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瑩 宋婷婷 徐瑞芬

[摘要] 目的 線上BOPPPS教學法與傳統線下教學融合教學模式在護理專業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 2019年3-7月以我院護理專業128名學生為教學對象。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將學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64名。對照組采取常規教學方法,觀察組采取線上BOPPPS教學法與傳統線下教學融合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具體教學環節包括課前線上BOPPPS教學法教學環節、線下課堂講教學環節和課后線上BOPPPS教學法教學環節。教學后,從學生的學習感受和期末成績兩個方面,比較兩組學生教學效果。 結果 觀察組在課前、課中和課后的學習感受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期末成績也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線上BOPPPS教學法與傳統線下教學融合教學模式,有效提高了護理專業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BOPPPS教學法;線上教學;線下教學;護理專業教學
[Abstract] Objectiv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online BOPPPS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traditional offline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of nursing specialty. Methods A total of 128 students of our nursing specialty from March to July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teaching object. The students were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using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64 stud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conventional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online BOPPPS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traditional offline teaching fusion teaching mode for teaching. The specific teaching links included the online BOPPPS teaching method before class, the offline classroom teaching link and the online BOPPPS pedagogy after class, etc. After teaching, the teaching effect was compared in terms of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final grade. Results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scores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clas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final grad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also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all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integration of online BOPPPS teaching method and traditional offline teaching mode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teaching effect of nursing specialty.
[Key words] BOPPPS teaching method; Online teaching; Offline teaching; Teaching of nursing specialty
“互聯網+教育”是當今的一個熱門話題,同時也是包括醫學高校在內,近年來各個高校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簡單的說,“互聯網+教育”即是在互聯網背景下,利用豐富的網絡課程資源,為學生提供線上教育的方法[1-3]。其中主要涉及到兩個問題,一是教學資源的構建情況,另一個是應用何種教學方法展開教學?,F階段,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以慕課為代表的網絡資源課程已經非常豐富,基本能夠滿足學生的線上教學需求。但在教學方法上,卻往往缺乏相關的研究,或完全憑借學生自學的方式展開,均可能影響“互聯網+教育”的教學效果[4-5]。為了彌補學生在線上教育教學方法的空白,我院引入BOPPPS教學法。BOPPPS教學法由Bridgein、Objective、Pre-Test、Post-Assessment和Summary等單詞首字母組成,分別表示引入、明確學習目標、課前摸底、參與式學習、課后評估和總結6個教學環節?,F以《基礎護理學》為例,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9年3-7月以我院護理專業128名學生為教學對象。納入標準:①均為我校全日制在讀本科生;②自愿參與教學。排除標準:①函授本科生;②專升本學生;③因身體等原因休學退學的學生等。教師向學生講解線上BOPPPS教學法與傳統線下教學融合教學模式相關教學方法后,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將學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64名。對照組男6名,女58名,平均年齡(20.46±0.56)歲;觀察組男7名,女57名,平均年齡(20.59±0.74)歲。兩組基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教學方法? 對照組以線下教學為主,即教師采取傳統的講授法,以《基礎護理學》教材內容進行課堂教學,教學進度均按教學計劃執行。在下課前簡單向學生布置下次教學的自學內容。
1.2.2 觀察組教學方法? (1)課前線上BOPPPS教學法教學環節。具體教學過程如下:①引入。教師按照《基礎護理學》整體的教學進度,根據本次授課的教學需求,引入與課程內容相關的實際案例。如以患者營養與飲食護理為例,教師在師生的微信群中,可以直接引入這一個案例“某患者明顯消瘦,面色蒼白,上腹部壓痛,同時伴有反酸、厭食和惡心等表現”;②明確學習目標。案例公布后,先給予學生5 min左右的思考時間。然后提出學生線上學習的目標,如分析患者致病原因和如何開展護理等。同時指出學生線上學習的自學范圍,如中國慕課網的《基礎護理學》相關課程等。然后在學生的自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監督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未按照要求進行線上學習的學生,及時進行批評教育。(2)線下課堂講教學環節。將學生線下課堂教學時間分為兩部分,前部分采用BOPPPS教學法教學,后部分采取講授法教學。教師對各部分的教學時間不做硬性規定,如兩個教學環節在課堂教學時間的分配上,可以各占45 min,也可以前者占60 min,后者占30 min等,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靈活調整。BOPPPS教學法分為課前摸底環節和參與式學習環節。①課前摸底環節。教師根據在引入環節提出的案例,從不同角度將其細分為多個問題。如患者所患疾病名稱、導致消瘦的原因、適宜何種營養干預方式以及護理工作注意事項等,供學生解答。在學生解答過程中,教師不對學生解答的正確性加以評價,主要目的是了解學生的線上自學情況。②參與式學習環節。教師將學生以5~7人為單位分組。組織學生采取討論的方式進行學習。在本環節中,教師要保證每名學生均有發言的機會,并控制每名學生的發言時間,盡量保證每名學生均有平等的討論發言機會。教師同樣不對學生討論的正確性加以評價,任何學生均可以保留自身的觀點和意見;學生討論完成后,進入講授法教學環節。教師重點圍繞著以學生討論階段的正確和錯誤觀點為內容,進行系統的講解。在講解時,教師需要注意將《基礎護理學》的教材內容與實際的護理工作相互結合,以提高教學的實用性[6-8]。(3)課后線上BOPPPS教學法教學環節。其具體由課后評估和總結兩部分組成。在課后評估環節,教師逐一對每名學生的表現加以評價,指出在學習、討論和語言表達等方面的不足;在總結環節,教師在微信群中通過文字的方式,逐一對本次教學過程中涉及到的知識點進行總結,對于涉及護理實踐操作的內容,可以直接錄制視頻短片,以便于對相關知識的理解。
1.3 觀察標準及評價標準
(1)比較兩組學生在教學全程的學習感受。主要包括課前、課中和課后。①課前包括自學范圍明確和自學方法得當;②課中包括基礎知識理解和擴展知識理解;③課后包括發現自身不足和獨立解決問題能力足。各條目分值為0~10分,學生評分越高表示學習感受越好[9];(2)比較兩組學生期末《基礎護理學》成績。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學生學習感受比較
觀察組在課前、課中和課后的學習感受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學生期末成績比較
在《基礎護理學》的期末成績方面,對照組學生得分為45~92分,平均(70.58±5.71)分;觀察組學生得分為55~96分,平均(78.72±8.08)分。觀察組學生期末成績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6.581,P=0.000)。
3 討論
其實早在互聯網誕生起,教育就已經與網絡實現了有機結合。但受到早期互聯網帶寬較低、計算機或智能手機普及不足以及網絡課程資源有限等因素影響,普及程度并不高。近年來,隨著網絡和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展,已經不存在網絡速度過低和教學終端設備不足的問題。在網絡傳輸速度方面,現階段的5G網絡已經進入了實踐和推廣階段,在5G網絡連續廣域覆蓋和高移動性環境下,數據傳輸速率高達100 Mbit/s,而網絡延時<1 ms;在智能設備普及方面,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計算機等早已成為師生必備的學習和娛樂工具。尤其在2015年3月,國務院李克強總理從國家層面明確了“互聯網+”的概念和意義[10],使“互聯網+教育”進入了飛速發展的階段,也成為了包括醫學高校在內,我國高等教育教育教學改革的一個新的方向[11]。
但在目前的“互聯網+教育”的應用和實踐過程中,發現這樣一個問題亟待解決,即網絡課程資源日益豐富,如以慕課為例,僅大型的慕課資源平臺就多達數十個,完全可以滿足高校的教學需求,但卻缺少基于網絡教學資源的教學方法方面研究,這對醫學高校整個教學過程會產生較為嚴重的影響,具體如下:①教學方法是教學資源使用的工具,在沒有“工具”的情況下,學生只能通過自學的方式進行學習。一方面導致學生缺乏學習的壓力,最主要是如果學習方法不當,將會嚴重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也浪費了學生學習的時間精力;②學生課后自學與課堂學習本應是一個整體,二者具有較為密切的關系。若基于網絡資源的教學方法缺失或不合理,將會使學生的自學與課堂教學脫節等[12-14]。
因此,在“互聯網+教育”背景下,為了更好地利用海量的網絡教學資源,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構建和使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其中BOPPPS教學法是一種較為合理的選擇,是加拿大高等教育教師培訓和課堂教學的標準模式,由引入、明確學習目標、課前摸底、參與式學習、課后評估和總結6個教學環節組成[15-18]。每個教學環節均有明確的針對性,如在引入環節引入與護理操作相關的實際案例,加強《基礎護理學》中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的關聯等。
另外,在本研究中將教學方法根據實際的教學進度進行靈活調整。如將BOPPPS教學法分成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教學階段。第一階段,將BOPPPS教學法的引入和明確學習目標環節用于課前的線上教學。在本環節中教師利用微信提出問題,并明確學生線上網絡資源的自學范圍,以彌補以往缺乏對學生網絡資源如何利用的空白;第二階段,將BOPPPS教學法的課前摸底和參與式學習環節,與傳統的講授法教學環節有機融合[19]。其目的是通過對學生的課前摸底后,具體了解學生的自學情況,并由此制訂出講授法環節的核心教學內容,以此將學生的線上自學與線下課堂教學內容合理關聯,并成為一個整體;第三階段,將BOPPPS教學法的課后評估和總結環節用于課后教學。系統總結本次教學過程中涉及的內容,加深學生對《基礎護理學》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線上BOPPPS教學法與傳統線下教學融合教學模式開展后,有效改善了學生在教學全程的學習感受,同時學生的《基礎護理學》期末成績也得到了提高,取得了預想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在《基礎護理學》的教學過程中,采取線上BOPPPS教學法與傳統線下教學融合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可以使學生更好地利用線上資源進行學習,同時也能將線上、線下教學在內容和方法上融為一體,為教學效果和質量的提高,打下了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唐山茶.基于互聯網平臺的中醫專業針灸學教學改革與思考[J].廣西中醫藥大學學報,2019,22(4):89-92.
[2] 伍宇翔.“互聯網+”視域下微載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8,34(9):10-12.
[3] 黃建萍,黃文斌,趙蓉.營養學傳統教學中貫通“互聯網+體驗”教學模式的應用與效果分析[J]. 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8,25(11):858-861.
[4] 張培培.“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診斷學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7,55(17):138-141.
[5] 李育嫻,張介平,秦穎,等.微課在高等醫學教育中的應用和體會[J].基礎醫學與臨床,2016,35(10):1443-1446.
[6] 張玉陽,許小鴦,趙紅琴.BOPPPS教學模式在婦產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臨床教學查房的探討[J].中國現代醫生,2018,56(15):131-134.
[7] 黃敏,周艷艷,徐安莉,等.BOPPPS模型在醫學生物化學微課教學中的運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24):75-76.
[8] 牛朝暉,婁震.BOPPPS教學模式在成人教育教學設計中的應用[J].中國成人教育,2017,34(16):97-99.
[9] 鄧洋洋,孫鑫.基于“BOPPPS”的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7,15(17):6-8.
[10] 魏欣,劉興翀.“互聯網+”時代下眼科學專業教學改革措施探究[J].衛生職業教育,2020,38(4):5-6.
[11] 許丹丹.“互聯網+”背景下英語教學有效性與英語應用能力培養研究[J].廣西教育,2017,23(3):149-152.
[12] 李麗愛.以健康信念為框架的健康教育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20,27(9):196-198,201.
[13] 黃茜.微信健康教育聯合飲食運動干預對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牙周狀況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9,57(31):138-142,147.
[14] 葉晶.結合微信公眾平臺的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患者危險因素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7,33(23):1770-1773.
[15] 譚楊波.BOPPPS教學模型在高職護生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20,34(6):1086-1088.
[16] 曹丹平.加拿大BOPPPS教學模式及其對高等教育改革的啟示[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24(2):196-200.
[17] 沈翔.以學生為中心的網絡課程設計原則[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29(12):117-120.
[18] 羅宇,付紹靜,李墩.從BOPPPS教學模型看課程教學改革[J].計算機教育,2015,26(6):16-18.
[19] 鄧海霞.基于BOPPPS教學模式的模擬情景劇教學法在心肺復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7, (25):197-198.
(收稿日期:2020-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