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旭晨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企業對審計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審計質量管理是對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關鍵手段,影響著企業的經營和發展。文章概述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的管理;簡要分析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管理的問題,并做出相應的措施,保證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強化;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管理;分析;措施
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企業占據著重要地位,同時對國民經濟水平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企業內部的審計工作影響著企業經營的運行活動,決定企業產品質量的高低、優劣,控制企業內部職能的管理,是影響著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如何加強企業內部的審計質量管理工作,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一、內部審計質量管理概述
內部審計質量管理是對審計結論質量和審計工作的控制,在進行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管理中,主要包括內部審計督導、內部自我質量的控制以及外部管理控制三個方面。
(一)內部審計督導
內部審計的管理對象是審計人員和審計行為,為了有效保證內部審計督導工作的實施,需要進行全面性的管理工作。提高審計人員獨立性的管理、加強審計專家對企業工作技術咨詢和法律咨詢的管理、落實檢查監督工作的管理、對審計計劃階段到設施階段,以及后續的報告階段進行全過程管理控制、全面實施督導的管理工作。
(二)內部自我質量的控制
內部自我質量的控制,是對內部管理工作進行各級審計組織的互查、自查以及對自身進行的管理。互查管理中,為了防止審計組織內部互相包庇的行為,可建立互查制度,嚴格遵守各部門之間的互查工作,規范和控制審計組織內部的互查行為;自查管理是對各部門內部進行的審計工作的管理,需要定期對各部門進行檢查,加大對部門內部的管理工作;各級審計組織在進行自身管理時,要樹立審計人員對審查工作的責任心,規范自身行為。提高內部自我質量整體的控制。
(三)外部管理控制
外部管理控制,是指上級審計機關對下級審計機關的業務質量檢查,是各部門對審計過程的綜合性管理。
二、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管理的必要性
對于企業發展來說,內部審計質量管理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有效的內部審計質量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企業的運行,促進企業的發展。
(一)公正客觀
內部審計是一項客觀、獨立的咨詢活動,在組織定位中具有一定特殊性。加強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管理的工作,可以更好的保證企業內部的獨立性和客觀性,及時發現影響客觀公正的行為并制止,以公正客觀的角度分析并解決問題,確保審計工作的實現。
(二)降低審計風險
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的有效管理可以降低審計風險。在企業全面質量管理中,內部審計質量的管理,能夠對企業組織內部的活動和咨詢服務進行有效、充分的評價,揭示企業風險的因素,降低因審計人員做出的錯誤審計結論和意見導致的損失行為。落實糾正措施,提出審計管理的改進意見,促進企業良好發展,實現最大利益化目標。
(三)規范要求
加強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管理是遵循國家《職業道德規范》和《內部審計實物標準》的標準要求。能夠提高企業的內部審計機構的規范性,促進企業道德文化的發展,在企業審計標準統一戰線中更好的發展,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
(四)樹立形象
提高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的管理,能夠樹立企業良好的形象,改善企業組織的運營,增加企業的整體價值,有效控制審計質量,贏得企業服務對象的尊重與信任,促進企業在社會發展中穩步前進,確保企業保持良好發展趨勢。
三、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合理的管理制度
在企業管理中,企業管理部門較為復雜。企業整體的內部審計質量管理工作缺乏合理的規章制度和整體部署計劃以及統籌規劃。一方面由于審計計劃不完善,對于計劃規定的發展目標和發展方向不夠明確;另一方面,審計工作的管理模式不科學,即使制定了審計計劃,也因為對審計管理工作的規范性要求過低,導致審計工作不能得到很好的開展,弱化了企業內部審計管理的整體效果,嚴重影響企業的發展。
(二)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綜合素質待提高
在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管理中,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決定了審計質量管理水平的高低。在我國現在企業中,企業內部審計的工作涵蓋了企業經營活動的整個過程,內容較復雜。可是大部分企業的審計管理人員專業仍舊以財務專業為主,對經營管理、法律知識以及工程技術等方面的復合型人才嚴重匱乏,造成審計工作局限性較大,不利于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管理工作的開展。由于國家經濟文化的不斷發展,對于企業審計管理的工作也會不斷更新完善,但部分企業不重視對于人才專業知識的培養,系統培訓的機會較少,審計管理知識的更新速度慢,難以適應審計管理工作的需要,不利于企業發展。
(三)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管理缺乏獨立性
在企業內部進行審計質量管理時,由于部分企業沒有意識到審計管理部門的重要性,認為審計管理只是一個形式,不能確定審計部門的獨立性,導致企業內部無法公正、客觀地評價工作。盡管設立了審計部門,但對于審計部門的管理組織工作建設不理想,導致審計部門沒有實質性的作用,無法有效監督企業的發展。
四、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管理存在問題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企業內部審計管理制度
1. 項目管理制度
在項目進行過程中,規范項目的管理制度,可以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在進行審計工作前需要做好審計項目的準備工作,制定科學合理的審計方案,選擇適合的審計人員,并對審計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在項目管理過程中,對于審計質量的檢查要進行嚴格控制,確保項目在進行過程中能夠起到充分的作用。
2. 審計復核制度
對企業審計部門進行審計復核制度,對審計結果實施三級復核,保證審計結果的適當性和準確性。
3. 審計考核制度
建立審計質量考核的指標體系,反應審計質量的控制效果和審計人員的工作質量。根據企業實際發展情況進行審計考核,明確考核內容,規范審計考核制度,加大對審計人員考核的力度,保證人員質量。
4. 審計責任追究制度
在建立制度時要確保制度的實施性,設立監督機制,健全審計責任追究制度,落實制度的執行,審計結果嚴格進行控制,提高審計質量。
5. 創新審計管理制度
在實施企業內部審計管理制度的基礎上,企業應該結合自身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對審計管理制度進行創新,合理優化審計管理制度。通過對審計技術和方法的創新,堅持企業長期發展的目標,規范管理制度的標準化,落實審計管理制度的創新手段,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
(二)提高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在企業進行內部審計活動中,審計人員素質的高低決定著審計質量工作水平的高低。為了充分提高企業審計管理水平,要不斷優化審計人員隊伍,加大對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的管理和培訓。對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管理人員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審計人員隊伍的政治思想素質;端正審計工作人員的工作態度,按照企業規定嚴格執行,制定科學合理的工作制度規定,設立獎懲制度,約束審計工作人員的行為;加強審計人員的審計業務、政策法規、經濟理論等知識技能的培訓,提升審計人員的業務工作能力;強化審計人員審計質量的意識,提高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規避風險的能力,保證企業內部審計質量。
(三)提升企業內部審計的獨立性
企業內部審計管理部門的工作質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管理的質量。在企業經營發展中,對于企業內部審計管理部門的存在,需要提高部門的獨立性,發揮審計部門監管的作用。首先,樹立企業對審計工作的重要性意識,提升審計工作在企業中的地位;其次,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應站在治理的角度,對審計部門進行規劃,合理建構審計部門管理模式,由高層人員進行管理;最后,制定相應的管理規則,進一步落實審計部門在企業中的獨立性。
(四)不斷改進企業內部審計的方法,創新審計手段
在傳統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管理中,手工記錄的形式較為普遍。但隨著社會科技的發展,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的管理可以利用網絡技術進行記錄控制。結合我國國情發展,對于企業審計的方法可以引進西方發達國家的陳述審計軟件,采取適合審計工作管理的手段,對我國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管理進行創新,實現審計風險最小化和效率最高化的發展。
五、結語
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管理是企業健康發展的前提,維護企業形象,促進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本文主要簡述了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管理的概念,對內部審計督導、內部自我質量的控制和外部管理控制進行描述。分析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管理的必要性,能夠保證企業的客觀公正性、降低企業審計風險、規范審計要求、維護企業形象。提出了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管理存在缺乏合理的管理制度、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綜合素質偏低、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管理缺乏獨立性等問題,并對相應的問題做出措施,建立健全企業內部審計管理制度、提高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升企業內部審計的獨立性等,有力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宋钖.加強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管理的途徑[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9(05):198-199.
[2]李瑞.加強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管理的途徑[J].財經界,2018(05):120.
[3]劉世春.加強內部審計質量管理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21):143+161.
[4]張嵐.加強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管理的途徑[J].納稅,2018(07):132-132.
[5]潘新元.如何加強施工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管理[J].中國內部審計,2017(06):64-67.
[6]劉艷紅.加強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管理的途徑[J].財訊,2017(24):109.
[7]魏素婧.淺談加強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管理的途徑[J].現代經濟信息,2017(22):236.
[8]黃麗華.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管理研究[J].財經界,2017(06):108-109.
(作者單位:山西潞安集團公司審計監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