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永珍
摘 要:自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央定》明確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來,引發了諸多關于“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討論。我國教學論專家王策三教授在其文章《認真對待“ 輕視知識” 的教育思潮——再評由“ 應試教育” 向素質教育轉軌提法的討論》(載于《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4年第3期) 中認為, 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提法的流行及我國當前的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體現了一股“輕視知識” 的教育思潮, 究其原因, 是一些人對“ 應試教育” 的認識存在著誤區, 這種教育思潮在實踐中將導致的后果恰恰是會降低人才培養的素質。筆者將就其一些核心觀點發表一下個人觀點。
關鍵詞:新課程 改革 知識觀
1 “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是在糾正教育價值取向的偏差, 并不是要輕視知識教育
首先,“應試教育”確實存在片面追求升學率、唯分數論的社會現象,反映出了我國基礎教育 “一切為考試而教,一切為考試而學”的尖銳現實矛盾。應試教育模式下,學校教育只重視課本和教材,忽視了實踐,只重知識,忽視了對學生其它素質的培養。在這種片面強調和追求升學率的價值取向下,學生個體被迫接受“填鴨式”、“灌輸式”的課堂教學,被迫接受繁重學業任務和“題海戰術”。這種教育忽視了對學生能力與心理素質培養,它所追求的是片面發展,而不是全面發展。為了考試而教,為了考試而學,是根本違背人才培養的初衷,違背了全面發展教育的理念。
其次,應試教育并非全無可取之處?!皯嚱逃币淮筇攸c就是知識中心主義,雖然存在忽視學生未來發展的素質能力弊端,但應試教育模式下,教師注重對學生知識的傳授,關注學習對知識的掌握,有助于尚在青春期而缺乏自我約束能力的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助力學生當下的發展。而考試作為教育教學的重要評價手段,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習者完成自我審視與診斷,一方面可以作為教師教學的反饋。沒有考試評價,教育的質量也將難以保障。因此,考試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教育評價手段,應試教育也并不是全無可取之處。
最后,否定“應試教育”絕不是要取消升學和分數,絕不意味著輕視知識。分數和升學無疑體現了一部分重要的素質內容, 但是不能以分數的高低和升學率的高低為唯一評價標準。分數和升學是教育的自然結果,而不是它刻意追求的目標。轉軌素質教育也絕不意味著輕視知識,素質教育是培養知識、能力、素質俱佳的人才的過程,正如王策三教授在《認真對待“輕視知識”的教育思潮》中提到,各國的教育、課程改革,關于重視“基礎學力”、重視“知識”是很突出的。否定“應試教育”并不意味著否定知識和評價,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并不是要取消考試,將“知識降維”、“輕視知識”,而是要在重視知識的基礎上并完成對“應試教育”固有弊端的超越,如要把作為具體手段的考試和作為價值取向的應試教育區別開來,注重將知識素養與其他素養的教育教學統一于學生的實踐中,實現轉軌的實踐過程中摒棄傳統考試過分強調甄別和選拔功能的傾向,實現改善和解決“應試教育”唯分數論,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價值追求,實現學生知識素養與其他素養并重的全面發展教育。
2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知識素養與其他素養并不能簡單割裂,其同樣重要,并應統一于學生的實踐中
所謂新課程改革,就是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知識素養與其他素養并不能簡單割裂,其同樣重要,并應統一于學生的實踐中,在信息時代,知識內容的無限性和知識價值的多元性提醒課程改革實踐者必須注重課程內容的研究和改革。既不能沿襲傳統“應試教育”的“知識中心主義”,重視知識而忽視對學生其他能力的培養,也不能“輕視知識”、“知識降維”而只發展學生的其他素質能力。需既著眼于學生當下的發展需要,又能滿足學生未來發展的需要。因此,在新課改實施過程中,需對知識和知識教育進行更加全面科學地界定,將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社會進步和科技發展相聯系。同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還應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規定了各科目目標,使學生掌握科目知識的過程同時成為體驗過程。
新課程改革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在教育教學方法上,我們特別需要改變傳統教學“填鴨式”、“灌輸式”的教育方法,而應充分認識知識的主觀性,注重對學生主體性和能動性的發揮,強調學生通過主管探索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
王策三教授認為 “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提法”是“輕視知識”,認為素質教育降低教師在教育中的作用,情感第一,知識第二。但事實上素質教育及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是我國教育改革的必然選擇,改革不是要“輕視知識”,而是為了讓學生在更好地掌握知識、運用知識、發揮知識的潛在功用的同時促進其他方面素質的和諧發展。知識、情感、道德、價值觀都是一個完整的人必備的素養, 無論是為了推行素質教育的總體目標,還是切實地推行新課程改革,都要認真對待和審視“知識”,給知識以正確的定位和認識,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老河口市李樓鎮白蓮小學 (湖北省老河口市 44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