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護婦女免受家庭暴力傷害,美國國會眾議院17日投票通過一項法案,重啟并更新了2019年失效的《反針對女性暴力法》,該法案還首次將保護對象擴大到跨性別群體。
報道稱,新法案將在此前版本的《反針對女性暴力法》基礎上,通過捐款或其他方式為打擊性侵犯,防止家庭暴力、約會暴力和跟蹤提供資金支持,并向受害者提供必要援助。此外,新法案將改善和擴大對受害者的援助和服務范圍,包括使受害者更容易獲得安全住所,并確保她們不會因為遭受過這些問題而被剝奪領取社會福利的權利。
除了加大對女性遭遇暴力的保護,該法案還首次將保護對象擴大到跨性別群體。新法案將通過教育與培訓幫助跨性別群體對抗家庭暴力。新版法案也在控槍領域彌補了一些漏洞——曾被判跟蹤或虐待約會對象的人將被禁止購買或擁有槍支,不過這一條款還需要在參議院投票通過。
《反針對女性暴力法》最初由時任參議員、現任總統拜登于1994年提出,經國會三次重新授權持續生效,并于2019年2月到期。拜登一直主張國會應該重新批準該法案。但是,因為民主黨與共和黨在控槍和跨性別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該法案被共和黨掌控的參議院擱置并失效。不少美媒指出,因為槍支泛濫、仇視女性和種族歧視,美國女性越來越易受到暴力傷害。該法案的通過雖然釋放了積極信號,但保護女性免受暴力傷害仍任重道遠。▲
(何珊)
環球時報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