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政 李郡
摘要:在我國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歷程中,如何深化企業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的融合是堅持黨對國有企業領導不動搖的重大課題,是把好企業發展方向的重要舉措,同時亦是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重要保障。本文從三個維度對企業黨建工作與經營工作深度融合進行分析:一是深化思想認識,筑牢國有企業的“根”與“魂”;二是完善工作機制,深推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的融合路徑;三是強化基層建設,打造堅強戰斗堡壘。
關鍵詞:國有企業;黨建;經營工作;深度融合
《中國共產黨章程》第五章第三十三條中規定“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中黨的基層組織,圍繞企業生產經營開展工作。”[1]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要充分實現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作用,就要把黨建工作與經營工作進行深度融合,實現合二為一,齊頭并進。當前,大部分國有企業在黨建工作和經營工作的深度融合上存在思路不夠清晰,做的不夠深等現象。做好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和經營工作深度融合的文章,就是要樹立深度融合的意識,實施深度融合的舉措,達到深度融合的狀態。深度融合是指在企業生產經營各要素中,通過統一價值取向、塑造工作主體、規范行為方式等手段,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將黨建工作充分融入到企業生產經營工作當中。本文根據株洲天橋起重機股份有限公司黨建工作經驗,探討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與生產工作的深度融合。
一、深化思想認識,筑牢國有企業的“根”與“魂”
(一)確保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
習近平同志深刻指出:“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優越性的一個突出特點是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2]國有企業在企業發展的復雜體系中,要以中國共產黨為核心,要不斷加強企業黨委對企業各方面工作的領導。黨委要堅持從戰略層面、社會責任角度統籌規劃企業發展方向,通過召開戰略研討會、經濟形勢分析會等會議,分析國家戰略發展方向、行業發展方向、研判市場風險,明確年度重點工作,把握企業的發展方向,為企業職工指明前進的道路。企業黨委在把握方向的同時,更需要通過思想教育強化職工的行動自覺,做到思想與行動同向、統一,確保企業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地位。企業黨委通過黨委會、黨代會等會議,研究并部署企業思想教育工作,將思想教育工作融合到企業的生產經營當中,通過上黨課、開展黨日活動、談心談話等形式,教育和引導廣大企業職工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凝聚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強大合力,在推動企業前進的步伐中真正做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通過思想教育和工作部署,讓職工自覺地將行動統一到黨組織的決策部署上來,確保上級黨組織和公司各項決策部署迅速落到實處。
(二)創新機制,深度參與決策
決策部署是企業發展的關鍵節點,要深化企業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的融合,必然要不斷建立健全的企業黨委參與企業重大決策的制度機制,把握企業發展的正確方向。企業黨委在決策程序上,要在發展高度、管理寬度、落實深度上進行全面把握。在企業發展的高度上,國有企業作為中國社會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重要部分,要嚴格貫徹落實好黨和國家發展的路線方針及相關政策。在企業管理上,要有“大局”意識,對于企業日常事務可不用過多干預,對于企業“三重一大”事項則要嚴格把關,控制好發展大局。在決策落實上,對于“兩個一以貫之”“五大發展理念”等需要長期堅持的理念,要形成長效機制,不斷深化此類問題的影響力。為確保黨委會決策的科學性、正確性,企業黨委委員對于黨委會重大事項需提前了解情況,掌握相關事宜。同時,對于進入經理層、董事會、監事會的黨委委員,在各類會議中要充分表達黨委會對各類事項的意見,確保國有企業黨委領導、董事會決策、監事會監督和經理層執行的有效統一。
(三)完善制度,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企業制度是指企業作為一個有機組織,為了實現企業既定目標和實現內部資源與外部環境的協調,在財產關系、組織結構、運行機制和管理規范等方面的一系列制度安排。[3]在做好企業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的深度融合過程中,國有企業要根據各部門的職能屬性和實際情況,通過加強對企業制度、規定的建設力度,形成完善的黨委領導、行政執行、工會保障、紀委監督,各司其職的管理體系,最大程度上優化企業管理架構,充分發揮各部門自身優勢。同時,要不斷強化民主集中制,充分發揮國有企業的制度優勢,不斷完善股東會、黨委會、董事會、監事會、總經理辦公會和職代會各負其責、和諧運轉的管理體系,大幅提升企業治理水平。
二、完善工作機制,深推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的融合路徑
(一)確保目標同向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國有企業在發展的進程中不應只考量自身的發展需求,更要順應國家、所屬區域社會經濟的發展趨勢,做到與國家,與人民目標同向。企業黨委要充分發揮自身的目標導向功能,通過教育培訓等形式,加深企業黨員干部乃至全體職工對黨和國家大政方針的高層次理解,及時準確地落實上級部門的發展戰略及決策部署,確保企業發展與國家發展戰略同向。在企業內部,要在企業管理架構設置上、工作部署中、考核結果運用上將黨建工作與經營工作進行有機的融合,確保兩者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具有高度同向性。
(二)落實行動同力
在企業發展前進的過程中,要做到將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推進,就要注重行動指導的構建和人才的培養,以正確的行動意識、優秀的實施主體從行動的根源深化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工作的融合。企業文化作為企業職工的行動指導,在構建的過程中要注重黨建工作的思想教育性,有機的融入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構建“一體同心、多元并舉”的企業價值理念,在企業文化軟實力轉化為持續發展的生產力的過程中不斷深化黨建工作與生產工作的融合。同時,要牢固樹立人才發展理念,抓好黨建工作與經營工作深度融合的行動主體,在企業干部、人才的培養過程中,對業務知識與黨建知識進行全面培訓,通過輪崗、交叉任職的方式打造既懂經營管理又知黨建的復合型人才。
(三)構建激勵同步
企業黨建工作同生產經營的深度融合是一個全局的過程,在融化的進程中要抓牢干部與群眾這兩個關鍵,注重成果的檢驗。企業要定期考核黨建工作同生產經營的融合情況,同步考核黨建工作與行政工作,并將考核分值與領導人員、黨務工作者的績效薪資、進退留轉掛鉤。對于普通員工要不斷提高其幸福感,企業黨組織要努力構建多樣化的職工參與公司管理的平臺,開拓職工提意見和建議的渠道,通過鼓勵并引導職工為公司發展建言獻策,增強其歸屬感,從而為黨建工作與經營工作的深度融合提供堅定的基礎。
三、強化基層建設,打造堅強戰斗堡壘
(一)打造過硬黨支部
國有企業普遍擁有龐大的“體量”,要深化黨建工作同生產經營的深度融合,就必須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重要指示精神,構建“由上至下,由下至上”的雙向機制。國有企業黨的建設與生產經營的發展都立足于基層,而基層支部作為黨的建設和企業經營工作的戰斗堡壘,是深化黨建工作同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的主要陣地。企業黨委要要樹立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意識,抓好支部建設。在黨支部的建設過程中,要根據企業的行業特征、職工素養、工作方式等實際情況,對支部工作的運作模式進行具有針對性的優化,打造具有自身企業特色,貼合企業實踐的工作機制。同時,要確保基層黨支部能夠順利參與到企業內部重要事件的決策過程中來,通過黨委會對基層黨支部的決策事項加以明確,以此確保決策的實踐性。
(二)建設高素質黨支部領導班子
國有企業是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具有重大的經濟建設任務,企業基層黨支部因生產任務的壓力,在支部建設上往往不夠完善,同時由于生產任務的動態性,致使無法模式化黨建與生產的融合方式與標準。因此在深化黨支部黨建工作與生產工作的融合過程中,要根據企業時下實際情況,貼近生產任務要求,創新融合方式。在新的形勢下,基層黨支部由于生產建設任務的多樣性,支部成員在一定程度上難以高度集中,支部成員之間的溝通基本以“點對點”的方式為主,而建設一支深受廣大職工擁護的高素質黨支部領導班子,能在溝通的源頭聚合支部力量,通過逐級明確責任,強化工作措施,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的創造力、戰斗力。因此,要注重支部領導班子的建設核心,選配好黨支部支委班子,以復合型人才的培養要求打造高素質的黨支部團隊。
(三)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企業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的融合是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現實需求,同時亦是堅持從嚴治黨的政治需求,國有企業的共產黨員作為企業的中堅力量,要充分發揮其先鋒模范作用,促進企業穩定繁榮發展。要強化黨員管理,根據工作實際,劃分黨員責任區,通過嚴格遵守崗位職責、高效完成生產任務、和諧建設員工隊伍等,充分發揮黨員在企業中的骨干作用、領頭作用。通過“黨員示范崗”、“黨員公開承諾”等平臺和黨日活動,激勵優秀黨員充分發揮自身的榜樣功能,為廣大群眾提供良好的示范。
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和生產工作的深度融合是國有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路徑,只有在國有企業的企業文化中融入黨建思想,在體系制度、組織架構、人才隊伍建設,服務職工等各個方面樹立黨建意識,才能真正做到黨建與生產的深度融合,才能充分發揮黨建工作對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才能牢牢掌握黨在國有企業的領導權,實現國有企業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作用。
注釋:
[1] 《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修改,2017年.
[2] 中共中央宣傳部組織,《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2016年版)》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2016年.
[3] 田貴平,《物流經濟學》,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年.
參考文獻:
[1]田貴平.《物流經濟學》[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92-92.
[2]周秀紅,孔憲峰.國有企業黨建與企業文化創新的共生效應[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
株洲天橋起重機股份有限公司黃元政李 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