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帆
小柯劇場成立于2012年,是由音樂人小柯所創辦的劇場,主要展演音樂人小柯所創作的音樂劇。目前上演過九部音樂劇兩部話劇(音樂劇:《憑什么我愛你》;愛情三部曲《穩穩的幸福》《因為愛情2》《等你愛我》;你說我容易嗎之《百萬約定》《千萬留神》《萬萬不能》;未來三部曲之首部《我變了我沒變》;獻禮母親音樂劇《想把我唱給您聽》;話劇:《天坑》《因為愛情》)且常年上演八部音樂劇。
在最初展演音樂劇《憑什么我愛你》時,由于受到場地因素影響給劇組在換景、制換、租用劇場、協調劇組人員時間上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給商業票房運營較大的壓力。由于沒有固定的演出場所也給后期的粉絲積攢增添難度。反觀市場上展演的音樂劇,無關劇目大小類型,基本上是沒有固定演出場所,都由劇組和劇院達成租賃協議。這樣打一槍換一炮合作的方式對劇組而言,將會很難形成自己的戲劇品牌IP。對后期的觀眾粉絲積攢和運營形成非常困難的局面。小柯音樂劇在初期制作的音樂劇《憑什么我愛你》也是采用與劇院合作模式,皆遇到上述的各個問題。從而得出:要想形成自己的戲劇IP,必須建立自己的劇場。例如日本的四季劇院,倫西區敦劇院,美國百老匯,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音樂劇劇院行業,當時國內還未有聚集性劇院,小柯音樂劇團隊決定勇敢地走向建立自己的音樂劇劇場的道路。在2012年,國內從未有過只演自己作品的音樂劇劇院,小柯劇場的成立是一個非常有影響力的市場定位。小柯劇場建立在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4號751時尚設計廣場,緊鄰798文化藝術區,濃厚的藝術氛圍給劇場積攢大量游客和文創人員的觀眾群體。在建立好自己的音樂劇劇院后,小柯音樂劇團隊面臨著,房租、人員等劇場開支,制作人在控制成本預算的同時,做了龐大的市場調研,得出開劇院必須常年演出這一結論。
小柯作為知名的音樂人,有許多膾炙人口的歌曲,這為音樂劇創作提供了非常良好的音樂載體和聽眾群體。在小柯劇場上演的第一部音樂劇是愛情三部曲的首部《穩穩的幸福》。作為劇場落地后上演的首部音樂劇,囊括了小柯出道至今傳唱度最高的歌曲《因為愛情》《穩穩的幸福》《北京歡迎你》《歸去來》《最熟悉的陌生人》等等,演員陣容小柯也會親自出演,并邀請過老狼、李煜、葉蓓、胡夏、尚雯婕等知名歌手加盟出演,在戲劇市場打出口碑后的《穩穩的幸福》成為小柯音樂劇最經典,上演場次最多,票房最好的劇目,首演至今已經上演了兩千多場。
小柯劇場成立至今,成功出品九部音樂劇,收入了諸如《想把我唱給你聽》《等你愛我》《你說我容易嗎》《我變了我沒變》等諸多膾炙人口的音樂,在音樂媒體上總播放量過億,這些歌曲在音樂劇中的完美使用,幫助演員傳遞情感,推進故事發展,貼合人物,讓觀眾在原有的音樂聽感上更好的與之產生共情。小柯的音樂成為了劇場能夠成功的核心因素之一。
在第一部音樂劇成功上演后,小柯以一年一部音樂劇創作速度,快速展向市場,打出小柯音樂劇獨有的戲劇風格。愛情三部曲、你說我容易嗎三部曲、未來系列、獻禮母親系列。通過劇目輪換演出,在保證觀眾每月都有不同的劇目可以觀看的情況下,每年上演260多場演出,成為北京市演出場所最多的演出劇場。在此基礎上,小柯劇場也取得了優異的票房,每年都能獲得全國小劇場票房十強。可以說,小柯劇場中國音樂劇市場上占據了頗高的市場占有率。近兩年,小柯音樂劇戲劇IP逐漸有了好的口碑和良好的粉絲群體后,進一步開展了全國巡演,巡演是北京市場良好反饋的結果,小柯音樂劇團隊帶著最真實真誠的音樂劇作品走出北京,面向全國,打破了地域差異、文化差異,讓更多的人了解小柯音樂劇,讓更多的人可以觀看到小柯音樂劇,并獲得良好的巡演口碑。

小柯創作的音樂作品不計其數,且都為傳唱度較高的流行音樂歌曲。那么如此成功音樂人為什么會想著做劇場呢?用小柯的原話,劇場更像是他的游樂園,是個人情懷的真實寫照,在小柯劇場他只想做自己想做的戲劇。和觀眾擁有最真實的接觸,在音樂劇里和觀眾擁有最真誠的情感共鳴。小柯音樂劇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內容的創造力,小柯致力做中國不同階層的人都看得懂的音樂劇,所以他創作的音樂劇通常以愛情、親情為主題而展開,以詼諧輕喜劇的表演方式給觀眾極大的情感刺激,讓每個走進劇場的觀眾看完演出后,在溫暖中感動,在感動中升華,真真切切地感受舞臺上的演出就是自己平凡生活中的映射。上到八十多歲的老人,下到七八歲的兒童都能看懂演員演的是什么,劇目所表達的核心是什么。漸漸培養了一批愿意走進劇場,愿意花錢買票的觀眾群體。只有更多的人愿意走進劇場,音樂劇才會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喜愛。
在票房商業上獲得成功后,小柯劇場還為音樂劇市場培養了一批優秀的音樂劇演員,為更多的音樂劇演員提供了演出經驗。為業界培養了蘇詩丁、白若溪、曹小欠、李響、韓玖諾、金銀玲、孫葛川野、桑可舟等優秀的音樂劇演員。這些演員在走出劇場后,活躍在音樂劇及影視劇行業中,成為各個劇目的主演,臺柱子。同時,小柯劇場依然在吸收優秀的音樂劇演員,通過評估演員的演技,聲樂和舞蹈,在保證劇目質量的同時,致力于培養更多優秀的音樂劇演員。
小柯音樂劇在形成戲劇IP后,如何保障劇目的市場生命力成為小柯音樂劇團隊最大的問題。為了避免老觀眾產生觀演疲勞,在每一輪的彩排排練時會根據當下時事熱點,添加一些新鮮的戲劇包袱,為長期上演的音樂劇中增加新鮮感。保證觀眾每一次觀看都能獲得不同的體驗。在不影響故事走向的情況下,通過小細節的改變,讓觀眾有不同的體驗,帶來不一樣的驚喜。這也是劇場行業與影視行業較大的區別。在舞臺上,演員可以與觀眾更好的互動,再根據觀眾的反饋進行即興表演,增加實感,帶給觀眾更真實的體驗。
近幾年小柯劇場舞美開始轉向多媒體的運用,多媒體舞美運用滿足小柯劇場舞美換景銜接,在省時省力的同時,可以給觀眾更好的觀演效果。小柯劇場的舞臺與觀眾席沒有“樂池”也沒有明顯的臺階界標,舞臺直接延展至觀眾席,坐在第一排的觀眾可以與演員面對面互動,實現舞臺與觀眾“零”距離,觀眾更近距離感受演員細微的表情變化,互動感和參與感大大加強。在宣傳方面,借助互聯網的優勢,在雙微和抖音、豆瓣等線上宣傳,每場演出的觀眾自行進群成為固定粉絲,進行粉絲運營等。在設備、舞美、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下,為觀眾呈現一場場精美的音樂劇演出。
小柯劇場雖然有8部劇在輪換上演,但是通過勤勞的演出,使得每部劇都有上百次的演出經驗。每輪演出后都會根據觀眾和演員的反饋對劇本進行調整,使得每部劇的故事情節都更加豐富的同時,增加戲劇沖突,為觀眾帶來更優秀的劇本。在導演,副導演,演員和幕后工作人員的通力合作下,使得每部劇都好評如潮,每部劇都能收到大家的喜愛。這也是小柯劇場能夠在當下市場上活躍的重要因素。
在音樂劇行業里,常有一種聲音說小柯音樂劇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音樂劇。音樂劇是現代社會的產物,以音樂為靈魂,以舞蹈為重要表現手段,通過音樂、舞蹈、戲劇三大元素的整合來講故事、刻畫人物、傳達概念的現場表演藝術娛樂產品。小柯音樂劇一直以來以劇目的內容為核心競爭力,以中國人的情感表達方式去講述當代中國人的故事。以簡潔、優美、動聽的大眾音樂風格,把握都市青年的藝術欣賞趣味,流行音樂風格主航道,以貼近生活的表演方式,在大眾化中追求個性化,既符合音樂劇的現代審美原則,又符合當代中國觀眾的審美訴求。
小柯劇場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它集成了優秀的音樂,優秀的演員還有優秀的劇本。通過在小劇場演出,增加了和觀眾的互動,給予了觀眾沉浸式的體驗,使得觀眾愿意多次來劇場觀看演出并逐漸有了自己的粉絲群體。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小柯劇場能夠有如今的成績,也是依賴于這9年來對音樂劇不滅的熱情,依靠著工作人員與演員的團結一心,依靠著小柯老師的堅持與支持,才有了今天的小柯劇場。希望未來小柯劇場能夠創作出更多優秀的音樂劇,為觀眾帶來更多優秀的作品,也希望中國原創音樂劇市場能夠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