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到來,生產和資本日益國際化,國際貿易和資本輸出也日益頻繁,跨國經營與合作成為必然潮流。企業的成長和經營不再受到地域和國界的限制,更加開放的貿易往來也意味著更多更好的盈利機會。企業如何在全球范圍內高效地利用各種經營資源,在國際經濟與貿易中取得生存和發展,將成為決策者們必將面對的巨大挑戰。
關鍵詞:企業;跨國經營;跨國投資;國際經濟合作;經營戰略
一、我國企業跨國經營與合作的現狀
1.1跨國公司的地位和經營現狀
跨國公司在當下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潮流中,始終面對著巨大的機遇和風險。根據畢馬威2018年的調查,世界上52萬多家跨國公司,分支數超過50,000,創造的輸出值超過全球總量的1/4。跨國公司海外分支機構的產值約為17萬億美元,幾乎是同期全球出口總額的兩倍。這也恰恰證明了在全球傳播技術領域跨國公司的優越性。
中國企業聯合會企業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稱,中國已經涌現一批跨國公司,業務遍布全球,境外營業收入、貢獻利潤占到相當比例,有的甚至超過一半,具有明顯的跨國公司性質。研究表明,2016年當前在中國排名位居前100的跨國公司,其海外總資產約合7.1萬億元,比5年前提高了1.海外營業收入達到4.7萬億元,比5年前提高了1.5倍。從1982年到2019年,跨國公司海外分支機構的總產值增長了3.8倍,銷售額增長了3.9倍。這也反映出跨國公司已成為國際生產一體化的主要載體。
1.2國際市場的現狀
當今世界經濟結構正不斷向著更加開放包容的方向發展,國際市場趨于多樣化,為企業跨國的經濟交流提供了充滿廣闊前景的大舞臺??鐕臼窃S多企業所關注的發展方向。要成長為一家跨國公司,我們需要腳踏實地的努力。
二、企業進行國際化經營的方式及案例
跨國公司成長的“三部曲”:產品銷售國際化,研發和生產國際化,品牌和管理體系國際化?!笆紫仁钱a品銷售的國際化,服務體系的本土化,然后是研發和生產的國際化,最后是品牌和管理體系的國際化。這是有屬性企業在世界范圍內的良好口碑,是全球內外產業鏈的合理布局和動態調整,引領行業發展,擁有行業標準話語權。”在中冶集團海外工程管理部部長徐永杰眼中,跨國公司成長一般要經歷這樣三個階段。中國不僅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也是亞太地區跨國公司理想的出口基地。這不僅將改革中國乃至整個亞太地區的經濟發展模式,而且有助于跨國公司進入中國。
目前,跨國經營的主要模式有:海外投資經營工廠、海外資源開發合作、海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設立海外研發中心、建立海外營銷網絡、提供咨詢服務,農業合作與跨國并購。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全球一體化趨勢的不斷加強,采用跨國經營與合作的中國企業將會越來越多,參與國際競爭的方式也會更加多樣化
2.1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
全球經濟化出現了新的經濟模式,競爭加劇和產品個新的加速使得制造業不得不進行結構重組,其中,零部件供應方面的革新尤為重要。在這種情況下,外部合同項目出現在適當的時機。目前,跨國公司熱衷于外包和協作,主要是出于以下考慮:①為了適應高科技時代產品技術快速變化的特點,制造商可以節省投資,同時縮短新產品的發布時間。降低成本,提高利潤,尤其對于低利潤的零部件生產企業,外包合作更為有利;③在當今市場趨勢和個性化時代,外包合作更適合小批量、多品種訂單。
2.2跨國并購
從全球范圍來看,海外并購主要受戰略或戰略需求驅動,如增長導向、利用進口、擴大獨特優勢、防御性、滿足客戶需求和機遇等。根據對中國企業海外并購的案例分析研究,我們認為,中國企業海外并購的動機比較復雜,有時甚至不完全遵照價值分析和商業規律,但從總體上可以概括為資源驅動、技術驅動和市場驅動綜合作用的結果,只是不同企業有所側重而已。
中海油2月26日宣布,已完成對加拿大尼克松公司的收購。尼克森普通股和優先股的總價值約為151億美元。此次并購給中海油帶來了豐富的資源儲備,據了解,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海油擁有約31.探明石油凈儲量9億桶油當量,日均凈產量90萬桶。9萬桶石油當量的中海油,其儲量估計只能維持9年。尼克松已探明儲量9億桶油當量和11桶。此次收購使中海油估計的22億桶油當量儲量增加了30%。
三、中國企業跨國經營與合作的啟示
跨國經營與合作為我國企業帶來的不僅是更廣闊的市場和盈利的機會,同樣也會帶來種種風險。對于企業決策者來說,選擇適合的國際市場以及跨國經營方式,將會決定企業能否跟上國際市場不斷邁進的步伐。小結以上國際經營成功的例子,為企業的跨國經營決策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3.1準確評估企業需求和自身局限性
在進行跨國經營與合作之前,企業必須對自身經營現狀有準確的認識,進行跨國經營的投入是否能取得對等或超出成本的收入和利益。了解自身發展的方向和局限性,尋求對應而高效的解決方式,當前必須面對的最首要問題是產品更新換代,新技術的應用,市場的拓寬還是成本的降低等等。這些因素不僅僅是企業運營是需要考慮的,在作出國際經驗合作這類重大決策時就更體現其重要性。扭曲的投資方向可能會超過收益。
3.2準確評估選擇國家的市場和政治情況
選擇適合的國家進行跨國經營需要從多方面進行評估,該國的市場是否適合介入,以及政策因素的正面或負面影響。例如可以從一個國家政治穩定性,經濟發展程度,市場機會,文化等多方面進行考量。即使一個國家的客觀條件非常適合與當地企業進行跨國合作,也需要考察競爭者是否眾多擠占市場資源。這要求企業對選擇地點有全面準確地調查和認知。
3.3選擇合適的跨國經營方式
由案例可以看到跨國經營的方式多種多樣,企業的規模,經營戰略,發展方向都會對適合的跨國經營方式產生不同的影響。選擇適合自身情況的經營方式也必將決定企業能否高效地取得想要收獲的成果。
參考文獻:
[1]王朝暉,張春勝.“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企業“走出去”人才本土化研究——以來華留學生為例[J].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學報.2018(05)
[2]黃濤.論經濟全球化與我國企業跨國經營策略[J].商場現代化.2017(14)
[3]劉曼曼,趙相宜,許印.經濟全球化與企業跨國經營管理[J].現代商業.2017(04)
作者簡介:
丁雨萱(1999—),性別:女,民族:漢族,籍貫:江蘇泰興,作者單位:江蘇大學,學歷:本科,研究方向:會計。
江蘇大學 丁雨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