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浩
(常州市兒童醫院重癥醫學科,江蘇 常州 213000)
肺炎支原體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是指由肺炎支原體(mycoplasma pneumonia,MP)感染引起的一種肺炎。兒童是MPP 的高發群體。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是指病程較長(多超過3 周)、病情較重(可出現肺外并發癥)且使用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進行治療效果不佳的一類MPP。目前,國內外關于RMPP 的診斷尚未形成統一的標準[1]。RMPP 的發病機制是:MP 對巨噬細胞產生刺激,釋放出大量的趨化因子與炎性因子,造成免疫損傷或過度炎性反應,最終引發RMPP。乳酸脫氫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是糖酵解酶的一種,能促進乳酸轉化為丙酮,其在機體的免疫調節和炎性反應中發揮著重要作用[2]。有研究指出,RMPP 患兒體內LDH 的水平呈異常升高的狀態[3]。乳酸脫氫酶同工酶1(LDH1)、乳酸脫氫酶同工酶2(LDH2)、乳酸脫氫酶同工酶3(LDH3)、乳酸脫氫酶同工酶4(LDH4)和乳酸脫氫酶同工酶5(LDH5)是LDH 的五種同工酶,其在人體內的分布具有明顯的組織差異性。本文主要是研究血清LDH 及其同工酶聯合檢測在診斷兒童RMPP 中的應用價值。
選 取2015 年1 月 至2019 年10 月 我 院 收 治 的78 例MPP 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其納入標準是:病情符合MPP 的診斷標準;進行痰液標本MP 快速培養的結果呈陽性;其家長自愿參與本研究。其排除標準是:合并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由細菌、病毒或其他病原菌引發的肺部感染;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或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病歷資料缺失。將其中32例RMPP 患兒設為觀察組,將其中46 例非RMPP 患兒設為對照組。在觀察組患兒中,有男性患兒17 例,女性患兒15例;其年齡為1 ~6 歲,平均年齡為(4.12±3.09)歲;其發病至入院的時間為2 ~10 d,平均時間為(4.65±0.23)d。在對照組患兒中,有男性患兒24 例,女性患兒22 例;其年齡為1 ~7 歲,平均年齡為(4.28±3.12)歲;其發病至入院的時間為2 ~9 d,平均時間為(4.32±0.28)d。兩組患兒的基線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兩組患兒血清LDH 及其同工酶(LDH1、LDH2、LDH3、LDH4和LDH5)的水平進行檢測, 方法是:抽取患兒的靜脈血3 ml,對血液標本進行離心處理(轉速為3000 r/min),分離出血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檢測血清中LDH、LDH1、LDH2、LDH3、LDH4 及LDH5 的水平,在檢測時要嚴格按照試劑盒的說明書進行各項操作。
比較兩組患兒血清LDH、LDH1、LDH2、LDH3、LDH4及LDH5 的水平。
用SPSS 20.0 軟件處理本研究中的數據,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 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兒血清LDH 的水平高于對照組患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兒血清LDH 的水平(U/L,± s)

表1 對比兩組患兒血清LDH 的水平(U/L,± s)
組別 例數 血清LDH對照組 46 450.12±12.58觀察組 32 528.18±22.59 t 值 19.518 P 值 <0.001
觀 察 組 患 兒 血 清LDH1、LDH2、LDH4 和LDH5 的水平均高于對照組患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血清LDH3 的水平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兒血清LDH1、LDH2、LDH3、LDH4 及LDH5 的水平(U/L,± s)

表2 對比兩組患兒血清LDH1、LDH2、LDH3、LDH4 及LDH5 的水平(U/L,± s)
組別 血清LDH1 血清LDH2 血清LDH3 血清LDH4 血清LDH5對照組(n=46) 82.12±1.02 132.12±8.52 110.12±2.28 42.15±3.15 60.12±4.25觀察組(n=32) 90.12±2.12 158.86±12.28 118.56±1.52 65.52±4.58 80.28±5.28 t 值 15.526 9.638 0.125 8.228 10.278 P 值 <0.001 <0.001 0.962 <0.001 <0.001
MPP 是一種發病率較高的呼吸系統疾病。兒童是此病的主要發病人群。MP 對大環內酯類抗生素較為敏感,因此多數MPP 患兒在使用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進行治療后其病情會明顯好轉。但有少數患兒在使用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進行1 周以上的規范性治療后其病情不僅未得到改善,反而出現進行性加重的趨勢,即出現RMPP。RMPP 患兒易出現壞死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肺不張或閉塞性支氣管炎等并發癥,可嚴重威脅其生命安全[4]。LDH 主要存在于機體細胞的細胞質中。當機體發生炎性損傷后,LDH會向細胞外釋放,進而可導致血液中LDH 的水平升高。因此,通過測定血液中LDH 的水平可預測機體炎性損傷的嚴重程度[5]。有研究指出,當MPP 患兒血清LDH 的水平超過379 U/L 時,表示其病情較為嚴重,需及時采用糖皮質激素對其進行治療。但LDH 廣泛存在于機體細胞中,當機體出現組織受損的情況時血液中LDH 的水平也會隨之升高,因此用血清LDH 檢測診斷兒童RMPP 的特異性不高[6]。LDH1、LDH2、LDH3、LDH4 和LDH5 是LDH 的五種同工酶。LDH1、LDH2 主要存在于腎臟、心肌和紅細胞中,LDH3 主要存在于惡性腫瘤、淋巴組織與血小板中,LDH4、LDH5 主要存在于橫紋肌、骨骼肌、肺臟與肝臟中。本研究的結果證實,聯合檢測LDH 及其同工酶的水平對診斷兒童RMPP 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