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麗娟
摘 要:新課改的教學內容涉及幼兒園教學,對幼兒園的教學模式提出了建議與整改要求,旨在要求幼兒園在設計課程的時候要更好地考慮到幼兒的身心發展情況與接受程度,更大限度地用科學的教學模式為幼兒的成長打下基礎。對于幼兒園教師來說,將幼兒在幼兒園中的教學與游戲整合在一起,讓二者通過整合相得益彰,發揮出更大的成效,是非常值得深思和推廣的。故在此基礎上,探討幼兒園游戲與教學整合的意義與策略,旨在將二者進行更好的融合,發揮出更大的價值。
關鍵詞:幼兒園;游戲;教學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教育成為人們生活中愈發關注的主題,幼兒園作為每一個幼兒接受教育的起點,其意義非常重大。但是由于幼兒園學生們的年齡小、專注程度低等特點,其在教學設計上需要與其他階段的教育做出很大的區別。在如今高壓教育環境下,也出現部分幼兒園忽視了游戲對低齡兒童的重要性,一味地強調幼兒園的教育作用,將幼兒園變成小學,提前學習知識,這也對幼兒的發展不利。因此,將教學與游戲相整合是幼兒園教育亟待研究的課題,讓幼兒們在幼兒園既能夠接收到相應教育,對學習產生興趣,還能夠獲得樂趣,掌握社交的本領,這一點尤為重要。
一、幼兒園教學與游戲的關系
教學和游戲是幼兒園教育中最重要的兩個主體,它們一個體現了幼兒園教育對幼兒后期教育的鋪墊作用,一個體現了幼兒園教育對于適應幼兒目前認知水平所做的對策。二者不能夠完全割裂,若將幼兒園教學與游戲割裂開,讓幼兒們清晰地意識到教學與游戲是分開的兩個部分,將會導致幼兒們對于教學的排斥和厭惡,這是因為低齡兒童的注意力難以集中且集中的時間較短,且認知能力與理解能力都較弱,若是將教學設置得過于嚴肅呆板,那么所教育的內容則很難讓幼兒們接受,甚至會適得其反。而在一味的游戲中,幼兒們的天性得到足夠的解放,很容易導致幼兒們“收不回來”,對后期的教育非常不利。因此,游戲與教學不能割裂,需要進行有機的結合,使其產生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既能夠讓幼兒們學習到一定的道理和知識,又讓幼兒們獲得樂趣,愛上學習。當然,要起到這樣的作用,并不是簡單地將二者結合即可,而需要對幼兒園整個教學模式與課堂的設計都做出科學地改革與調整。
二、幼兒園教學與游戲整合的意義
(一)教學游戲化的意義
教學游戲化從字面看來,即是將教學模式更改成游戲的模式,這樣似乎會讓游戲分散幼兒們的注意力,讓幼兒們不能做到安靜專注地坐下接受教師教授的知識,這么看來似乎并不科學也不利于幼兒的發展。然而,根據科學研究,通過將教學游戲化,有利于培養幼兒們各方面的能力。首先,教學游戲化能夠最大程度地保證幼兒們的個性化發展,在幼兒園階段,對幼兒的個性化思維與性格的培養與發掘更為重要;其次,游戲是幼兒園幼兒們的興趣所在,在游戲中幼兒們的注意力是最集中的,參與度也是最高的,當教師提出,接下來我們將做一個游戲的時候,幼兒們都會非常主動地融入進來,這時候在其中加入教學內容,可以非常有效地讓幼兒們接受這些知識,而并不會顯得突兀和生硬,幼兒們也會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有利于幼兒們后期的發展。
(二)游戲中賦予教育內涵的意義
教師在設計游戲組織幼兒園幼兒們一起玩的時候,需要做到的是確保每一個游戲的教學意義,因為沒有教育意義的游戲容易過分解放幼兒們自由的天性,讓幼兒們的課堂紀律、對知識的了解都沒有概念,只知道去上學是為了玩,這個概念非常不利于幼兒后期的教育和發展。因此,需要通過在游戲中賦予一定的教育內涵,讓幼兒們潛意識里明白,自己所做的每一個游戲都是能夠學習到一定的道理和知識的,“玩”是為了“學”,這個意識能夠規制和約束幼兒們的行為。同時,通過在游戲中賦予教育內涵,能夠很好地在每一個游戲過后,和幼兒們一同進行總結,問問幼兒們通過這個游戲學會了什么,從中得到了什么道理。這樣一方面讓幼兒們能夠培養出從身邊的事物和參與的經歷中獲取對自己有利的知識和見地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培養出和諧的教學氛圍。
三、幼兒園教學與游戲整合的策略
(一)創新游戲模式,增加游戲內涵
1.對社會中優秀的游戲進行調研并融入課堂中來。教師多進行走訪調研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在走訪的過程中,能夠對民間與社會中有趣有意義的游戲進行探索發現,具有弘揚民族文化的游戲進行研究和改變,帶進課堂中來,引導幼兒們的積極參與,能夠讓幼兒們在幼兒園階段就對中國的文化有一定了解,提升其民族認同感,這是非常重要的性格和“三觀”培養。比如極具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剪紙藝術,幼兒園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們一同欣賞優秀的剪紙作品,并一同設計和完成一些簡單的剪紙作品。一方面讓幼兒們對剪紙這項藝術有了一定理解,能夠通過對剪紙作品的介紹讓幼兒們了解一些中國傳統故事;另一方面還能夠培養幼兒們的動手能力,可為一舉多得。
2.對生活化內容進行游戲化改編融入課堂中來。游戲的設計切勿脫離實際,一旦脫離實際很容易讓幼兒們認為游戲世界與現實生活是脫離的,容易對生活失去興趣。而通過生活化的內容進行游戲化改編,能夠讓幼兒們在游戲中培養出良好的生活習慣,并善于發現生活的樂趣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比如,將幼兒們在幼兒園階段需要掌握的基本生活技能進行游戲化改編,組織起“系鞋帶”比賽、“疊被子”比賽等,通過有趣有獎勵的方式來鼓勵幼兒們對需要掌握的生活技能進行練習和掌握,在有趣的同時培養了幼兒們的獨立自主能力。同時,還能通過生活化技能的游戲化改編,提升幼兒們對生活趣味性發現的能力,讓幼兒們對生活產生熱愛。
3.對地域性較強的本地特色游戲融入課堂中來。不同的地區都具有本地區獨有的文化特色,這是幼兒園游戲設計中一個很重要的靈感來源,根據各自區域內的優秀文化習俗來設計游戲,能夠讓幼兒們對自己所在地區的文化特色有一定了解,也能夠讓幼兒們更快速地進入到游戲氛圍中來,更能夠領會游戲的內涵。比如,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有許多特有的文化習慣和善于歌舞的優勢,將其設置成課堂小游戲,能夠有效增強課堂的特色和趣味性,培養幼兒們的興趣。
(二)重視幼兒園教學,更新教學觀念
1.重視對幼兒的個性化培養。每一個幼兒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在幼兒園階段正是其產生獨立“三觀”、培養獨立個性的時候,這時非常不提倡對幼兒們的個性有所限制,設立嚴苛的課堂紀律與教學氛圍,不允許其具有自生獨立的個性。通過對游戲與教學的整合,創設出一個輕松、快樂的氛圍,不論是在教學中還是在游戲中,都能夠充分感受到樂趣,對幼兒園的生活產生熱愛。這樣能夠充分鼓勵幼兒們的想象力、創造力的發散培養,探尋自己的樂趣和特長所在,確保幼兒們能夠獲取到知識、提高對學習的樂趣。
2.提高教師的基本素質。教師作為幼兒幼兒園生活的引導者和教育者,其自身的綜合素質水平會直接影響到幼兒們的學習與生活,因此提高教師的基本素質對于幼兒們幼兒園生活是一份重要保障。教師通過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能夠對幼兒園教育的意義具有更加深刻的認知,明白幼兒園的幼兒們最需要引導的部分是什么,怎樣將教學與游戲很好地整合在一起,使幼兒們能夠從學習中獲得樂趣、在游戲中掌握知識。同時,教師的綜合素質提高能夠有效增強與幼兒們之間的溝通,培養更良好的師生關系與教學氛圍。
四、更新教師的教學觀念
如今大環境已經改變了,對幼兒園教學的目標也已經與曾經不同,幼兒園不再是單純的“托管”,而更加強調其對幼兒的教育意義。通過教師對教學觀念的更新,尋找到寓教于樂的方法,讓教師對自己的定位從教育者變成引導者,充分激發幼兒自身的個性與能力,在課堂教育與游戲的設計中,做出良好的整合,找到游戲與教學的平衡點,不斷優化與創新。
(一)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讓幼兒們在快樂氛圍中學習
將游戲賦予教學意義,將教學游戲化,營造輕松快樂的教學環境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教室的布置上、課桌椅的擺放上、教師與幼兒們的座位排列上,都可以下功夫思考,怎樣才是最利于拉近師生間關系的、能夠讓幼兒們放松沒有壓力的。通過環境的營造,來讓幼兒們對教學本身抱有接納的態度,才能夠有利于后期的寓教于樂。
(二)在硬件設施上做足準備,豐富教學材料,讓課堂變得有趣
將游戲融入教學、對教學進行游戲化改革,教具的升級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教學材料的準備對于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方便教師進行個性化教學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學材料的充足準備、融入具有主體性的元素,能夠更好地輔助教師教學,讓課堂看起來更有趣,讓教學看起來更加向游戲靠近,能夠充分吸引幼兒們的注意力,主動走進學習的世界。
總而言之,全社會對幼兒園教育水平的追求正在逐漸變高,因此幼兒園應不斷創新整改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適應當下幼兒成長的特點是非常必要的。幼兒園教育從業者們必須要從專業的角度去探究這一問題,在幼兒園教育中將教學與游戲作出合理有效地設計安排,讓二者能夠很好地融合,教學游戲化、游戲具有教育意義,這樣才能夠讓幼兒們在課堂中獲得樂趣,在游戲中明白道理。同時,二者的整合能夠充分維護每一個幼兒的個性與天性,保護他們美好的童年,也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張莉.整合課程背景下幼兒園游戲與教學整合的實踐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3).
[2]鄭美妮.幼兒園中班語言教學和游戲活動融合策略[J].咸陽師范學院學報,2018,33(6).
[3]徐東,李林燭,劉一春.幼兒園表演游戲整合課程的可能性及策略[J].荊楚理工學院學報,2015,30(5).
[4]李林燭.整合課程背景下幼兒園游戲與教學整合的實踐研究[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5,35(5).
[5]徐東,李林燭.幼兒園游戲整合課程的現實性分析[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15(5).
[6]趙銀鴿.對幼兒園健康教育的幾點思考[J].學周刊,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