反映,仍然是將財務審計放在第一位,并沒有對企業環境責任行為給予充分關注。
(四)問題導向環境審計模式缺陷
在問題導向的環境審計模式中,主要是對審計單位存在的重點問題進行審計,并對問題進行分析,并針對相應單位在審計管理方面存在問題的地方提出針對性的建議。針對這種審計模式,其主要的缺陷在兩方面:首先,這種審計方式依然是對企業環境行為的結果進行審計分析,對于企業環境行為實施的原因并沒有分析,而且這種審計方式中尋找問題原因的方式是依靠分析數據以及評價環境制度內控等,在這樣的審計工作中,還是將物作為中心實施工作;其次,這種審計方式是在出現問題之后單位才開始進行反思,對造成的后果進行彌補,但是如果單位的動機和實施的過程能夠被關注到,就可以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做到防范工作,避免污染情況的產生。而且在這種審計方式中是對已經產生的污染事件進行審計,其中涉及到的內容也非常復雜,需要實施人員要有較強的專業技術能力,所以工作實施的難度也比較大。
二、在企業環境責任審計中采取行為導向審計模式的優勢
(一)加強對審計對象行為的分析
在一般的審計行為中,很少有對環境責任的行為進行分析的,但是行為導向的企業環境責任審計模式中,就可以解決一般審計模式中的這個缺點。在行為導向的審計模式中,其審計工作實施的重點就是對行為進行分析,分析審計對象的本質,也就是環境責任行為,這樣的審計工作會更加的科學合理,更有利于審計工作效果的提升。
(二)提升環境責任履行情況評價的準確性
在一般的審計工作中,都只是對環境行為的結果進行了解,這樣的審計工作存在很強的片面性,這樣的審計行為只能對財務以及經濟活動發表一定的看法和建議,并不能直接對審計實施的范圍進行直接的建議,這樣的審計工作中,委托方的要求也不能完全得到實現。在行為導向的審計工作中,能夠對企業環境責任中的行為以及實施動機進行分析和研究,也就是對行為實施的過程進行評價和測試,并且在保證對行為進行評價的基礎上對行為實施的結果進行審查。這樣的審計工作不僅能夠準確的評價企業環境責任的行為結果,還能對企業產生這種行為結果的原因進行分析,這樣的審計模式完成的工作更能滿足委托方的要求。
(三)為委托單位創建更好的解決措施
在行為導向下的企業環境責任審計工作,會對企業中實施行為的動機、過程以及最終的結果進行分析,并且還對產生這種結果的原因進行追溯,找到最終原因并形成相應的報告。在這樣的審計工作中,不僅能夠將企業環境中責任履行的實際情況進行闡述,同時還能闡述出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以及提供相應的解決措施,讓企業針對這種現象進行改進。在這樣的審計工作中,審計工作的職能職責得到了擴充,保證委托單位更好的解決問題。
(四)得到更科學合理的評價結果
任何行為在產生前都會受到動機的影響,但是動機會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響,在動機不同的情況下,實施行為的過程也會產生很大的差異性,也會影響企業是否會對一些不好的環境信息進行公布。在一般的環境審計工作中很難高質量的保證工作實施的質量,但是在行為導向的審計中,可以對企業環境責任的動機以及過程綜合性的進行考慮,這樣也就能夠得到更科學有效合理的結論。
三、影響企業環境責任行為動機的驅動因素
(一)內部驅動因素
內部驅動因素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即企業規模以及行業類別。首先,企業規模。對于企業而言,由于規模經濟發展理念的存在,一些規模較大的企業往往在環境責任履行方面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并且會付出更低的平均成本,更加傾向于環保設施的投資。同時規模較大的企業往往可控資源也更加豐富,這也可以為企業今后的綠色產品開發提供基本條件;其次,行業類別。對于不同行業而言,企業受到社會公眾的關注程度也是存在很大區別的,例如對環境污染程度較高的重工業企業而言,新聞媒體以及社會人士對其與環境之間的關系關注度更高,這樣也使得企業方面更加重視環境戰略發展策略的制定。
(二)外部驅動因素
外部驅動因素主要包括政府規制引導以及市場需求。首先,政府規制引導。政府與企業之間的關系意識是促進行業發展的關鍵,我國政府出臺的環境法律法規是一切環境行為展開的具體依據,對人和行業的企業生產以及發展都具有指導作用。最近幾年,我國先后頒發了《清潔生產促進法》以及《大氣污染防治法》等相關環境法規;其次,市場需求。企業環境責任的履行是其在先進市場環境下發展的關鍵,主要是為了滿足市場對綠色產品以及綠色投資的需求。
四、行為導向的企業環境責任審計模式實施
(一)確定審計重點
審計人員要根據現階段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來對企業環境責任行為的缺陷進行明確,以此來判斷企業是否存在重大環境責任行為缺陷。一般情況下,對于企業的非重大環境責任行為缺陷來說,對企業正常運轉發展的影響并不明顯,例如,沒有及時關閉電燈等日常能源設備以及打印機紙張是否重復利用。而對于重大的環境責任行為缺陷來說,往往對企業的發展會產生嚴重影響,例如,某企業為了更好響應國家污染物排放合格率指標限制制度,企業也對自身的污染物排放情況進行了定期的檢測以及記錄,但是由于相關工作人員存在玩忽職守的情況,沒有及時對檢測數據進行記錄,這也導致企業出現了重大環境行為缺陷。因此,在展開環境責任審計工作的時候,應該注意對審計重點進行明確。
(二)編制審計計劃
具體審計計劃的編制應該根據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以及范圍來確定,從而使企業的環境責任風險可以降到最低。相關審計工作人員應該根據審計經驗來對檢查范圍進行判斷。同時,企業方面還應該積極聘請注冊會計師,制定詳細的審計程序。
(三)實施審計測試
在對企業展開環境內部控制測試的時候,主要是指注冊會計書需要對被審計單位的環境管理系統進行合理設計,并且對其進行準確評價。實施審計測試主要分為兩個階段,即符合性測試以及環境管理系統評價。要保證內部控制測試與財務報表審計的理念相符合。
(四)生成審計報告
當企業環境責任審計工作完成之后,對審計對象責任進行明確,量化描述環境責任行為。最終生成審計報告。
五、結語
綜上所述,從現階段我國企業環境責任審計工作展開的情況來看,行為導向是企業環境責任審計工作中的重點,同時也是對生產行為結果進行評價的關鍵,使得企業審計職能得到了擴展。
參考文獻:
[1]劉莉萍.行為導向的企業環境責任審計模式研究[D].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15.
[2]于丹丹.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對財務報表審計質量的影響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商業大學,2017.
[3]汪茹.行為導向的企業社會責任審計模式研究[D].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18.
[4]伍劍威.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在通信行業的研究與實踐——基于中國移動GX公司的研究[D].上海:復旦大學,2019.
[5]張立君.操作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模式研究——基于商業銀行的視角[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17.
*基金項目:廣西高校中青年科研基礎能力提升項目:智能技術在行為導向人本審計中的應用分析-以高校為例(編號:2020KY27015)。
(作者單位: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