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清軍,王尚九
(1.韶關學院 旅游與地理學院;2.韶關學院 數學與統計學院,廣東 韶關 512005)
目前,我國已經進入大眾旅游時代,傳統的依靠景區景點的旅游發展模式越來越難以適應新時代的要求。隨著全域旅游的推出,旅游發展也進入了一個嶄新階段。當前,我國仍然處于對資源依賴較高的粗放型旅游階段,不能很好地支撐全域旅游模式的發展。2017年,全國旅游工作會議提出“三步走”戰略:到2020年將我國發展成為比較集約型旅游大國;到2030年發展成為較高集約型旅游大國;到2040年發展成為高度集約型的世界旅游強國。土地是旅游發展的空間載體和基礎要素,旅游用地集約化是實現集約型旅游的關鍵環節[1]。隨著全域旅游的開展,旅游用地需求的規模隨之急劇膨脹,旅游用地需求量與土地資源指標相對短缺之間的矛盾越發尖銳,而化解矛盾的重點在于提高旅游用地的集約利用水平。
目前,旅游用地集約利用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旅游用地集約利用內涵、問題及管控對策研究,屬于定性研究,如吳智剛[2]、葉新才[3]等;二是旅游用地集約利用評價研究,側重于定量研究,如張楊[4]、段景艷[5]、褚福慧[6]、王兆林[7]、李亞男[8]、杜倩[9]等。從整體上來看,相關研究成果的研究對象主要集中于市域、縣域或單個景區景點,研究方法定性較多而定量相對較少,且忽視改進措施。本文以韶關市旅游用地作為研究對象,深入研究區域旅游用地集約利用評價及管控措施,可為地方政府制定旅游用地規劃提供參考。
韶關是廣東省北部地區中心城市,位于北緯23°53′~ 25°31′,東經 112°53′~114°45′之間 ,轄3區2市5縣,土地面積1.85萬km2。韶關是廣東省的生態屏障和重要的水源涵養地,生態環境良好,旅游資源豐富。2019年,韶關市擁有A級以上景區22家,其中5A級景區2家,4A級景區10家,旅游從業人員3 850人。這里有著名的旅游圣地——丹霞地貌的命名地——丹霞山(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丹霞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嶺國家森林公園、天井山國家森林公園、小坑國家森林公園、韶關國家森林公園、乳源南水湖國家濕地公園等。
旅游用地是指可以被旅游產業所利用的全部土地,除了各級各類風景名勝區外,還包括為旅游產業服務的各種基礎設施用地等。旅游用地的主體是各級各類風景名勝區,提高土地集約利用度的主要途徑是充分開發和利用景區和景點用地。隨著全域旅游模式的推進,韶關市旅游業快速發展,景區景點得到不斷改造和擴建,景區規模逐漸增大,旅游用地面積不斷增加。合理選取評價單元是旅游用地評價的重要環節,筆者選取韶關市具有代表性、知名度較高的6大景區為評價單元,開展旅游用地集約利用評價研究。相關景區名單見表1。

表1 韶關市典型景區景點
縱觀已有研究成果,尚未有一套成熟的指標體系可供借鑒。參考開發區、農村居民點用地集約利用評價指標體系[10-12],借鑒已有的旅游用地集約利用評價指標體系[1,4-9],結合旅游產業用地特征,考慮指標數據的可得性等,從土地投入強度、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管理、土地利用效益4個方面,構建旅游用地集約利用評價指標體系,各個指標及其內涵見表2。

表2 旅游用地集約利用評價指標體系
通過實地調研及收集整理景區管委會統計資料,韶關市典型景區旅游用地集約利用評價指標原始值見表3。

表3 2019年韶關市典型景區評價指標原始值
模糊綜合評價法(Fuzzy-AHP)是以模糊數學為基礎,應用模糊關系合成原理,將一些邊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從多個因素對被評價事物隸屬等級狀況進行綜合性評價的一種方法。與AHP方法相比,判斷矩陣是否具有一致性相對容易,同時修改、比較判斷矩陣也比較簡單。
1.確定評價目標集
V={旅游用地集約利用評價}。
2.確定評價因子集
步驟1:確定準則層因子集,V={V1,V2,V3,V4}={土地投入強度,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管理,土地利用效益}。
步驟2:確定指標層因子集,V1={V11,V12}={地均管理投入強度,地均基礎設施投入強度};V2={V21,V22,V23,V24}={景區開發利用率,地均接待游客數量,旅游資源吸引力,游客的滿意度};V3={V31,V32}={旅游用地閑置率,旅游用地空閑率};V4={V41,V42,V43,V44}={地均旅游收入,地均旅游從業人數,景區“三廢”處理率,景區植被覆蓋率}。
3.計算指標權重
步驟1:確定準則層因子指標權重
確定4個準則層因子V={V1,V2,V3,V4}={土地投入強度,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管理,土地利用效益},判斷矩陣P如下:

根據公式Pξ = λmaxξ(其中λmax是矩陣P的最大特征根,ξ為矩陣P的特征向量),求得判斷矩陣P的最大特征值為λmax=4.030 9,其對應的特征向量為ξ=[0.482 6,0.278 7,0.166 1,0.813 5]。由公式(λmax為最大特征值,n為矩陣的階數)計算CI=0.010 3,矩陣階數n=4,RI=0.90,由公式(RI為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若CR<0.1,表示該矩陣符合一致性檢驗,否則需要修正判斷矩陣)計算得CR=0.011 5<0.10,故判斷矩陣P具有很好的一致性。ξ歸一化得:

將歸一化后的ξ作為準則層因子權重ω=[0.277 6,0.160 3,0.095 3,0.466 8]。
步驟2:確定指標層因子集權重
(1)土地投入強度對應指標層因子權重:

按照公式Pξ=λmaxξ,求得該矩陣的最大特征值為λmax=2,其對應土地投入強度指標的特征向量為ξ1=[0.316 2,0.948 7] 。此時,λmax=2=n(P1的階數),故判斷矩陣P1為一致陣[8]。將ξ1歸一化為ω1=[0.25,0.75],土地投入強度的權重分別為0.25,0.75。
(2)土地利用程度對應指標層因子權重:

按照式Pξ=λmaxξ,求得該矩陣的最大特征值為λmax=4.030 9,其對應土地利用程度指標的特征向量為ξ2=[-0.813 5,-0.278 7,-0.482 6,-0.166 1]。CI=0.010 3,n=4,RI=0.90,CR=0.011 5<0.10,故P2具有很好的一致性。ξ2歸一化為ω2=[0.466 8,0.160 3,0.277 6,0.095 3],土地利用程度的權重分別為0.466 8,0.160 3,0.277 6,0.095 3。
(3)土地利用管理對應指標層因子權重:

按照公式Pξ=λmaxξ,求得該矩陣的最大特征值為λmax=2,其對應土地投入強度指標的特征向量為ξ3=[0.894 4,0.447 2]。此 時,λmax=2=n(P3的階數),故判斷矩陣P3為一致陣[8]。將ξ3歸一化為ω3=[0.666 7,0.333 3],土地利用管理的權重分別為0.666 7,0.333 3。
(4)土地利用效益對應指標層因子權重:

按照式Pξ=λmaxξ,求得判斷矩陣P4的最大特征值為λmax=4.030 9,對應的特征向量為ξ4=[-0.813 5,-0.482 6,-0.278 7,-0.166 1]。CI=0.010 3,n=4,RI=0.90,CR=0.011 5<0.10,故P4具 有 很好的一致性。ξ4歸一化為ω4=[0.466 8,0.277 6,0.160 3,0.095 3],土地利用效益各項指標的權重分別為:0.466 8,0.277 6,0.160 3,0.095 3。
由上述計算可知,準則層因子和指標層因子的權重見表4。

表4 準則層因子和指標層因子的權重
4.確定指標等級集合,確立模糊關系評價矩陣R
由表3,運用極值標準化公式(采用梯形隸屬函數)[12]對韶關市典型景區旅游用地集約利用的評價指標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結果見表5。

表5 韶關市典型景區旅游用地集約利用評價指標標準化數據
由表5可知,土地投入強度、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管理、土地利用效益的模糊評價等級矩陣分別為:
5.確定綜合評價結果
現代化的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模式需要嚴格的內部控制作為基本保障,科學的內部控制建設必須根據行政事業單位自身的實際情況對內部部門和人員、經營和決策進行系統的規劃和管理,對于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現代化進程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在新的建設時期,我國應該在行政事業單位中建立有效的改革機制和管理理念,才能更好地適應我國新時期的發展戰略,使行政事業單位以靈活自治的姿態配合我國政策頒布的各項政策和法規。
由公式

對各個子因素集進行一級模糊綜合評判[8],得到A1~ A4:
A1=ω1R1=[0.02,0.76,0,0.53,1,0.24],
A2=ω2R2=[0.67,0.77,0,0.54,0.63,0.40],
A3=ω3R3=[0.23,0.13,1,0,0,0],
A4=ω4R4=[0.70,0.60,0.23,0.74,0.45,0.53].
從而得到子因素集綜合評價等級矩陣為:

則韶關市典型景區旅游用地集約利用模糊綜合評價結果為:
A=ωR=[0.46,0.63,0.20,0.58,0.59,0.38].
其中,各分量取值分別代表各景區集約利用的隸屬度。由綜合評價結果可知,南華寺景區旅游用地的集約利用程度最高,隸屬度為0.63,而南嶺國家森林公園的隸屬度僅為0.20,集約利用程度最低。經過專家咨詢以及研究者客觀判斷,最終將景區旅游用地集約利用水平的評價標準劃分為粗放利用、適度利用、集約利用和過度利用。同時參照各景區集約利用隸屬度值,劃分韶關市典型景區旅游用地集約利用的等級,見表6。

表6 模糊綜合評價結果
6.評價結果分析
從評價結果看,南華寺景區旅游用地屬于集約利用狀態,該景區除地均旅游收入指標相對較低外,其他指標均處于較高水平,地均旅游收入較低是因為景區參觀門票比較低廉所致。丹霞山景區、珠璣古巷梅關古道景區、云門寺佛教文化生態保護區旅游用地屬于適度利用水平,這些景區是韶關市重點建設景區,近年來在管理、基礎設施、開發利用、三廢處理、綠化等方面均加大了投入,旅游用地集約利用水平在逐年上升。南嶺國家森林公園和古佛洞天旅游區由于位置較為偏僻,開發相對較晚,在管理、基礎設施、開發利用等方面投入相對不足,景區旅游用地仍然處于粗放利用狀態。結合韶關市旅游用地的利用現狀,評價結果比較客觀,符合實際情況。
隨著全域旅游模式的快速推進,旅游用地的內涵和外延也在不斷拓展,用地類型不斷增加,不僅涉及農用地、建設用地,還包括未利用土地,旅游用地的管理也越來越復雜。因此,建議地方政府旅游、國土部門聯合開展旅游用地的調查工作,全面摸清區域旅游用地的現狀,不僅要摸清已有的景區用地,還要搞清楚潛在的、尚未利用的旅游用地,為編制旅游用地規劃夯實基礎。
土地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要素,也是旅游產業發展的物質支撐。在編制旅游發展規劃時,建議增加旅游用地規劃章節。旅游用地規劃內容應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交通規劃、產業規劃等相互銜接。優化旅游產業的空間布局,避免旅游資源同質化競爭,提高旅游產業投入產出效益。景區綠化要充分利用水域周邊、道路兩側、空閑地以及邊角地等,盡量不要占用成片景區土地。景區的交通系統規劃應按照節約集約用地原則,宜多建地下停車場,適量建造空中索道,盡量少占或不占景區旅游用地。
創新景區管理體制的關鍵就是要建立一套適應旅游業發展的行政管理體制,組建“產權清晰、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經營有效”的旅游經營企業。景區的“所有權、管理權、經營權、開發權”要分離,政府在保有所有權的前提下,不再參與景區的經營管理與開發,旅游經營企業運用市場化手段進行運作,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的基礎配置作用,提高旅游資源的利用效益。
建立科學的旅游用地集約利用評價體系,對區域內旅游用地利用水平進行全面評估,評價結果可作為景區發展供地的政策依據。對于集約利用水平較高的景區在改建、擴建時可以考慮適當增加旅游用地的供給規模;對集約利用水平較低的景區,應嚴格控制新增用地,對存量用地適度進行挖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