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鳳
摘 ?要:課堂導入作為一節課的序幕,是課堂給予學生的第一感知,也是課堂得以順利展開的重中之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很多常見的導入手段,教師可以從激起(arouse)、注意(attention)、促進(advance)三個維度優化導入方法的選擇和應用,打造高質量的英語課堂導入環節。
關鍵詞:3A維度;小學英語;高效導入;教學策略
小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為有限。在剛進入課堂時,大都處于散漫和游離的狀態。教師能否設計出高效的課堂導入環節,將學生注意力重新抓回到課堂中,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節課的教學質量。小學英語教師在設計課堂導入環節時,應該遵循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規律,以“3A維度”,即激起(arouse)、注意(attention)、促進(advance)作為課堂導入環節設計的重要參考,提升英語課堂導入的實效性,為課堂教學的順利展開做好鋪墊。
一、激起:有效激趣
趣味性是小學英語課堂導入時最重要的原則。小學生對注意力的控制缺少目的性,往往只能注意到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一個有趣的導入活動能夠迅速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活躍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師應該多關注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利用表演、動畫、音樂、游戲、故事等學生熟悉且感興趣的素材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豐富課堂導入的激趣形式,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激起學生英語學習欲望。
例如,閩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英語》(以下統稱“教材”)三年級上冊Unit 6“Colors”這一單元主要涉及了black,blue,brown,green,orange等多種顏色詞匯的學習。課堂導入時,教師先為學生播放了《Color Song》英語兒歌視頻。視頻中伴隨歌曲出現標注不同顏色單詞的油漆桶,兩只動畫形象的小貓使用不同顏色的油漆進行繪畫,配合節奏明快的音樂,讓學生感到輕松、愉快的同時,還讓學生感知到本節課要學習的新知識,初步形成各種顏色的學習印象。豐富的趣味素材是教師創設課堂導入情境的有效資源。這個課例中,教師展示了《Color Song》英語兒歌視頻,借助活潑、歡快的音樂節奏和生動、有趣的動畫形象,營造出輕松、活潑的課堂學習氛圍。在課堂伊始就牢牢抓住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激起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輕松地完成教學內容的導入。
二、注意:明確任務
在確保課堂導入趣味性、有效激趣的基礎上,教師還要關注課堂導入的內容,要能貼近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強化學生的課堂學習意識。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合理的導入問題,設置懸念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力,為學生指出明確的探究方向,讓學生帶著問題投入到對英語新知的探索中;也可以運用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具體實物導入課堂,以最直接的視覺刺激引起學生的注意,節約課堂導入的時間,收到事半功倍的導入效果。
例如,在教材三年級上冊Unit 7“School things”的教學中,讓學生記憶和掌握ruler,pencil,schoolbag,pen,crayon等詞匯是教學重點之一。為了強化學生對這些詞匯的學習意識,教師在課堂導入時出示了一個背包,告訴學生背包里都是各種常用的學習用品,讓學生猜一猜其中到底有什么。為了得到正確答案,學生參與熱情高漲,一邊回答自己已經學習過的學習用品類單詞,一邊主動翻閱教材,嘗試拼讀即將要學習的各個單詞。這個課例中,教師用裝有學習用品的書包設計了課堂導入環節,借助直觀的實物展示增強學生的感性認知,強化學生的課堂學習意識。學生在問題的刺激下積極參與到課堂中,既鞏固了已學的舊知識,又主動嘗試學習教材中的新知識,使學生不僅不會厭煩和抵觸新知識的學習,還沉迷其中,化被動接受為主動建構,極大提升了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三、促進:啟發生成
課堂導入不僅是為了引入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還要具備一定的啟發性,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知識遷移,對本節課的核心知識形成初步認識和整體把握。教師可以以新、舊知識的邏輯聯系為切入點設計課堂導入,先引導學生復習熟悉的舊知識,消除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陌生感和恐懼感,再將新知識引入課堂,引導學生借助舊知識的學習方法探究新知識,既增強了新、舊知識的連貫性,又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例如,在教學教材六年級下冊Unit 1“Winter activities”時,教師設計的課堂導入先從學生已有知識入手,并提問:What day do you like best?What do you often do on...?以此來喚醒學生對舊知識的印象,激活和復習已學知識,再讓學生猜一猜:What day do I like best?根據學生的反饋,教師回答:I like Fridays best. Last Friday I was very happy. 在學生不知道對話如何進行下去時,教師告訴學生:You may ask me like what did you do on last Friday?將新知識教學引入到課堂中。
四、結束語
一個成功的課堂導入環節,能夠在短短的幾分鐘就讓整個課堂變得生動精彩,為整節課的順利進行打下堅實的基礎。課堂導入的形式多種多樣,小學英語教師只要結合實際教學情況,遵循激起(arouse)、注意(attention)、促進(advance)三個維度,用心、認真地選擇最合適的導入方法,必然能夠創設出最具特色、最契合班級學習需求的課堂導入環節,使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曹媛媛. 賞識教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探析[J]. 校園英語,2019(37).
[2]顧銀華. 課堂導入藝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 學子(理論版),2015(12).
[3]陳曉露,陳曉雪. 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英語課堂導入教學優化分析[J]. 中學生英語,20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