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國良
摘? ? 要:在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快速提升的背景下,各行業的發展速度有了持續化提升。推動行業快速發展的原因,除了企業自身競爭力的提升外,也包括企業在實際發展過程中開始廣泛運用各類先進性技術。合肥市大圩葡萄發展規模得到擴大,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先進性技術的運用。在實際的種植過程中,栽培單位也開始運用大圩葡萄栽培技術,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葡萄產業的發展,而要發揮出大圩葡萄栽培技術的最大化作用,相應栽培單位就需要立足于實際,對大圩葡萄栽培技術的提升與發展予以關注,后續采取合理性的措施實現技術效果,從而推動葡萄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大圩葡萄;栽培技術;提升;發展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02-0067-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S663.1? ? ? ?文獻標志碼: B
大圩葡萄的栽培歷史有20多年了,發展規模達667 hm2,分早、中、晚熟品種3類,已連續舉辦18屆葡萄節。大圩葡萄是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其種植地成了合肥市民眾休閑觀光的去處。大圩葡萄具有粒大、肉厚、汁多、味甜、口感好的特點,受到了廣大合肥市民的喜愛。目前,大圩引進推廣的主要栽培品種超10個,達到優質高產的目的,明顯提高了經濟效益。
1? ?不斷引進優良品種
1.1? ?早熟品種
早熟品種有夏黑、京亞、早玫瑰、金手指、維多利亞、無核寒香蜜。
1.2? ?中熟品種
中熟品種有巨峰、巨玫瑰、紫珍香、醉金香、藤稔、紅蜜、黃蜜。
1.3? ?晚熟品種
晚熟品種有牛奶、魏可(溫克)、美人指、晚紅提(紅地球)、紫地球。
2? ?棚架與籬架并舉
栽培架式以棚架為主,葡萄水平棚架是針對傳統栽培模式的一種改進,目前架面一般采用T字或H式整形,具有管理簡便、省工和便于機械化作業等特點[1]。同時園地種草具有立體種養的特點,提升了旅游觀光效果。近年來,以Y形雙籬架為主,這種架式構成后,冬剪葡萄時可以將母蔓全部置于底層鐵絲上(離地80~100 cm),至翌年新枝長出時,便可以沿兩邊的鐵絲生長(分別離地115~140 cm),后續根據實際情況設計上寬下窄的V形結構,可以使葡萄園的光合強度得到增強,進而保證葡萄的正常生長。與此同時,在進行棚架搭建過程中,還要注意棚架與籬架并舉,可以使整個葡萄園的通風等條件得到滿足,確保葡萄獲得良好的生長條件,同時其還便于搭建防雨棚,確保果品質量。
3? ?防雨棚、滴灌、地膜覆蓋技術的應用推廣
近年來,大圩引進的歐亞品種葡萄越來越多,發展面積越來越大,果農對防雨棚、滴灌、地膜覆蓋技術逐漸應用推廣,每戶種植面積在0.7~2 hm2,全部采用防雨棚、滴灌、地膜覆蓋技術。據調查統計,平均產量在1 500~2 000 kg/667 m2,產值達1.5萬~2萬元/667 m2。投入3項材料費用1 500~2 000元/667 m2,可實現一次投入多年受益。
4? ?正確使用生長調節劑拉長花穗與果實膨大新技術
在葡萄實際生長過程中,為了確保其正常生長,相應的栽培單位還要注重采用各項合理性技術促進葡萄的生長,如可以使用生長調節劑拉長花穗與果實膨大新技術,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葡萄的生長,滿足其生長所需的養分。在實際栽培過程中,需要相應工作人員對葡萄的整體生長情況進行分析,后續可以立足于實際應用相關技術措施:相應工作人員可以采用赤霉素5~10 mg/kg或用美國奇寶1 g兌水20~40 kg蘸或噴花序,能收到明顯的效果;在盛花期時蘸濃度為50 mg/kg赤霉酸或用美國奇寶1 g兌水4 kg,兼有拉穗和保果雙重作用,使用時期和濃度因不同品種、氣溫等因素應有差異,由于不同的葡萄品種所需的劑量存在一定的差別。針對這一情況,就需要相應工作人員在合理分析的基礎上開展實際工作,以此提升生長調節劑拉長花穗與果實膨大新技術的應用效果。
5? ?生長期的修剪與控產
為了確保葡萄栽培工作的有效性,相應栽培單位及工作人員還要重視葡萄生長期的修剪和控產,其可以有效保證葡萄后續的生長,保證產量。在實際修剪過程中,相應工作人員要立足于實際,對葡萄進行抹芽、摘心和疏枝等。結果枝摘心在花前7 d至初花期(5%花蕾開放)進行,摘心對促進坐果效果最好。一般在上部花序以上保留5~7片葉,生長強的結果枝保留葉片較多,生長弱的結果枝可不摘心;第2次摘心在延長梢5~7片葉子時,留3~5葉摘心;第3次摘心在延長梢5~7片葉子時,留3~5葉摘心。每0.5 kg優質果需要17~25片葉供給養分。副梢的處理應根據葡萄生長勢的情況靈活進行,強枝副梢一般全部除去,弱枝副梢留1葉后摘心。籬架紅色品種葡萄易受日灼,在花前7 d重摘心,可在果穗上留2~3個副梢,副梢留2~3葉遮陰防日曬,其上留2葉摘心,副梢上再出副梢及時抹除。卷須是葡萄攀緣的器官,會消耗養分,應當除去。在葡萄成熟前開始著色后,將結果枝基部果以下的老葉摘除,這樣做不僅會使通風透光好,還能提高葡萄品質。優質果產量控制在1 500 kg/667 m2以下。
6? ?兩代同堂結二次果技術
對于健壯旺盛的樹體,如果肥水充足,可以進行兩代同堂結二次果技術,二次果能彌補、提高當年產量,延遲采果時間。據試驗發現,最長可掛到11月。二次摘心后夏芽副梢上冬芽飽滿,花芽分化較好,此時摘去嫩梢、留下2~3個芽,冬芽萌發可見花穗;或用1∶25的單青胺涂副梢冬芽,效果也很好,然后在花序上保留1~2葉摘心,同時用赤霉素拉長花穗,在生理落果后2~3 d、果粒約黃豆大時再噴葡萄膨大劑,確保二次果品質與一次果相近。
7? ?葡萄套袋
套袋可明顯降低病蟲害發生率,提高果品質量。在實際套袋過程中,相應的栽培單位及工作人員要對葡萄的成熟情況進行全方面分析,后續根據實際情況開展套袋工作。一般情況下,在套袋過程中一般所采取的是純白色、經過處理的聚乙烯紙袋[2],一般會在花后15 d左右套袋。由于套袋工作重要性較大,相應工作人員還要結合實際的環境條件等,一般要避開雨后高溫天氣或陰雨連綿后突然放晴的天氣,在套袋前要對全園進行一次殺菌劑的噴殺,藥液干后即可進行套袋。在套袋時,一般是先將袋口端6~7 cm浸入水中,后續用手將紙袋撐開,由下往上將整個果穗全部套入袋中,最后用封口絲扎緊。
8? ?增加基肥量及配方施肥
秋季注重施基肥,基肥通常采用腐熟的有機肥,如人畜糞、廄肥、堆肥等,每667 m2施2 000~3 000 kg;最好是每667 m2施油餅肥150~250 kg,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即時施入,同時加入過磷酸鈣75 kg或三元復合肥25 kg。早施基肥對延長葡萄掛果時間、增強樹勢、促進根系吸收和花芽分化有良好的作用。施肥主要分為秋季施肥與追肥,需要相應工作人員根據葡萄根系的分布等進行合理溝施,其可以滿足葡萄根系的營養需求,從而促進葡萄的正常生長。后續在追肥過程中要注意萌芽前、萌芽后20 d及坐果后進行施肥,具體的施肥方法為:在萌芽前,以速效性氮、磷、鉀肥為主,每667 m2施肥量約10 kg。而在萌芽后20 d左右,此時,新梢生長迅速,花序迅速長大,植株對養分需求量大,應以施速效性氮、磷、鉀肥為主,可株施三元復合肥100 g,每667 m2施肥量約20 kg。但對生長過旺的樹體,不宜追施氮肥。后續在坐果后,則可以平衡施用各種養分,以此滿足葡萄的生長要求。
9? ?灌溉與排水
葡萄是耐旱性較強的果樹,在多雨季節,一般需要相應的栽培單位及工作人員對該地區的環境條件進行分析,在不同季節要采取不同的灌溉與排水方法,以此滿足葡萄生長需求。
一般情況下,在葡萄生長過程中的主要需水期可以灌水3~5次,主要是在葡萄生長的萌芽期、開花前、漿果膨大期施肥后,后續工作人員要根據該地實際的降水量進行灌溉。在排水過程中也要根據實際降水量采取合理化措施,以達到減少水分的目的,確保葡萄在生長過程中獲得適宜的水分。
10? ?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應該按照綠色食品的要求進行,必須以防為主、防重于治[3]。
主要病害:包括黑痘病、灰霉病、霜霉病、炭疽病、白腐病、白粉病、黑斑病等。針對發病時期提前噴藥預防。可對癥選藥,藥液濃度宜稀。休眠期噴3~5波美度石硫合劑;生長期噴波爾多液、甲基托布津、咪鮮·多菌靈、百菌清、代森錳鋅、福星、福美雙、三唑酮、苯醚甲環唑等。
主要蟲害:包括金龜子、葡萄透翅蛾、葡萄紅蜘蛛、葡萄葉蟬等,發現蟲害一般才進行藥物防治。選用高效、低毒、無殘留農藥,如甲氰菊酯、吡蟲啉等。
參考文獻:
[ 1 ] 于景華,李欣.良種葡萄高效栽培技術[M].北京:科技文獻出版社,2011.
[ 2 ] 單傳倫.南方大棚葡萄栽培新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
[ 3 ] 王鵬.葡萄避雨栽培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