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琳
摘 ?要:隨著教育的深入改革,我們探討的一切有效的教學方式都要面向學習能力的培養。反觀學習,自主意識淡薄的情況屢見不鮮,只有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才能收到更好的學習效果。網絡教學的大趨勢下,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更是亟待提高。
關鍵詞:網絡教學;自主學習;學習能力
一、反觀學習悟自主
如今,無論是做學問的人,還是求學的人,不僅要有獨立思考的意識,還要具備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對于學生而言,要提高自身的學科核心素養,以便更全面地發展自身的能力。自主學習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先賢荀子在《勸學》中指出,人的天資沒有什么區別,君子更善于借助外物。韓愈也在《師說》中向我們講述過學習的道理、風尚。古為今用,筆者認為,好的學習風尚要靠內在的驅動力,首先是自主學習的意識。生活中處處都有知識,教師要多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畢竟我們任何人在校求學的日子都是有限的,生活中、工作上的學習,更多都是自主學習。對于教師而言,在教書、立德、樹人的大道上,膜拜著至圣先賢的光輝形象,秉承著他們經久不衰的精神傳統,一定要兢兢業業、孜孜以求。如果說今天有了更高級的教育理念和更先進的授業之法,那么一定是因為我們站在巨人的肩上。傳統的教學方法非但不可丟,還要傳承并發揚光大,不斷創新、與時俱進。古人為師、為學之道常銘記于心,思考踐行的方法,得出結論:如今的學生更要認識到學習的作用和意義。自主學習是十分有效的方法,不僅要善于借助外物,還要廣泛掌握有效信息;學習要有內在的驅動力,學習的愿望要由內而外的生發。在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如果學生的自主意識尚未覺醒,就無法汲取更多的有效信息,僅靠外部的引導刺激,缺乏內在的興趣追求,學習也不易持久有效。
1. 缺乏自主意識,課堂“怪相”成風
有很多沒有自主意識的人,他們正在后退,與時代漸行漸遠;不能自主學習的學生,他們也很難進步,亦與“優秀”二字漸行漸遠,并終將難以望其項背。在課堂上,雖然有學習的學生,但是“昏昏者”放眼望去也不在少數。所謂“昏昏者”,或只能聽卻不諳筆記之法,或只去聽而惰于自主思考,或不去問學知識不求甚解,或不去練學業荒于嬉。大多數“昏昏者”,人在此,心在彼,精神不集中,學習沒動力,讓教師費解勞神,勤授業,常嘮叨,頗為尷尬。
2. 自主意識覺醒,學習“風尚”再現
懂得自主學習,要先有自主意識的覺醒。學生學習意識覺醒后,才會有注意力和興奮點,這樣的課堂才能更形象、真實,才能更好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課堂上,學生是否自主,一看便知。自主的學生,聽重點、看黑板,在精彩之處目現靈光,發言有見地,還能促成教師的課堂生成。一節課的最后,師生都躊躇滿志,心滿意足,身心愉悅,這便是在學生自主意識覺醒之后才有的課堂效果。
3. 點燃自主熱情,碰撞思維火花
課堂除了預設,還要有生成。有效的課堂,不僅是生成,更是促成。師生都需要靈感和火花,當學生的學習熱情被點燃,才容易產生獨立的思考,才會自主質疑,而不是被“規定”——在指定時間,為了提出問題而提出問題。教師的回應也不是走形式,而是與學生真正地交流、討論,甚至思想碰撞、出現思維的火花,這種教與學的白熱化狀態,才真正進入了狀態,即樂學與樂教,也是真學與真教,擺脫了“填鴨式”教學,課堂也才成為達成素質教育目標的真正陣地。
二、網絡教學促自主
自主學習延伸至網絡產生了新的方式——“完全”自主學習。“完全”自主學習并不是教師轉變了角色,只是更強調了自主學習的形式。“互聯網 +”的大背景、人工智能和大數據,這些都引發了教育層面的變化,改變了學校的教育,也改變了師生教與學的方式。此時,教師要充分了解并掌握網絡授課的新技能,創設信息化課堂,如微課。微課是經過精心的信息化設計,以流媒體形式展示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它的形式是自主學習,目的是收到最佳效果。
為響應“停課不停學”的號召,網絡直播成為了教師的教學陣地。從受眾的角度來看,學生的學習方式立刻轉變成了“完全”自主學習,此時最重要的是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沒有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生,他們憑借督促學習,甚至逃避學習,學習效果不理想。而有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生主動學會整合資源,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這樣的學習能力是信息時代的要求。如果網絡教學提前進入到基礎教育階段,那么對自主學習能力的要求勢必也會提前。一切真實的課堂及其向網絡延伸出現的微課、慕課和直播教學等模式,都要求學生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更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
三、結束語
從傳統課堂到有效課堂,再到在線課堂,我們的教學理論都要從實際出發,解決學生的問題,提升學生的能力,促成學生的發展。學生的問題要由學生自己提出來,教師的角色轉變為輔助與引導,沒有自主意識,一切無從談起。學生從不學到知學,再到樂學、會學,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在充分認識了自主學習的重要性之后,才能更好地開展教學實踐。
基金項目:2020年度黑龍江省教育科學規劃基礎教育教研專項課題——普通高中“五五二”自主學習項目建設的實踐研究([2020]JYC1320047)。
參考文獻:
[1]李娜,韓清恩,王日升. 微課與慕課在高等教育中的結合應用探究[J]. 山東工會論壇,2015(3).
[2]張咪杰,劉飛. 淺談網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旅游縱覽(下半月),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