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奕誠
(南通市第六人民醫院,江蘇 南通 226000)
合理用藥是指以醫藥理論為基礎,安全、有效、經濟、適當地為患者使用藥物。世界衛生組織將合理用藥定義為:患者所用的藥物適合其病情需要,給藥劑量符合其個體需求,療程足夠且藥價較為低廉。合理用藥能充分發揮藥物的治療作用,減少患者的不良反應,節約其治療費用。處方是指臨床醫生在診療活動中為患者開具的用藥憑證[1]。醫院門診和急診(簡稱門急診)的用藥主要通過處方來體現。本文主要是對某醫院的2400 張門急診處方進行點評與分析,以促進臨床上合理用藥。
抽取2019 年1 月至12 月期間某醫院門急診開具的2400 張處方(每個月隨機抽取200 張)作為研究對象。在這2400 張處方中,該醫院急診科、骨科、婦科、結核科、普外科、神經內科、呼吸內科、心血管內科、腫瘤科、內分泌科、兒科及其他科室開具的處方分別有345 張(占14.38%)、314 張(占13.08%)、94 張(占3.92%)、205 張(占8.54%)、231 張(占9.63%)、267 張(占11.13%)、301 張(占12.54%)、194 張(占8.08%)、116 張(占4.83%)、155 張(占6.46%)、73 張(占3.04%)和105 張(占4.38%)。
以《處方管理辦法》、《醫院處方點評管理規定(試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15 年版)》及藥品說明書為指導對這2400 張處方進行點評,并將點評結果錄入Excel 表,對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點評和分析的內容主要包括每張處方中開具的藥品種類、每張處方中開具藥品的金額、開具抗菌藥物處方的數量和占比、開具注射劑處方的數量和占比、不合格處方的數量和占比及處方不合格的具體表現。
用SPSS 13.0 軟件處理本研究中的數據,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這2400 張處方平均每張處方中開具的藥品種類為(2.91±0.93)種,平均每張處方中開具藥品的金額為(191.16±33.51)元。其中,開具抗菌藥物的處方有346 張,占14.42%;開具注射劑的處方有179 張,占7.46%。在這2400 張處方中,不合格的處方有113 張,占4.71%。
在這113 張不合格的處方中,書寫標注不規范的處方有34 張(占30.09%),用藥不適宜的處方有79 張(占69.91%)。在34 張書寫標注不規范的處方中,臨床診斷結果書寫標注不規范的處方有26 張(占23.01%),開具超常規劑量藥品但未注明理由的處方有8 張(占7.08%)。在79 張用藥不適宜的處方中,藥品用法用量不適宜的處方有32 張(占28.32%),適應證不適宜的處方有18 張(占15.93%),藥品劑型或給藥途徑選擇不適宜的處方有8 張(占7.08%),藥品選擇不適宜的處方有11 張(占9.73%),聯合用藥不適宜的處方有10 張(占8.85%)。詳見表1。

表1 113 張不合格處方的具體表現
3.1.1 臨床診斷結果書寫標注不規范 本研究中臨床診斷結果書寫標注不規范的處方有26 張,占23.01%。處方中臨床診斷結果書寫標注不規范的主要表現是:1)臨床診斷結果書寫不完整。例如,某處方中將患者的病情診斷為高血壓2 級,為其開具纈沙坦氨氯地平片+ 非諾貝特膠囊+ 非布司他片。該處方中只有主診斷結果(高血壓2 級),缺少支持開具非諾貝特膠囊和非布司他片的診斷依據。2)將患者的癥狀當作臨床診斷結果。例如,某處方中將患者的病情診斷為發熱,為其開具注射用阿莫西林鈉克拉維酸鉀+奧硝唑氯化鈉注射液+0.9% 氯化鈉注射液。發熱只是患者的臨床癥狀,不能作為為其開具抗菌藥物的依據。3)臨床診斷結果書寫模糊或無診斷結果。例如,某處方中將患者的病情診斷為健康體檢,為其開具硝苯地平控釋片。健康體檢并非是臨床診斷結果,不能作為開具降壓藥的依據。
3.1.2 開具超常規劑量藥品但未注明理由 本研究中開具超常規劑量藥品但未注明理由的處方有8 張,占7.08%。例如,某處方中將患者的病情診斷為急性咽炎,為其開具10 d 用量的漱口液和青霉素膠囊。通常情況下,門急診處方只能為患者開具7 d 的藥量,對于一些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患者、高血壓患者),可適當為其開具超常規劑量的藥品,但必須在處方中注明開具超常規劑量藥品的理由。
3.2.1 藥品的用法用量不適宜 藥品用法、用量的不同可直接影響患者的療效,不合理的用藥方法和給藥劑量會對藥效產生較大影響[2]。本研究中用法用量不適宜的處方有32張,占28.32%。例如,某處方中將一例80 歲老年患者的病情診斷為高血壓,為其開具氨氯地平片,口服,20 mg/次,1 次/d。氨氯地平片是臨床上治療高血壓的常用藥,其起始劑量通常為5 mg/d,最大劑量通常為10 mg/d。老年患者在服用氨氯地平片時,其起始劑量建議為2.5 mg/d。又如,某處方中將患者的病情診斷為尿路感染,為其開具頭孢曲松,靜脈滴注,1 g 次,2 次/d。頭孢曲松的半衰期較長,患者每天只需用藥1 次即可[3]。
3.2.2 適應證不適宜 藥品的適應證應與患者的病理特點、病因、臨床診斷結果相符合[4]。本研究中適應證不適宜的處方有18 張,占15.93%。例如,某處方中將患者的病情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為其開具頭孢克洛膠囊+ 清開靈顆粒。上呼吸道感染多為病毒感染所致,一般不需要使用抗菌藥物。又如,某處方中將患者的病情診斷為急診腸炎,為其開具西吡氯銨含片。西吡氯銨含片只適用于口腔感染性疾病,而不適用于急診腸炎。
3.2.3 藥品劑型或給藥途徑選擇不適宜 本研究中藥品劑型或給藥途徑選擇不適宜的處方有8 張,占7.08%。例如,某處方中將患者的病情診斷為支氣管肺炎,為其開具頭孢他啶注射液(靜脈滴注)和鹽酸氨溴索注射液(霧化吸入)。鹽酸氨溴索注射液主要用于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喘息型支氣管炎及支氣管哮喘,其給藥方式為靜脈推注或靜脈滴注,一般不建議用其對患者進行霧化吸入治療。
3.2.4 藥品選擇不適宜 本研究中藥品選擇不適宜的處方有11 張,占9.73%。例如,某處方中為一例癲癇患者使用莫西沙星片。莫西沙星是第四代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可對γ-氨基丁酸的活性產生抑制作用,有誘發癲癇的風險,該藥禁止用于癲癇患者。
3.2.5 聯合用藥不適宜 本研究中聯合用藥不適宜的處方有10 張,占8.85%。例如,在一張處方中同時開具硫酸氫氯吡格雷片與奧美拉唑腸溶膠囊。這兩種藥品都需通過CYP2C19 酶進行代謝,二者同時服用會在體內產生競爭性抑制作用,進而可削弱氯吡格雷的藥效。又如,在一張處方中同時開具硝苯地平控釋片、乙胺丁醇片和利福平膠囊。硝苯地平主要是通過人體內的細胞色素P450 3A4 酶進行代謝消除,而利福平具有很強的促進細胞色素P450 3A4 酶生成的作用,二者合用會降低硝苯地平的生物利用度[5]。又如,在一張處方中同時開具阿莫西林膠囊和硫酸慶大霉素注射液。氨基糖苷類抗菌藥物(阿莫西林)與青霉素類抗菌藥物(硫酸慶大霉素注射液)聯用可發生相互作用,降低二者的藥效。
在某醫院的2400 張門急診處方中存在一些不合格的處方,主要表現為書寫標注不規范和用藥不適宜。該醫院的門急診醫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處方的不合格率。該醫院的藥師要加強對門急診處方進行審核和管理,及時發現不合格的處方并進行處理,以促進臨床上合理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