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現代社會下,機械制造企業業務類型不斷地增多,同時產品結構復雜,原材料、產成品種類眾多,加大了會計核算難度。由于會計核算事關機械制造企業經營業績和產品銷售定價,機械制造企業需要重視會計核算工作。當前,機械制造企業會計核算工作尚有諸多提升的發展空間。為此,其有必要構建完善的會計核算方案,科學優化會計核算工作,切實提高會計核算水平。本文主要介紹了機械制造業企業會計核算,包括會計核算內容、會計核算作用,探究了機械制造企業會計核算有效性提升策略,希望為機械制造企業順利推進會計核算工作提供一定指導,以保證其會計核算效果。
關鍵詞:會計核算;機械制造企業;提升策略;探究
引言
機械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國民經濟中的任何行業的發展必須依靠機械制造業的支持并提供裝備。目前,我國正在實施《中國制造2025》戰略,實現制造業轉型升級,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變。
在實施制造強國的戰略引領下,機械制造企業需加快推進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融合發展,發展智能裝備和智能產品,同時強化運營管理,全方位地把控發展環節。會計核算是機械制造企業需要重點把控的一項工作。機械制造企業準確地進行會計核算,就能為企業合理作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促進企業穩定發展。
一、機械制造業企業會計核算介紹
(一)會計核算內容
不同企業的經營業務存在差異,所以其經營業務所對應的會計核算內容也不盡相同。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機械制造業企業經營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業務流程分為研究設計、原材料采購、產品生產制造、銷售和服務。機械制造業企業會計核算內容主要包括材料核算、成本核算、費用核算、往來核算、銷售核算等。提高經營效益是企業重要的發展目標,為提升經營水平,獲得最大化經營效益,企業就需要做好會計核算工作,確保會計核算的科學性、準確性,提高經營資金利用率。
(二)會計核算作用
機械制造業企業經營運轉工作涉及多項內容,在經營周期內會產生各項數據,包括各種原料的采購數量、價格、總價以及生產耗材、銷售收入等,在這個過程中涉及到資金的投入和回籠,企業經營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回籠資金減去投入資金后的結果最大化。一般來說,制造企業想要實現這個目標有兩個途徑,一是提高營業收入,但在目前激烈競爭的環境下,制造企業的盈利空間被大幅縮減;二是減少投入資金,即降低企業經營總成本。在實現這個目的的過程中,企業需要獲知各活動環節的細節,管理層需要準確掌握企業經營各環節的資金投入情況,而這涉及到會計核算。準確的會計信息為管理者掌握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制定經營決策提供依據。
二、機械制造企業會計核算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基礎工作業務的規范性有待提升
在會計核算工作中,需要以數據作為參考,原始數據的主要來源為基礎資料,因此必須確保基礎資料的完整性和真實性,才能使會計核算工作順利開展。但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由于基礎工作量大,各類單據眾多,且大多采用手工操作,單據時效性差,數據準確性不高,后續復核費時費力。例如,采購業務中貨到票未到的情況,由于業務量大,采購價格未確定,庫管人員經常等收到發票后才辦理入庫單據,核算及時性和準確性差;材料收貨入庫辦理不及時,導致材料發料業務不能及時入賬,為會計核算工作帶來影響。
(二)企業對會計信息化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會計信息化建設進程緩慢
部分企業由于認識不到位、資金短缺、人員缺乏、業務鏈脫節等原因,重視盈利水平,在信息化建設中投入較少,不能實現財務與業務一體化,導致企業信息化管理建設進程較慢。部分企業管理者以及會計人員認為企業實現會計電算化就夠了,沒必要再實現會計信息化,對企業的會計信息化不夠重視。
目前,制造企業的會計核算處于從人工核算到系統核算的轉換過程,由于企業對財務信息認知不全面,多認為是采用計算機的模式開展工作便是信息化,企業內部資源難以做到共享,企業各部門數據信息難以共享,使企業生產經營產生的數據在傳輸、交流中存在一定的誤差,影響管理者的決策,同時影響企業會計核算的有效性。
(三)內部控制制度有待完善
機械制造企業內部控制對會計核算的真實和準確性會起到重要影響。若企業缺乏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會使決策、執行、監督等職能無法獨立開來,也會對其相互制約效果產生影響,易產生漏洞,出現數據造假等問題。
三、機械制造企業會計核算有效性提升策略
(一)保障基礎工作的規范性
會計核算結果的真實可信,依賴于良好、扎實的基礎工作。 企業應規范使用各類票據,無論是材料采購、收料、發料、產品完工入庫、產品發貨、銷售結算等環節,涉及到單據、發票、收據等及時辦理,歸納整理,確保原始數據的完整,這樣才能為核算人員提供真實的數據,避免遺漏某一部分內容,使核算結果失真。另外,需要建立相應的控制制度,在會計部門以及各業務部門之間形成制約作用。還可通過責任制度的建立,明確各崗位應承擔的責任,約束其認真完成崗位任務,履行崗位職責。通過工作規范確保核算的順利進行,還可通過評價制度對管理結果進行反饋。要充分發揮基礎工作的價值,還應完善監督制度。企業應成立內審部門,其工作職責主要是對考核標準等進行明確,檢查會計核算工作的質量,并將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并進行解決。企業也應加強會計核算人員管理,通過考核等方式裁減不合格人員,保證整體隊伍的素質。
(二)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機制,實施充分的內部監督
企業可以從以下方面出發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采購與付款工作的內部控制,需制定物料需求計劃,實施招標采購,規范采購計劃的審批程序。同時要選擇可靠的供應商,以保證采購質量。在采購時,重視采購合同的簽訂流程控制和實際履行,明確權利與義務,制訂當期應付款項管理政策,確保付款工作順利開展;存貨管理的內部控制,實行存貨采購與保管不相容職務相分離;存貨的領用、領用審批、發料不相容職務相分離,每月編制存貨使用及結存情況報表,定期進行盤點;銷售業務的內部控制,實行銷售業務談判和銷售合同、銷售價格審批相分離。內審部門應獨立運行,其職責和權利也應獨立,不受內部干擾。
(三)加強成本控制,提高企業的成本核算及控制水平
企業應加強對生產制造環節的成本控制。實施材料成本的定額控制,合理利用邊角料,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將職責、考核、獎懲結合起來,從而使成本管理真正落實到全體員工和產品形成的全過程中。
在會計信息化環境下,可以對與生產相關的機器設備、工作重點、工序工藝、生產全過程等進行統一的模式化管理。這樣可以科學地管控生產成本控制工作,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應用軟件系統可以分析原料采購數據、產品的庫存量數據、成品的銷售及成本數據,為構建生產決策,優化生產安排方式等提供可靠依據。通過使用系統進行產品成本計算,按生產訂單進行歸集、核算產品實際制造成本,可有效消除了按定額成本核算產生的各項差異難以準確分攤的問題,成本核算實現精準化;產品制造成本按各成本要素分別列示,成本構成進一步清晰化,便于進行成本分析和控制。
(四)推動會計信息化建設,保證工作效率
企業在生產、銷售、控制和預測的經營活動中,主要表現為實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統一。要有效地控制“三流”,單靠財務部門使用軟件是不夠的,企業各個部門尤其是業務部門必須將其業務信息納入軟件管理的范疇,軟件功能將延伸到企業經營和管理的各個方面,使財務信息和其他業務信息彼此共享,實現財務信息和業務信息一體化,才能真正全方位、多層次提供可信的決策信息。
目前,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得到廣泛應用,企業需要加快會計信息化建設速度,提升會計信息化建設水平,以此確保會計核算效率。實現會計信息化以后,會計信息系統將真正成為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一個子系統。企業的采購、庫存、生產、銷售、回款等業務,能夠自動從企業的內部和外部采集相關的會計核算資料,并匯集與企業的內部會計信息系統進行實時處理,極大提高了核算的速度和準確性,減輕庫管人員和會計人員的工作量。會計人員將從傳統的記賬算賬的局限中解脫出來,從而更大的發揮會計的管理控制職能,讓企業經營者和信息使用者可隨時利用企業的會計信息對企業的未來財務形勢做出合理的預測,為企業的管理和發展做出正確的決策。
結束語
綜上所述,機械制造企業需要認識到會計核算工作對提升自身經營運轉質量的推動意義,進而加強會計核算工作。與此同時,機械制造企業需要主動地開展會計信息化建設工作,構建完善的會計信息系統,加強成本控制,為會計核算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可靠保障。
參考文獻:
[1]王湘源.如何提升制造業企業會計核算的有效策略[J].中外企業家,2020(03):24.
[2]張曉媛.制造業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及改善措施探析[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9(10):51-52.
[3]孫昊.信息系統環境下制造業企業加強成本核算與管理的策略與措施[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15):162-163.
作者簡介:
張峰,單位:西安煤礦機械有限公司。
西安煤礦機械有限公司張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