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業禮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五條原則,其中第一位的就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大臺階,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這一切成就的取得,最根本的在于黨的堅強領導。今后,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發揮好這個最大優勢。
只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才能保證經濟社會發展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志就說過:“社會主義的目的就是要全國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兩極分化?!敝袊伯a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只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才能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共同富裕方向,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維護人民根本利益,激發全體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促進社會公平,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只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才能貫徹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針對我國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深刻分析國內外發展大勢,深刻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提出要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極大深化了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只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才能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才能構建新發展格局,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只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才能不斷深化改革開放,為經濟社會發展持續增添動力。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活力之源。經過40多年不斷改革,很多容易改的問題已經得到有效解決,留下來的大都是比較難啃的硬骨頭,甚至是牽動全局的敏感問題和重大問題。只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特別是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才能凝聚起強大力量,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跳出條條框框限制,打破行業壟斷和地方保護主義,暢通國內大循環,破除制約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的體制機制障礙,強化有利于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調動全社會積極性的重大改革開放舉措,持續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
只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才能著眼長遠、統籌全局,有效應對各種風險,實現穩中求進。經濟社會發展和現代化是一個接續奮斗、不斷積累的過程。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有利于既謀劃長遠,又干在當下,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干,保持戰略定力,實現穩中求進。這是黨的領導這個最大優勢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上的突出體現。也只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才能立足國家整體利益、根本利益,對經濟社會發展進行頂層設計和全面部署,防止局部利益相互掣肘、相互抵消。特別是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國內社會主要矛盾的深刻變化,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之多,涉及矛盾和問題之尖銳、斗爭形勢之復雜,都是前所未有的。在爬坡過坎的緊要關口,只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才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辦好發展安全兩件大事,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挑戰,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
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意義重大,任務艱巨,前景光明。我們一定要把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作為第一位的原則,強化政治責任,堅持和完善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不斷提高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能力和水平,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根本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