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峻峰


[摘? ?要]江蘇省如東縣岔河小學積極挖掘學校黨建品牌形成的要素,以“立人、立信、立品、立業”為緯,以“上承方針政策、中承黨支部活動、下承銀杏文化、史承革命先烈思想”為經,設計黨建“四立”品牌體系。其中,立人是根本,立信是前提,立品是關鍵,立業是目標。讓政策之光指引品牌,讓紅色黨史濡染品牌,讓銀杏文化滋養品牌,讓“四立”品牌滋育人生。時空全覆蓋,同創教育圣夢。
[關鍵詞]黨建品牌;黨史;銀杏文化
學校是知識分子云集、群英薈萃之所。習近平總書記曾高度贊揚“以錢學森、鄧稼先、郭永懷等‘兩彈一星’元勛和西安交通大學‘西遷人’為代表的老一輩知識分子‘始終與黨和國家的發展同向同行’的家國情懷和奉獻精神”,強調“面對新的征程、新的使命,需要在知識分子中弘揚這種傳統、激發這種情懷”,以及黨員要“到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為‘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作出新貢獻”?;诖?,江蘇省如東縣岔河小學(以下簡稱岔河小學)黨支部以指向“建功立業”為目標,創建“立人、立信、立品、立業”的“四立”品牌,讓品牌的形成扎根于實踐的土壤中。實踐證明,黨建品牌的形成,離不開四種強大的紅色基因(或稱要素),即“政策之光、歷史之源、文化之根”的外部要素以及“精神之干”的內部要素,且前者通過后者起作用。
一、學校黨建品牌結晶積淀的“政策之光”
學校在創建黨建品牌時,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需要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和政策,在黨的方針政策指引下創建品牌。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黨的教育方針和政策指向。在岔河小學創建的“四立”品牌中,“立人”以“立德樹人”為指引,“立信”以“三嚴三實”為指引,“立品”以“四有好老師”和《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為指引,“立業”以“建功立業”為指引。其中,“立人、立信、立品”是“立業”的前提。學校讓“立業”品牌逐步結晶提純,再用“立業”品牌培根鑄魂,啟智潤心。
有了政策指引,燈塔之光導航,黨建品牌的創建便不會偏離方向,政策之光也會照亮黨建工作和黨建品牌建設之路。
二、學校黨建品牌結晶積淀的“歷史之源”
岔河小學黨支部從百年校史的土壤中,尋找黨建品牌創建的歷史源頭,滋生孕育黨建品牌,通過對校史、紅色故事、黨的知識、黨的精神的研究挖掘巨大的紅色力量,打造“立業”品牌的精神支柱。
1.堅持不懈、艱苦奮斗的傳統精神滋生“立業”品牌
習近平總書記在建黨一百周年之際號召大家學習黨史,他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全黨同志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岔河小學在“杏園黨建品牌活動室”用展板展出百年黨史,讓全校師生深刻地認識到了中國共產黨是靠艱苦奮斗起家的,也是靠艱苦奮斗發展的。奮斗就要有攻堅克難精神,就要有持之以恒精神,就要有愚公移山精神。奮斗是黨員的光榮!黨員要珍惜偉大時代,做新時代的奮斗者。
2.敢于犧牲、樂于奉獻的家國思想滋生“立業”品牌
1916年,中共早期黨員、南通著名烈士吳亞魯自原江蘇省如皋師范學校畢業后回鄉,其夫人任岔河小學教員。1926年,吳亞魯夫婦受組織派遣參加北伐。1927年,吳亞魯參加了南昌起義。1933年,吳亞魯被捕入獄,幸經柳亞子聘請律師史良進行辨護出獄。1939年6月,吳亞魯在平江慘案中犧牲。1939年8月,在悼平江慘案被害烈士大會上,毛澤東同志送挽聯:日寇憑陵,國難方殷,槍口應當向外;吾人主戰,民氣可用,意志必須集中。
講好學校黨史和身邊黨員的紅色故事,可以傳承紅色基因,讓“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誓詞點亮黨員的精神火炬。大家高舉火炬,向未來前進!
3.堅守信仰、獻身理想的國家情懷滋生“立業”品牌
解放戰爭時期,岔河小學作為區首席學校(中心小學)和下設校的教職工近百人飲雞血酒,盟誓:跟共產黨走,永不變色!“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繆成之老師被捕后視死如歸。面對屠刀,繆成之說:“誰無父母?誰無妻兒?我們正是為了救助全中國人民的父母和妻兒,所以犧牲了自己的一切。”在刑場屠刀前,繆成之沒有對死亡的恐懼,有的只是對美好明天的期待,有的只是革命者堅定的信仰,這份信仰歷久彌堅??姵芍艺\頑強,至死不渝。繆成之雖然犧牲了,未竟事業還需要今天的同志去完成,未了愿望還需要今天的黨員去實現,我們沒有理由辜負烈士的期望。
高天厚土,忠魂永駐。這就是身邊最好的共產主義理想教育和敢于犧牲的奉獻教育。今天已是當年的明天,對照革命先烈遺愿,今天的共產黨員應該怎么做?這個問題振聾發聵。
4.為民謀福、努力向上的進取意識滋生“立業”品牌
1925年,尤梓才任岔河小學校長,尤校長的學生邢白在黨的培養下走上領導崗位。1984年12月,邢白任中共江蘇省紀委書記,1988年1月當選為江蘇省第七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為推進江蘇省的民主法治建設和人大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1946年,劉定一(寶林)任岔河小學校長,她的丈夫葉胥朝曾建立中共江園支部,這是江蘇省最早的黨支部之一。之前,葉胥朝參加了中共如皋縣委的組建和領導工作,領導游擊隊進行了紅色武裝斗爭。1976年10月,葉胥朝任江蘇省第四屆政協副主席,1979年12月任江蘇省第五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身邊的這些歷史人物,都是在如東縣革命老區搖籃中,在岔河小學紅色園地中,在黨組織的教育與培養下,一步一個腳印,鍛煉成為領導,并且用畢生精力去為更多人謀幸福的。學校黨支部從學校歷史中提煉出“堅守信仰、艱苦奮斗、犧牲奉獻、向上進取”四種精神,這是滋生“立人、立信、立品”的必然因素和必備紅色基因,而“為民謀?!笔恰傲I”的成果體現。
以史為燈,照我前行;以史為泉,洗滌心靈。黨員要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戒、心中有責。學校努力挖掘、提煉、內化本校歷史,對師生進行深刻的學校黨史教育,引導師生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理解勇于犧牲的先烈思想,發揚艱苦奮斗的傳統精神,滋生“立人”精神,使“四立”品牌繼承強大的紅色基因。
三、學校黨建品牌結晶積淀的“文化之根”
學校的校樹是銀杏,校園文化是“銀杏文化”(見圖1)。學校黨建品牌的形成受到學校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即文化留痕。學校濃郁的銀杏文化氛圍,滋養著“四立”品牌之果長大。中國教育史可追溯到孔子的杏壇講學,杏壇是教育圣地的代名詞。學校黨支部深耕教育杏園,建構出了“銀杏學校、銀杏教室、銀杏之師、銀杏之生、銀杏課堂、銀杏活動、銀杏課程、銀杏標志”八塊“銀杏文化責任園地”,讓外顯文化得到彰顯。同時,“四立”品牌都蘊藉著銀杏文化的內涵:“銀杏多果”,象征成果豐碩、弟子滿天下;“銀杏樹干直立”,象征黨員正直的品格;“果仁食用,又可入藥”,象征黨員有利于社稷民生,為人民作貢獻……這些啟迪黨員要像銀杏一樣“立人”:“端直樸實、挺拔超然”的銀杏精神啟迪黨員“立信”;“古樸偉岸、莊重剛勁、傲骨迎風、綿延千年”的銀杏精神啟迪黨員“立品”;“一目滿樹,盛果累累”的銀杏之貌體現黨員“立業”。
1.銀杏文化滋養“立業”品牌
教育文化史上群星璀璨,其中教壇、文壇先賢不少詩篇與銀杏樹密切相關,也啟迪著教育者“立人”“立業”。例如,蘇軾喜歡在銀杏樹下堅持苦讀,在銀杏盛果時欣然寫下“一樹擎天圈圈點點文章,四壁峰山滿目清秀如畫”的詩句。這可謂“東坡式讀書海量的好手”??鬃釉谛訅谡n,弟子三千,授六藝之學,其儒家思想對東亞、東南亞乃至全世界都有著深遠的影響。截至2020年,全世界有548個孔子學院。朱熹《朱子語類》卷九十三中說:“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边@可謂“孔子式教書育人的能手”。劉勰曾在定林寺中被譽為“天下銀杏第一樹”下靜心寫作,歷時五年,悉心鉆研,寫就文學理論專著《文心雕龍》,并寫下“十圍大樹三千歲,一部文心萬世傳”的詩句。這可謂“劉勰式著書立說的高手”。
銀杏之師=東坡式讀書海量的好手+孔子式教書育人的能手+劉勰式著書立說的高手。一個好老師,也應是一個“讀書、教書、著書”的強手。學校據此評比“銀杏之師”并予以獎勵。學校黨支部上報的《用“銀杏文化”打造“‘銀杏之師’團隊”教育名片》材料獲得南通市教職工文化品牌評比一等獎。
2.銀杏內在精神滋養“立業”品牌
岔河小學支部黨員從銀杏生物特征、銀杏文學特征、銀杏人文特征中探索銀杏精神內涵,提煉出銀杏精神:樸實端直、蔥蘢莊重、高雅平易、嶙峋灑脫、挺拔超然。并由此聯想到,黨員教師精神是“自強務實、和合奉獻”;領導干部精神是“有境界,能看遠;有肚量,能看寬;有涵養,能自持;有鋒芒,能內斂”。再聯想銀杏價值追求,銀杏之校的價值追求是“古樸、灑脫、悠久”;銀杏之師的價值追求是“高雅、平易、正直”;銀杏之生的價值追求是“端莊、優雅、剛勁”。學校支部黨員從銀杏精神內涵的研究到對怎樣做人的思考討論,就是用“銀杏文化”去濡染、浸潤、滋養“立人、立業”黨建文化品牌。
3.銀杏外在標識滋養“四立”品牌
岔河小學黨支部以銀杏葉片為素材,設計了銀杏文化標識(見圖2)。銀杏文化標識中的綠色(葉柄)代表活力,寓意學校是一所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綠色文明校園,校園生活寧靜、和諧、純潔;金色(葉片)代表成熟、豐收。銀杏文化標識以卡通形象呈現,代表以兒童為中心??ㄍㄐ蜗笙褚槐菊归_的書,寓意開卷有益;像一只張開翅膀的鳥,寓意展翅高飛;像大海的波浪,寓意乘風破浪;像一座高山,寓意攀登高峰;像育苗的雙手,寓意培育人才。設計富有學校特色的銀杏文化形象標識的過程,就是凝聚全校師生思想共識的過程,就是形成向心力和集體榮譽感的過程,就是引導師生自覺追求真善美的過程。
岔河小學黨支部從銀杏中提煉出銀杏精神、銀杏價值追求、銀杏外顯文化、銀杏內隱文化等。同時,又以銀杏教育為契機,幫助黨員樹立理想,制訂計劃,建造“銀杏精神”支柱而使“立業”理論自覺,濡染“銀杏文化”而使“立業”思想自覺,打造“銀杏之師”名片而使“立業”行為自覺,評選“銀杏師生”而讓“立業”心靈自覺。學校會象征性地發放一定的“銀杏之師”津貼,激勵教師們把評選為“銀杏之師”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在濃郁的銀杏文化氛圍下,在銀杏精神沃土之上,滋養著“四立品牌”之樹不斷生長。學校的銀杏文化助師成才,助生成長,助事成就,助業成功。
四、學校黨建品牌結晶積淀的“精神之干”
黨的政策、黨的歷史、銀杏文化對學校黨建品牌的形成有著重要作用,但它們均屬于外部要素。在學校黨建品牌的形成中,人才是內部要素。而人品又是人的核心要素。一名黨員,一面旗幟,品質為先。打造立業品牌,需要共產黨員認同“建功立業”的立業目標之后,以黨員群體的高尚品格情操確保立業目標實現。而黨員群體的“高尚品格”,又由“立人—立信—立品”梯次漸漸形成。在工作磨合中,全體黨員逐步聚合成有共同性、穩定性的共性品質、群體情操、團隊能力。在三年的品牌創建實踐中,黨支部不斷豐富“四立”品牌內涵,不斷拓展“四立”品牌內容,提出:“立人、立信、立品”都是在講提升黨員群體共性品質,是“立業”的保障;“立人、立信、立品、立業”品牌每一方面的形成,都離不開“政策、歷史、銀杏文化、黨支部活動”四條線。在“四立”中,“立人”是前提。作為知識分子黨員,首先應正直、儒雅。
1.立人
魯迅的《文化偏至論》講立人“乃必尊個性而張精神”。它體現了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獨立自主的創新精神。更具體地說,魯迅的“立人”,就是要使國人都具有自強獨立的人格,都成為具有獨立精神自由、受自己意識支持的實體。魯迅理想中的人,首先是具有人的自覺品性的生命存在,即能夠把握住自己生存的權利和生命的價值。作為一個現代知識分子,魯迅終其一生都努力恪守自己的有民族精神骨氣的獨立人格,保持著自己的獨特個性。今天的黨員教師肩負著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神圣使命,更要做一個自強、創新的現代化知識分子。因此,學校黨支部在學校大操場上建造了“立人”警示臺,將頂天立地的“立人”標識兩個大字漆寫在操場司令臺兩側,讓千名師生有目共睹,時時警醒。
2.立信
一諾千金,言行一致,是檢驗“立人”品質的重要標準。民曰:信義無愧、信用無欺、信譽無價。習近平總書記對黨員干部提出了“三嚴三實”的要求,即“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其中,“實”就是“誠信”。誠信為本,品質為天。學校開展了“誠信做人、建功立業”大討論,黨支部書記關于誠信的文章《千讀萬讀學做真人——讀〈季羨林散文集〉》在《莫愁》雜志發表。
3.立品
黨員特質,品質為先。學校黨支部以政策規范黨員行為,以銀杏精神啟迪黨員思想。學校黨員教師們嚴守《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爭做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
4.立業
立業貴在細化生根,工作貴在部門落實。學校黨支部在創建“四立”品牌后,又深入引導十個部門立業創先鋒,擦亮10個“小品牌”。一是加強黨對教學中心的領導創品牌,如校長室承辦了江蘇省人民教育家培養對象“牽手農村教育”巡回指導大型活動;二是加強黨對教師專業成長的領導創品牌,如江蘇省教育廳下發優秀鄉村教師培訓計劃,分配給南通市十個縣區7個名額,岔河小學教導主任仇沈巍被錄取參加了省級培訓;三是加強黨對特色的領導創品牌,如學校每人一足球,每班一球隊,每年級一球賽,學生黃蔣大亞被選入國家隊參加全運會,學生甘愷入選到西班牙、韓國參加集訓;四是加強黨對學生的領導創品牌,如學校少先隊舉行了“迎大慶頌黨恩”書畫歌舞藝術系列活動;五是加強黨對弱勢留守兒童的領導創品牌,如學校黨團員開展“愛崗敬業,樂于奉獻,幫助留守兒童”的教育敘事展示黨團員風采活動;六是加強黨對“雙帶”活動的領導創品牌,如學校支部黨員紛紛評優登臺領獎;七是加強黨對活動的領導創品牌,落實好黨員冬訓系列活動;八是加強黨對團隊的領導創品牌,如學校團組織被評為縣“青年教師示范崗”;九是加強黨對工會的領導創品牌,如學校工會撰寫《用“銀杏文化”打造“‘銀杏之師’團隊”教育名片》參加評比驗收,學校獲得南通市教職工文化品牌評比一等獎;十是加強黨對教育的靠前指揮創品牌,如江蘇省教育科技工會副主席孫焱等到校對文化品牌創建工作進行專題調研。
學校“四立”品牌創建的過程是品牌內涵不斷提升的過程,也是黨員群體思想觀念不斷豐富、心靈不斷豐盈、情操不斷純凈、意志不斷增強、共性品質群體情操不斷形成的過程。毛澤東同志在《矛盾論》中指出,外因起輔助作用,內因起決定作用;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在“四立”品牌形成的實踐過程中,政策指引、學校黨史、學校文化是外因,黨員共性品質、群體情操、精神之干是內因,只有懂得了內因與外因的關系,懂得了“四立”的內在邏輯關系,才能確保黨建品牌創建的成功。
五、小結
綜上所述,“政策之光、歷史之源、文化之根、精神之干”是黨建品牌創建的四要素,也是必備紅色基因。岔河小學黨支部注重思考這四要素,以“立人、立信、立品、立業”的“四立”為緯,以“上承方針政策、中承黨支部活動、下承銀杏文化、史承革命先烈思想”的“四線”為經,設計和構建了“四立”品牌體系,并把“四立”大品牌細化到10個部門小品牌具體落實。同時,讓“四立”品牌的創建活動在校園時空全覆蓋,觸及學校的每一個角落,扎根于心,活動于群,評價于師生,助推于立業,催生滿目杏園“立業”品牌盛果。學校黨支部要求黨員群體堅守“四立”,同在杏壇,同干教育偉業,同創教育圣夢。
(責任編輯? ?郭向和)
3120500316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