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培好,蕭楊添,黃斯亮
高州市中醫院眼科,廣東 高州 525200
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為進行性視神經損害、視力損傷疾病的統稱,為眼科常見疾病,是導致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其發生與病理性眼壓升高密切相關[1]。資料表明,大約3/4的青光眼患者合并白內障,兩者之間相互作用,導致致盲性明顯上升[2]。手術是治療青光改病的有效手段,可有效降低眼壓,緩解對視覺神經的損傷,從而促進視力恢復,但手術治療為有創操作,術后并發癥高,降低手術治療效果,影響預后[3]。近年來,隨著醫療水平的進步,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狀體(IOL)植入術治療青光眼合并白內障已經成為可能,并逐漸得到眼科同仁的認可[4]。HELMY[5]研究表明,超聲乳化聯合IOL 植入術治療青光眼合并白內障可減少并發癥,改善其生活質量。本研究旨在探討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IOL植入術治療青光眼合并白內障的效果,為臨床治療診治提供借鑒依據。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高州市中醫院收治的53例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臨床資料。納入標準:①符合《眼科》[6]中關于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診斷標準;②單眼患病并合并白內障;③具備手術指征,且無凝血功能障礙;④按照Locs分級法晶狀體核硬度為Ⅰ~Ⅲ級。排除標準:①合并主要臟器功能障礙;②合并精神系統疾病或認知障礙無法溝通交流;③視網膜脫離或玻璃體混濁者;④合并眼部先天性結構異常者;⑤伴有嚴重內分泌系統疾病者。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分兩組,其中28例行超聲乳化聯合IOL 植入術治療納入觀察組,男性17 例,女性11例;年齡40~80歲,平均(58.13±6.89)歲;病程2~8個月,平均(4.98±0.85)個月。25例行周邊虹膜切除手術治療者納入對照組,男性13 例,女性12 例;年齡40~80 歲,平均(57.99±6.91)歲;病程2~8個月,平均(4.92±0.81)個月。兩組患者的上述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周邊虹膜切除術治療。于球結膜處注射利多卡因(生產廠家:石藥銀湖制藥有限公司;規格:5 mL:50 mg;國藥準字:H14024045),待麻醉滿意后逐次剪開球結膜、角膜緣,并切除根部虹膜形切口,然后采用無菌水對前房進行沖洗,沖洗干凈后縫合鞏膜瓣兩角,最后將球結膜切口縫合。觀察組采用超聲乳化聯合IOL植入術治療。①術前采用托吡卡胺眼液(生產廠家:沈陽圣元藥業有限公司;規格:5 mL:托吡卡胺25 mg;國藥準字:H20057919)擴瞳,待麻醉滿意后,于患眼10 點、2點方向做角膜切口,隨后注入黏彈劑,以環形的方式撕開晶狀體前囊膜;②超聲乳化晶狀體核,選擇I/A沖洗手柄進行皮質清理,借助原位超聲碎核方法,灌注抽吸殘留皮質,超聲乳化時始終保持乳頭朝下,給予拋光后囊膜,前房注入透明質酸鈉(規格:0.6 mL:12 mg;國藥準字:H20123212),將IOL 植入囊袋中,抽吸干凈透明質酸鈉后,注入BSS液恢復前房,最后經切口密閉,涂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于結膜囊處。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2)比較兩組患者手術前后的視力、眼壓、前房深度。采用非接觸式眼壓計、眼科AB超測定術前、術后3 個月眼壓及前房深度進行測定。視力評估依據國際標準視力表,分數越高則視力越好;(3)比較兩組患者術前、術后3 個月生活質量。生活質量評價依據視功能指數量表(VF-14)進行,滿分56分,得分與生活質量呈正比。(4)比較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療效判定[7]完全成功:眼壓≤21 mmHg 且>9 mmHg(1 mmHg=0.133 kPa),無需用藥;相對成功:眼壓≤21 mmHg且>9 mmHg,需使用眼壓藥物;失敗:患眼眼壓>21 mmHg 且需使用藥物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病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0.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成功率為92.8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2.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的視力、眼壓、前房深度比較 與術前比較,術后3 個月,兩組患者的視力、前房深度均升高,且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而眼壓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手術前后的視力、眼壓、前房深度比較(±s)

表2 兩組手術前后的視力、眼壓、前房深度比較(±s)
注:與同組術前比較,aP<0.05。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2825術前0.28±0.070.29±0.060.5550.581術后3個月0.78±0.09a 0.64±0.10a 5.3640.001術前35.13±3.1035.62±2.980.5850.561術后3個月14.12±2.10a 19.24±2.62a 7.8870.001術前1.58±0.311.56±0.290.2410.810術后3個月3.98±0.34a 2.65±0.41a 12.9040.001視力 眼壓(mmHg) 前房深度(mm)
2.3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的生活質量比較 與術前比較,術后3 個月,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升高,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的生活質量比較(±s,分)

表3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的生活質量比較(±s,分)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2825術前26.79±3.2627.10±3.660.3260.746術后3個月45.17±4.0138.69±4.225.7120.001 t值18.38910.619 P值0.0010.001生活質量
2.4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7.14%,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8.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比較(例)
青光眼、白內障是臨床常見的眼部疾病,兩者在解剖結構、生理、病理上極為相似,相互作用可加重病情,致使眼壓升高,增加致盲性,降低患者生存質量[8]。研究指出[9],眼內壓升高是導致視力降低及眼部損傷密的主要誘導因素,對此臨床治療中應積極采取有效降低眼內壓,以改善患者預后。
目前,手術是治療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的主要手段,其中以周邊虹膜切除術為主,但該手術方法雖可降低眼內壓,但可加快白內障發展,增加手術治療難度,不利于患者術后視覺功能恢復[10]。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IOL 植入術逐漸被應用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的治療中,可有效緩解晶狀體影響因素,在有效增加前房容積的同時還可有效降低眼壓,對改善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有顯著效果[11]。資料表明,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IOL 植入術可促使中央及前房周圍深度加深,增加瞳孔緣、晶狀體平面的距離,緩解堵塞,從而恢復房水的流動性,提高治療效果[12-13]。KANDAR[14]研究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總結已有研究,發現該治療方法不僅可有效降低眼壓,同時也可促進患者視力恢復。本研究對收治的53例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發現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IOL植入術治療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的總成功率為92.86%,明顯高于周邊虹膜切除術治療成功率72.00%,進一步證實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IOL植入術可提高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的效果。
前房深度降低,且低于體內晶體厚度1/2時,借助手術治療可彌補原生晶體缺陷以緩解前房擁擠狀態,從而促進房水循環恢復[15]。NAKANO等[16]研究指出,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IOL植入術能夠從根本上阻滯疾病發生,且晶狀體摘除后前房深度增加了1.37倍,其舒張與透明質酸鈉聯合運用可向后推壓周邊的虹膜,有效控制眼壓。本研究表明,聯合治療患者的眼壓為(14.12±2.10)mmHg,明顯低于單純周邊虹膜切除術治療眼壓[(19.24±2.62)mmHg],表明聯合治療可有效降低眼壓,促進視力功能恢復。資料表明[17-18],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IOL植入術可通過緩解因晶體狀所導致的眼壓升高,幫助患者恢復視力,并解除前房擁擠現象,從而達到眼內引流的目的,有助于術后視力快速恢復。本結果表明,聯合治療患者的前房深度、視力均明顯高于周圍虹膜切除術治療患者。分析原因為: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IOL植入術通過摘除混濁晶狀體,增大前房空間,有效降低眼壓并改善視野缺陷,從而促進術后視力恢復。
生活質量是評價治療效果的主要量表,同時也可反映患者的預后情況。本結果表明,聯合治療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周圍虹膜切除術治療患者,表明聯合治療可促進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可有效提高患者視力,進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從安全性方面看,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IOL植入術治療后并發癥發生率(7.14%)明顯低于周圍虹膜切除術并發癥發生率(28.00%),表明該治療方案具有較高的安全性。但本研究所納入的樣本量較少,且隨訪時間短,在今后的研究中,臨床可擴大樣本量,延長隨訪時間進行論證,以確保所得結論更加準確。
綜上所述,給予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患者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IOL 植入術效果理想,可有效降低眼壓,促進視力恢復,進一步提高生活質量,且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