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恩坤 王琨

一個跨國嬰童品牌,在弱勢區域連招商都有困難。這樣的區域市場,如何進行渠道數字化改造?
一家沒有任何渠道經歷的托盤商,基本沒有資源投入,竟然利用營銷數字化工具,迅速盤活了弱勢區域市場。
不經意間,這家托盤商開創了中國嬰童品類渠道數字化新格局。
這家托盤商所做的事,可以歸納為兩個詞:一是整合,二是融合。
所謂整合,就是基本沒有投入的情況下,整合現有的渠道專業平臺資源;所謂融合,就是傳統渠道與互聯網融合,聚集渠道專業平臺資源,形成一個渠道數字化共生平臺。
在嬰幼兒奶粉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大潮中,一線品牌商由于品牌強拉力和渠道強推力雙雙加持,開始對傳統渠道進行數字化改造,大致的做法如下:
1.通過內部搭建一套B2B系統,對經銷商功能進行改造,直連零售商,實現經銷商和零售商之間的交易在線化。
2.利用以往的DMS(經銷商管理系統)等IT系統和主數據系統,與經銷商的ERP系統對接,監控門店、交易等數據真實性。
3.為一線業務人員和導購人員搭載一套SFA(銷售能力自動化)系統,將B2B的鏈路和SFA打通,立體式服務線下門店。
4.將B2B功能延伸至B2B2C,把政策資源和賦能工具到達門店,幫助門店進行私域流量運營。
5.搭建或連接品牌商的數據中臺,輸出Dashboard(商業智能儀表盤),為品牌商提供可視化生意分析。
上述五步渠道數字化,是在原渠道鏈路基礎上的數字化。它有三大特點:
第一,渠道格局和代理商職能沒有變,不會引起大的利益沖突。
第二,在原鏈路上增加了數字化工具。在人員監督、管理、交易的數據準確性上有較大的進步。
第三,仍然是弱者恒弱、強者恒強的格局。不會帶來品牌、渠道格局的大變化,不會帶來市場的大突破。有利于一線品牌,不利于新興品牌。
嬰童品類的渠道數字化變革,相對其他行業有著先天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1.嬰童品類銷售偏專業領域,線下場景較為集中,顧客通常會選擇母嬰店交易,而全國母嬰店總數在25萬家左右,對品牌商而言服務對象和服務規模比較精準。
2.奶粉品類占母嬰店經營份額的50%左右,品類利潤貢獻高,同時奶粉與顧客是強關系,奶粉也是幫助門店引流,帶動其他關聯產品轉化,因此一線奶粉品牌商對門店而言,擁有舉足輕重的話語權。
3.母嬰店主以“80后”“90后”為主,普遍使用智能手機并有網購經驗,母嬰店大多數采取會員制運營,對門店經營有較強認知,更容易接受品牌商的數字化改造。
4.嬰幼兒奶粉行業平均毛利率近50%,遠高于其他乳制品和快消品,渠道政策以階段性市場激勵為主,奶粉品牌商有足夠的空間做渠道數字化運營。
5.母嬰店在一二線市場呈頭部化、旗艦化的態勢,與一線品牌商本來就有深厚的合作基礎,而廣大中小母嬰店分布在三四線市場,在過去無法被品牌商直接滲透,隨著市場下沉和數字化基礎設施普及以及用戶消費意識覺醒,三四線市場反倒成為巨大的增量市場。
調查發現,大多數行業的品牌商自建渠道數字化,要么是在原有渠道基礎上,加一些數字化工具;要么就是重建數字化平臺,對傳統渠道進行改造?;旧铣闪恕鞍肜庸こ獭薄D谭坌袠I某一線品牌商的渠道數字化,是通過營銷數字化能力完成線下向線上的整體轉換,這一過程,既沒有破壞原有渠道層級和模式,又能通過自建平臺成為價值鏈的主導者,在奶粉行業內眾多的第三方B2B平臺和經銷商自建平臺中脫穎而出。
上述分析的結論是:嬰童品類的品牌商數字化有巨大的機會,特別是數字化渠道再造,可能是一個重塑行業格局的機會。
強勢品類、強勢經銷商,這樣的市場必須依托現有經銷商進行數字化改造。在數字化改造過程中,我們發現傳統經銷商成為渠道數字化的一個瓶頸。傳統渠道的現狀是:
第一,渠道層級多。全國代理商、省級代理商、地級代理商、縣級代理商等,存在多級分銷。
第二,經銷商承擔的主要職能是進貨、出貨、倉儲、配送、墊資等,基本屬于分銷環節的“雜活”,對品牌推廣和銷量貢獻不大。
大型經銷商在資金和倉配能力上有優勢,中型經銷商可以組建地面團隊協助品牌商進行線下推廣和促活;小型經銷商的優勢則是熟悉本地市場并對門店有很強的滲透能力。不同經銷商在規模、能力、意愿上的差異給品牌商帶來區域發展不均衡、執行標準不統一、服務能力不統一的問題,又因為經銷商在渠道的參與環節和承擔作用過多,導致品牌商對其難監管、難改造、難切換。
2020年某國際一線奶粉品牌與嘉數母嬰達成第三方平臺數字化服務合作,先在弱勢市場進行數字化再造,然后向更多區域推廣。
為什么選擇弱勢市場?因為弱勢市場無轉型障礙。
為什么選擇做托盤商?因為托盤商是渠道轉型的一步到位。
為了對比分析,我們通過功能和流程圖,看看傳統經銷商與托盤商有哪些區別。(見圖1和圖2)
通過對比,我們看出下列三個重大區別:
1.利益主體。經銷商只有一個利益主體——經銷商;托盤商體系有四大利益主體——托盤商、資金服務商、倉儲物流服務商、運營商(服務商)。
2.渠道職能。托盤商整合服務其他三大利益主體,資金服務商專業負責獎金運營(主要是倉單授信、門店授信);倉儲物流服務商負責物流;運營商(服務商)負責市場推廣活動、會員運營、客訴處理。

3.渠道的靈魂。傳統渠道的靈魂是團隊,渠道鏈是人鏈,客情是關鍵。托盤商體系的靈魂是數字化平臺——B2B2C系統。
托盤商不是渠道經營者,純粹是為了整合專業平臺資源再造的一個利益主體。托盤商的作用是找到倉儲、金融、運營領域的專業服務平臺,然后整合這些平臺,在數字化平臺(B2B2C)的運營之下,形成新的渠道共生平臺體系。
下面,我們看看專業服務平臺是如何運營的。
1.倉儲物流
傳統渠道:渠道有多少級,物流就有多少級。貨品裝卸次數多,在途時間長。
倉儲物流服務商:貨品通過第三方物流商,從品牌商(托盤商)一次到終端。貨品渠道環節全程無觸點——物流徹底與渠道分離。(見圖3)


2.資金(金融)
傳統渠道:拿錢進貨或信用交易(賒銷、承兌)等。
金融服務商:對托盤商,倉單授信,倉儲物流服務商“倉位監管”(三方合約);對零售店,門店授信——零售商的部分注冊信息和交易記錄傳至資金服務商,以獲得相應的訂貨融資額度。(見圖4)
3.渠道運營
原經銷商轉型運營商(服務商),使用品牌商提供的巡店管理系統進行線下門店開拓、動銷服務和數據上傳等工作。
4.數字平臺運營
數字化平臺(B2B2C系統)連接托盤商、倉儲物流服務商、資金服務商、渠道運營商四大運營主體,所有數據、訂單、資金、物流,全部在平臺以數字化形式完成。
原來的經銷商是全能的,無論規模大小,無所不能。因此,我們經常形容傳統經銷商:老板是“孫悟空”(全能),員工是“近衛軍”(親朋、家人)。中國經銷商的“天花板”過低,也是源于此。
越專業,越能做出規模。越是全能,越碎片化。
傳統經銷商的四大功能,訂單交給數字化系統平臺了,倉儲物流交給專業倉儲服務商了,資金交給資金服務商了,那么,經銷商只剩下一個重要職能:渠道客情、推廣、動銷、服務。(見圖5)
從事這些更專業的職能服務,就轉型成為運營商(服務商)了。
不要以為職能減少了,運營商就不重要了。這些職能恰恰是最重要的職能,也是大型專業服務商無法取代的職能。
如果只剩一個最重要的職能要保留,就應該保留這個職能。
中國商業與西方最重要的差別,就是關系在商業中的價值。認知、交易、關系,這是中國商業核心元素最簡單的描述。因此,客情、熟人、面對面、拜訪頻次、吃飯喝酒、現場動銷、活動推廣,這些職能是規模、資金等專業服務商無法取代的。
經銷商轉型成為專業的、無法被替代的運營商,是渠道格局決定的。當然,如果在倉儲物流、資金服務等領域有足夠的優勢,也可以成為其他領域的專業服務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