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閆宏璽

創新教育是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新時代,教師如何以語文新課程理念為引領,將語文課堂教學作為對學生開展創新教育的主陣地,著力培養學生的想象、創造、創新能力,以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呢?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最有效的刺激便是學生對所學科目的濃厚興趣,因為濃厚的興趣能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讓學生具有活躍的思維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鮮活、靈動的語文課堂能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強烈興趣,并快速激活其語文學習的思維。教師應以新課程理念為引領,從語文教材實際出發,在學生語文學習的最近發展區內精心構建趣味化的語文課堂情境,讓學生有滋有味地開展語文學習活動。
例如,在教學《狼和小羊》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活潑好動的特征,為學生構建童趣化的情境,讓學生分別扮演狼和小羊的角色。這樣的課堂教學會讓學生感到興致勃勃,使學生的思維處于活躍狀態。學生能積極地思考、大膽地想象、主動地創造,在表演中理解故事情節,進而實現教學目標。
陶行知先生曾精辟地論述了教學與民主的關系。教學民主的出發點與歸宿是教學生做語文學習的主人,旨在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重在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與創新精神。教學民主是創新教育的“基石”,倡導教師著力尊重學生的人格,從某種程度上為學生構建心靈自由放飛的學習氛圍。語文教學不僅僅是對學生語文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教授,更需要著力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學民主倡導教師精心設計語文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應對學生充滿尊重、理解與信任。
例如,在語文課堂上,教師應多運用這樣的引導語:“我們一起來讀讀好嗎?”“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薄澳阌惺裁床煌目捶?,請大膽地說出來與大家分享。”教師啟發性的引導語會如涓涓細流涌入學生的心田,給學生以親切感,讓師生、生生間的感情更融洽,溝通更順暢。進而有效地啟發學生的心智,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潛在能量,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等。
新課程強調教師是學生語文學習的點撥者、引領者與指導者。教師在語文課堂上的點撥是一種藝術,適時、適度的點撥往往能產生“一石激起千層浪”的藝術效果,讓語文課堂“活”起來,迅速激活學生語文學習的快樂因子。此外,還能給學生語文學習指引方向,給學生的思維導航,迸發學生的思維火花,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大有裨益。
例如,在教學《我愛故鄉的楊梅》時,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課件呈現課文中的有關優美語句,讓學生品析和試著修改,并思考自己改的句子與課文原句哪一句更好、更精妙,從而體會作者用詞造句的良苦用心。當然,教師更應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標新立異,大膽改編、創編課文有關細節。在這樣的語文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語言能力得以發展,有效培養了其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教師是學生語文學習的“引路人”,在語文課堂上應注意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求異思維是一種特殊的思維,通常不受規則限制、沒有定向。
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及時對學生的語文學習過程進行積極、正面的評價,能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語文的動力。當然,教師需結合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評價形式應是多樣化的,可以是教師的評價,也可以是學生間的評價,還可以是學生的自我評價。重點對學生語文學習的新見解、新思路進行評價。
總之,新時代下的教師應創新語文課堂教學,努力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發揚語文課堂教學民主的作風,發揮教師在語文課堂中的點撥引領作用,重視對學生的引導,重視對學生語文學習的激勵性評價,讓語文課堂教學更有效、更接地氣,從而讓學生收獲語文學習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