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琳
摘要:在經濟全球化和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很多企業為了提升內部管理水平,防范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各種風險,建立了全面預算管理體系。雖然開展了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但在預算編制、執行、控制及考核等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無法充分發揮全面預算管理的作用。文章通過概述全面預算管理的相關理論,分析全面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希望可以為國有企業加強和完善全面預算管理提供幫助。
關鍵詞:全面預算管理;問題;對策
一、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概述
(一)全面預算管理的內涵
全面預算管理,其精髓是“全面”,要求預算管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即企業預算管理全員參與,業務范圍全面覆蓋,管理過程全程跟蹤,最終實現企業戰略目標。全面預算管理要求企業所有員工參與,不僅要將經營預算、投融資預算和財務預算等財務活動納入管理,還要將安全文明施工、環境保護、工程進度、客戶滿意度等非財務指標納入預算管理考核與評價。
(二)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性
1. 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全面預算管理除了將戰略目標、經營目標和企業未來發展規劃有機結合起來,明確企業各部門的工作重點和經濟指標,推動企業戰略目標的有效實現外,還可以在優化企業資源配置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對企業的資源進行優化配置,避免資源閑置浪費現象,從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參與市場競爭能力。
2. 促進各項經濟業務聯動與協調
全面預算管理的整體性特征,需要用發展的眼光對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活動進行整體預測和控制,要求企業內部團結一致,各部門之間的經濟業務都要協調、聯動,充分發揮各部門和崗位的主觀能動性,共同實現企業的經營和戰略目標。
3. 為企業進行業績考核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
全面預算可以為部門、員工績效考核提供可靠的標準和參考,將企業戰略目標分解下達到各職能部門及崗位,并對其責任進行明確劃分,促進業績考核更公平與透明,戰略目標的順利實現。
4. 提高企業預算管理水平
全面預算管理通過對各項預算指標與實際情況進行對比分析,能夠及時發現管理過程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并采取措施及時進行完善,提高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水平,促進企業健康持序發展。
二、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全面預算管理是作為一種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法和體系,運用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企業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仍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一)對全面預算的重視程度不足
企業內部很多管理人員對全面預算管理中的“全面”認識不到位,認為全面預算是財務部門的職責,與其他部門無關。預算編制往往都是財務部門完成,各部門只向財務部門提供一些基礎數據。這種錯誤認識導致其他部門對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支持和配合不足,致使所編制的預算管理目標缺乏合理性和可靠性,與企業的整體戰略目標不協調甚至相違背。再者,有的企業雖然實施了全面預算管理,但是缺乏全員參與的良好氛圍。如有的員工只注重于科研、生產等本職工作,認為這是財務部門的職責,和個人無關或者關系不大,不能主動參與預算管理,導致全員參與積極性不高,影響了全面預算管理的有效實施和成效發揮。
(二)全面預算編制不合理
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涉及的大部分數據需要財務部門以外的其他部門提供。以科技型國有企業為例,預算管理除具有一般企業的共性外,還有其自身特點。如科研經費預算由各基層研發中心提出計劃,經過上級主管部門科技部(國撥項目)或者集團總公司(企業自籌)審核批準后進行編制。項目預算由各基層研究所根據技術或工程項目執行計劃進行編制等。在編制上述預算時,應根據企業自身業務特點,經充分調研后,綜合運用項目預算法、零基預算法、增量預算法等多種方法進行靈活編制。但在實際編制中,往往因預算編制方法不科學或未充分調研而使所編制的預算與實際情況出現了很大偏差。編制項目預算時,對技術工程項目執行進度估計不準確,執行中的現場費用,如人工成本、差旅費、施工材料費、運輸費、設施及搬遷費、青苗賠償費等預計不足,使預算數據和實際數據存在較大差距等,影響了管理工作質量,不能對項目實施和實現企業戰略目標提供任何幫助。
(三)預算執行與控制不到位
執行和控制是決定全面預算管理成功與否的關鍵。所編制的預算批復后就具有嚴肅性,不能進行頻繁調整。預算執行和控制不到位,就會嚴重影響全面預算管理的剛性。企業在預算執行過程中,經常不按照預算執行或者超預算執行現象時有發生。比如在承擔搶險救災等突發項目時,固定資產投資往往具有不確定性,臨時采購設備的現象經常發生。項目現場施工時缺乏預算意識,加上對實際情況估計不足,導致實際支出與預算差別很大等,從而只得進行預算調整。這些現象嚴重背離了預算管理的初衷,影響了預算管理的剛性,為企業預算完成和之后的評價和考核造成很多困擾。
(四)預算評價和考核不完善
很多企業對預算考核和評價沒有制訂統一的標準,往往只注重項目投入、產出和利潤等財務指標,對項目建設過程中的安全文明施工、環境保護、完工質量等非財務指標關注不夠,導致評價和考核機制流于形式,嚴重影響了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五)全面預算管理缺乏有效的信息化系統支持
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整個預算編制過程需要完成大量的數據處理,但很多企業在編制預算時缺乏有效的信息化系統,還嚴重依賴各種人工制表或者Excel電子表格等半自動化的形式,造成大量數據在各部門、各職工間傳輸,加大發生錯誤的幾率,降低了預算編制的準確率和科學性,影響全面預算工作順利、有序開展。
三、國有企業加強全面預算管理的對策
針對上述全面預算管理在預算編制、執行、控制和考核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困境,國有企業要努力采取措施來予 以解決。
(一)提高企業內部各部門對全面預算管理的認識
國有企業應加強宣傳教育、提高企業內部各部門及所有員工對全面預算管理的認識,可以通過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培訓、講座等多種形式使其真正認識到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從而積極參與其中。同時全面預算管理與每個部門及人員開展情況相關,企業要激發每個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每一位員工都能參與到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中來,虛心聽取職工的意見和建議,為預算編制提供可靠的數據依據,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優化資源配置、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二)提高全面預算數據的準確性
在進行全面預算編制時,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要相互溝通,有效聯動,充分做好市場調研,預計項目實施中可能發生的各種重大及突發事件,根據科研、生產經營、投融資方面的具體情況和項目實施中的投入和產出情況綜合運用項目預算法、零基預算法等的方法來規范編制預算,使各個預算數據更加貼近生產經營實際,從而提高全面預算數據的準確性,為后續有序執行奠定堅實基礎。要準確預計項目執行進度、各項目預計發生的人工成本、差旅費、施工材料費、運輸費、設施及搬遷費、青苗賠償費等各項費用,避免出現預算編制不合理、不準確而造成預算難以執行的情況,使最終預算數據更加科學合理,更好地完成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和實現企業戰略目標。
(三)嚴格執行預算
企業完成全面預算編制工作后,應嚴格執行所批復的預算,保證全面預算管理的剛性,除非發生特殊情況,預算原則上不可以調整追加。因突發事件或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等對科研、項目執行進度、完成指標等產生了巨大影響時,企業應當適時按照規定的權限和程序調整預算。同時加強預算執行控制,防止支出嚴重偏離預算,杜絕無預算、超預算支出情況和經營偏離預算軌道而失控的情況發生,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盡量減少甚至避免企業資源浪費,從而降低企業各項風險。
(四)健全預算考核獎懲機制
全面預算考核是整個企業預算管理的重要環節,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不僅要考核項目執行進度、各項投入、產出與利潤完成情況等財務指標,還要對項目實施過程中安全、文明施工、環境保護、客戶滿意度、完成質量等非財務指標進行考核與評價。企業應將這些預算指標層層細化分解,下達給各部門、各層級及所有員工。企業開展考核與評價時要堅持動態性原則,進行定期或不定期考核。期末根據預算考核與評價結果和各部門及所有員工的績效相結合,建立有效的預算考核獎懲機制,以激勵員工積極參與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最大程度發揮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作用。
(五)完善全面預算管理信息化建設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日益發展和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國有企業應當將數字信息引入全面預算管理中來。為預算管理搭建科學、高效的信息平臺,不斷提高預算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使各部門、各層級信息及時傳遞,防止人工計算與制表造成的計算錯誤和信息不對稱與滯后,促進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有序開展。企業可以將SAP等ERP企業管理軟件和OA辦公自動化系統與預算管理信息系統結合起來,實現預算管理數據信息化,與財務管理數據和審批程序進行對接和集成,加強業財融合和一體化管理,及時監督各部門、各層級預算執行情況,做好事前預算、事中控制和事后考核與評價,避免不符合預算管理要求的業務發生。
四、結語
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期的今天,全面預算管理也已成為國有企業內部全新的管理理念。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企業應針對存在的問題和困境找出正確的解決辦法,促進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科學、有序開展,達到降本增效、優化資源配置、減少浪費、降低企業經營風險,以更好地實現企業經濟目標和戰略目標。
參考文獻:
[1]王學娟.基于業財融合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思考[J].中國商論,2019(20):115-116.
[2]傅亮.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困境及對策探討[J].中國商論,2019(20):142-143.
[3]張艷.淺談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商論,2019(20):179-180.
[4]王玲.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問題及措施——以鐵路企業為例[J].中國商論,2019(19):103-104.
(作者單位:中煤科工集團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