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調查研究發現,部分高校里有90%以上的學生會在上課時玩手機,手機里豐富內容使大學生成為“低頭族”。教師要注重教學細節,有效提高課堂“抬頭率”,打造高效課堂。
關鍵詞:課堂;高職院校;抬頭率
一、問題的提出
抬頭率從廣泛意義上來說,就是學生上課時的專心聽講程度。近年來隨著網絡和智能手機的迅速發展和普及,高職院校常常發生的課堂“低頭看手機、抬頭率低”的現象, 已經出現在專業課課堂上,并逐漸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不僅挫傷教師的教育積極性,也達不到課程設置的教學目的。調查研究發現, 部分高校里有 90% 以上的學生會在上課時玩手機,其中 50% 以上玩手機時間超過40分鐘。一部分同學幾乎是一進教室就把手機拿出來,低頭看,直到下課。手機里豐富和生動的內容與信息,如游戲、聊天、視頻、新聞, 誘惑大學生抵制力喪失,成為“低頭族”[1]。教師不能一味地關注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更應該注重教學中的細節,本文就如何減輕和解決這一問題做一些具體對策探討。
二、如何提高高職院校課堂的“抬頭率”
“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已牢記在每一位教師的心中。“質量求生存,質量求發展”。學校質量的提高關鍵就是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高,因而要精心打造以下細節,打造高效課堂。
(一)構架心靈溝通的橋梁
當代大學生跟老師之間的代溝越來越大,這種心靈上的“陌生感”如果不消除,那么師生間的距離會越來越遠,課堂的效果也會越來越糟糕。老師需要認識到“教學就是知識的交流”,把握知識傳授跟當下學生關注的熱點進行相結合,用雙方交流互動的方式把知識點進行傳授,借助這些特定的力量,產生的效果就像太陽升起必定帶來白晝一樣確定。要真正融入到學生群體,還要“認識”學生,這里所謂的“認識”不光是記住學生的姓名,而是要“了解”,了解他們的家鄉、他們的興趣愛好,甚至是家庭情況,有的可以在課堂上,有的可以在課間了解,還有的可以通過學生的社交軟件去了解。通過相關信息的掌握,讓學生感覺到老師對他的重視和尊重,洞察他們的內心,進而去打破他們的心理防線,使師生交流變得簡單而高效,建立感情,打造“課上為師,課下似友”、“校內為師,校外為友”、“一日為師,終身為友”的師生新關系,幫他們解決問題,不斷引導他們“抬頭”朝向你的教學思路,讓課堂教學變得水到渠成。
(二)善意的“謊言”,適當鼓勵學生
高職院校的學生,認為自己不如別人,自己就是差生。長期這樣的心理讓他們產生自卑和逆反心理。老師,一定要看用友愛的態度和公平的眼光去看待學生,借助善意的“謊言”將他們的有點放大,哪怕它看似很不起眼,如 “你的想法很新穎、你的語言組織能力很強、你很善于思考、你很善于團隊合作、你有很強的管理能力.....”等等。通過這些適當的鼓勵,學生就會明白,原來自己也是一個有優點的好學生,頓時讓其信心“爆棚”,更加積極參與課堂互動。
(三)學高為師----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和魅力
尼采說過:要提高別人,自己必須是崇高的。作為教師,有豐富的知識、嫻熟的技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師的人格魅力。黑格爾說:教師是學生心目中最美的偶像。教師為人師表,要用自己的師德形象影響和教育學生。因此,老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必須注重滋生人格的塑造和形象地提高。首先,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合理的利用小視頻、音頻、ppt 等形式,結合當下熱點話題、實際生活,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豐富課程內容,創造課程亮點。其次,當代是個信息多元化的時代,大學生通過網絡、媒體接收的信息量龐大且繁雜, 專業課教師要有駕馭熱點話題的綜合素質,結合學生關注的時政熱點全面分解、剖析,而不是一味的簡單羅列教材知識點或引用年代久遠的材料[2]。避免課堂出現講到有趣的地方學生就抬頭, 講理論就低頭的現象,老師師需在課堂中巧妙設置相應的互動環節,利用現代教學平臺(學習通、智慧樹等),吸引學生的課堂關注度,調動他們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四)善于向學生學習
韓愈說過:"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教師職業的任務,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因為這一點,教師自己必須是真正善于學習的人。因為只有教師知道如何去學,學生才有可能跟隨他學習。教師只有比學生更善學,才可能會教。俗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善于向一切可以學習的人學習,包括向學生學習。每個人身上可能都有值得我學習的東西,學習他不是為了成為“他”,而是為了成就“我”。有這樣的意識,就能不斷開拓學習的新途徑[3]。例如,一個知識點學完后有什么疑難,不妨讓給學生,讓他們自主解決。其實,在課堂教學中,問題應由學生提出、由學生評判正誤,這樣老師技能檢驗學生學習的效果,又可以了解學習到他們的想法、思維、觀點。傳統的教學模式常常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學生早已厭倦了老師的這種“喋喋不休”,甚至老師一講課,有的學生就像條件反射一樣開始哈欠連篇,又怎會出現我們期待的課堂“抬頭率”呢?
《隨園詩話》中說:“詩宜樸不宜巧,然必須大巧之樸;詩宜淡不宜濃,然必須濃后之淡。”詩如此,課堂教學亦如此。“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陽的光輝”,教育更應該注意細節,于細微處見功夫,用心發現學生所需要的,用心來感化學生。課堂上的細節雖然都是一些非常小的問題,但是教育的藝術就是能夠敏銳地去發掘小細節,然后去科學的處理這些細節。只有這樣,我們的教學質量才會達到一種很高的境界,使教學散發出和諧與魅力,有效提高課堂“抬頭率”,打造出高質高效、充滿活力的課堂。
參考文獻:
[1] 王君禮,喬亞杰.淺析如何提高大學高年級專業選修課課堂抬頭率[J].教育現代化,2019,(6).
[2] 郭秀蘭,趙佳敏.本科課堂教學本科課堂教學“出勤率、抬頭率、滿意率”的調查報告[J].改革與開放,2016,(19).
[3] 張尚兵 . 新形勢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抬頭率”的三個維度 [J]. 高教論壇 , 2018 (1): 18-21
山東外國語職業技術大學? 馮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