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艷,張曉霞
(廣元市第一人民醫院腫瘤血液科,四川 廣元 628000)
化療是臨床上治療惡性腫瘤的有效手段之一,與手術、放療一起并稱為惡性腫瘤的三大治療手段。手術和放療均屬于局部治療手段,只對實施治療部位的腫瘤有效,對于潛在的轉移病灶和已經發生轉移的病灶很難起到治療作用。而化療是一種全身的治療手段,對于一些有全身播撒傾向的惡性腫瘤及已經發生轉移的中晚期惡性腫瘤,化療是主要的治療手段。但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明顯,加之惡性腫瘤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因此其在接受化療后易出現多種不良反應。骨髓抑制(指骨髓中血細胞前體的活性下降)是接受化療患者常見的不良反應之一。此類患者發生骨髓抑制會進一步降低其免疫力,從而易導致其發生感染[1]。對于接受化療后處于骨髓抑制期的惡性腫瘤患者來說,如何有效地預防其發生感染一直是臨床上關注的焦點。本文主要是研究讓接受化療后處于骨髓抑制期的惡性腫瘤患者入住層流床潔凈病房對預防其發生感染的效果。
選取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在我院接受化療后發生Ⅳ度骨髓抑制的64 例惡性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排除預計的生存期不足2 個月、合并有其他嚴重的化療不良反應、病歷資料缺失或不愿參與本研究的患者。隨機將其分為研究組(n=32)與對比組(n=32)。在32 例對比組患者中,有男性18 例,女性14 例;其年齡為52 ~83 歲,平均年齡為(67.3±5.2)歲;其中,胃癌患者有10 例,肺癌患者有8 例,食管癌患者有7 例,乳腺癌患者有7 例。在32 例研究組患者中,有男性19 例,女性13 例;其年齡為55 ~85 歲,平均年齡為(69.1±5.4)歲;其中,胃癌患者有9 例,肺癌患者有10 例,食管癌患者有7 例,乳腺癌患者有6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
在兩組患者發生骨髓抑制后,對其均進行抗感染、防治貧血等治療,同時用粒細胞刺激因子對其進行治療。在此基礎上,讓對比組患者入住普通病房,保持其病房環境的整潔、衛生,每天對病房進行2 次打掃和消毒,定時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的清新;將室內的溫度保持在24℃左右,將濕度保持在55% 左右,并限制探視患者人員的數量。讓研究組患者入住層流床潔凈病房,在患者進入病房前對病房進行規范化消毒,用紫外線消毒機對病房內的被褥、床墊等進行徹底消毒。對患者的體表進行消毒,并讓其穿經過消毒的病號服和拖鞋。醫護人員和陪護人員在進入病房時要佩戴一次性帽子和口罩,更換拖鞋,穿無菌隔離衣,并嚴格進行手消毒。為患者使用層流床(由徐州潔森醫學設備公司生產,型號為BCV220)。將層流床的氣流形式設為垂直層流氣流,將潔凈度設為100 級,將氣流流速設為0.25 ~0.5 m/s。層流床的整體結構為金屬框架,由操作控制系統、空氣凈化系統和照明滅菌系統三部分組成。層流床的頂部為空氣凈化系統,床的四周為防靜電塑膠垂簾圍擋,床內設置照明燈、紫外線燈等,凈化后的空氣由頂部過濾裝置向下送風,使患者處于層流環境中。在此期間,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優質護理,內容包括:在患者進食后讓其用復方氯己定含漱液和2.5% 的碳酸氫鈉交替漱口,保持其口腔的清潔。加強對患者的外生殖器、肛周進行護理,讓其在每次排便后用高錳酸鉀溶液(濃度為1:5000)沖洗肛周。讓患者進食少渣、低纖維的飲食,避免吃產氣的食物。每天對患者的皮膚進行清潔,囑其在臥床期間定時翻身,以防其發生壓瘡。囑患者盡量在病房內活動,以降低其發生感染的風險。
比較兩組患者感染的發生率、使用抗生素的時間、骨髓抑制緩解的時間及住院的時間[2]。
用SPSS 22.0 軟件處理本研究中的數據,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 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中有1 例患者發生感染,其感染的發生率為3.1%(1/32);對比組患者中有8 例患者發生感染,其感染的發生率為25%(8/32)。護理后,研究組患者感染的發生率低于對比組患者,χ2=4.65,P=0.031。
研究組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時間、骨髓抑制緩解的時間和住院的時間均短于對比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護理后兩組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時間、骨髓抑制緩解的時間及住院的時間(d,± s)

表1 護理后兩組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時間、骨髓抑制緩解的時間及住院的時間(d,± s)
組別 例數 使用抗生素的時間 骨髓抑制緩解的時間 住院的時間研究組 32 8.8±2.7 12.1±2.4 20.7±2.5對比組 32 13.5±3.3 16.4±3.1 26.9±3.5 t 值 6.236 4.762 8.154 P 值 0.014 0.028 0.006
化療是臨床上治療惡性腫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化療藥物可殺傷或抑制腫瘤細胞,控制患者病情的發展。人體的正常細胞與腫瘤細胞并無代謝差異,因此化療藥物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會對正常細胞造成損害,因此易導致患者出現不良反應。骨髓抑制是接受化療患者常見的不良反應之一。此類患者在發生骨髓抑制后極易發生感染,因此需加強對其進行護理干預,以降低其感染的發生率。對于接受化療后處于骨髓抑制期的患者來說,為其提供無菌潔凈的病房環境是預防其發生感染的重要保障。層流床是一種新型的醫療設備,它可以根據空氣中微生物的污染程度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從而可為患者創造一個安全、舒適、潔凈的區域環境,非常適用于免疫力低下的惡性腫瘤患者。有研究顯示,單人無菌層流床配備的空氣凈化系統可清除病床范圍內空氣中99.9% 以上直徑超過0.3 mm 的微粒,且能清除附著有病原體的微粒[3]。層流床的氣流呈水平流動,可經由患者的頭部流動到足部,達到持續動態消毒及100級凈化的效果,進而可為患者創造一個無菌、潔凈、安全的環境,最大限度地降低其感染的發生風險[4]。
本研究的結果證實,讓接受化療后處于骨髓抑制期的惡性腫瘤患者入住層流床潔凈病房能顯著降低其感染的發生率,縮短其使用抗生素的時間、骨髓抑制緩解的時間和住院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