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濱

VOL.442 2021.02中
《小康》2021年2月中期推出特別策劃《2021,你最牛》,遴選28位來自各行各業不同身份的采訪對象,回顧過去一年成就,表達牛年美好愿景。通過這組特別策劃,我們看到了犇跑在小康大道上的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群像譜。
這里有為民服務、無私奉獻的孺子牛。廣西百色致富帶頭人莫麗珍帶領當地村民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廣東中山市技師學院李銳傳老師前往肇慶市封開縣杏花鎮鳳樓村開展了五年扶貧工作,讓鳳樓村走上脫貧奔小康之路;廣東省珠海市婦幼保健院對口茂名市電白區霞洞鎮正源村進行扶貧,正源村村容村貌變好了,村民的錢包也變鼓了,村民的日子也越過越有盼頭;廣汽集團職工喬增云由集團派遣赴貴州納雍縣的深度貧困村李子村扶貧,打好最后一場沖鋒戰,他希望新一年繼續駐扎李子村,實現鄉村振興,向建黨一百周年獻禮。
這里有創新發展、攻堅克難的拓荒牛。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蔣曉平在武漢戰“疫”一線進入重癥隔離病區采訪73天;海南大學教授李仁君提出海南全島封關后向國家申請將海南自由貿易港確定為獨立關稅區的地位,實現“FTZ+FTA”的疊加融合;中俄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宋魁希望在海南建設中俄康養小鎮,在一帶一路中加強與俄羅斯合作。
這里有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老黃牛。湖南省瀏陽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國強等同志推動人社事業高質量發展;仲愷農業工程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曾秀蘭教授堅持用“腳步”丈量鄉村土地;廣東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新生兒科副主任醫師李龍生帶頭培育新生兒科醫生;西藏老司機格桑頓珠期待西藏恢復游客盛況自己能繼續為大家服務;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打工阿姨羅琴蓉希望孩子考上心儀的大學。更為重要的是,他們身上都有一種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勁牛力。
這28位“牛氣十足”的被采訪者,既是各行業、各地方典型代表,也是我們身邊的同事、親人、朋友;他們身上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精神,也是我們每個中國人身上的可貴品質;我們和他們一樣,不用揚鞭自奮蹄,犇跑在小康大道上,繼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在新時代創造新的歷史輝煌。
@中國小康網:#辦“抗癌廚房”的夫妻沒到現場領獎#?2003年起,萬佐成和熊庚香夫婦在江西開了家“抗癌廚房”,病人家屬炒菜只收1元。年近七十的夫婦倆,每天凌晨四點起床備好爐火,“過年也不休”。獲頒“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后,老萬夫婦擔心“離開時家屬沒法做飯”,放棄到北京領獎。
@白云:中印邊界犧牲的戰士、電影《你好,李煥英》、“過年也不休”的老萬夫婦……這個世界,總有感動讓你內心澎湃,總有畫面讓你熱淚盈眶,總有溫暖讓你學會去愛。不管是戍守邊疆的英雄還是平凡卻溫暖的普通人,他們都是可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