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琰
隨著互聯網環境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行業開始融入互聯網環境,其中金融行業利用互聯網實現了信息與技術的融合。也對小微企業的融資模式產生了巨大影響。不可否認,我國許多小微企業受制于自身經營條件和經濟狀況,融資環境緊張。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小微企業多了一個更加寬松的融資渠道,然而,小微企業利用互聯網進行融資的同時,也出現了不少的融資問題,只有解決這些問題才能有利于我國金融行業的穩定發展。本文著重分析了當前我國小微企業融資需求、融資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并就出現的問題給出自己合理的建議。
一、當前小微企業融資需求及融資渠道
(一)融資需求
在市場經濟環境中,小微企業極具市場活力,其不僅數量眾多,更是對我國經濟發展、提高就業率等方面貢獻卓著。據統計,目前我國有將近九成的企業為小微企業,對稅收方面的貢獻率高達50%,對GDP的貢獻率也高達65%,是我國經濟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微企業有其經營優勢,例如投資周期短、經營靈活等,但是由于這部分企業多數為勞動密集型企業且處于產業鏈末端,也使得它們抗風險能力弱且生命周期短。基于此,小微企業在融資方面往往以短期融資(一年以下)為主,融資額度較小,資金的需求頻率較高且極具時效性。據宜信發布的相關調研報告顯示,64%的小微型受訪企業表示其日常資金缺口額度在十萬元以內,它們短期流入資金也主要是為了購買原材料、支付人員工資以及支付短期賬款,需要資金到位的時間主要集中在10個工作日以內。
(二)融資渠道
目前,我國多數小微企業融資途徑為三種:其一,向親友借款。由于小微企業需要的資金較少且時間緊迫,相比于向銀行借貸手續麻煩且需要抵押物,這些企業的經營者往往更習慣于向親友借款。但是這樣的融資方式會使得企業籌資來源過于分散、零星;其二,銀行借貸。目前我國對小微企業的貸款要求非常嚴格,不僅會限制貸款額度,更是對申請材料、資質審查、企業自身經濟效益情況等等有非常謹慎的要求。銀行借貸的高門檻使得許多小微企業陷入融資困境。就目前來看,小微企業由于缺乏經濟實力和物質條件,其更傾向于信用貸款,當企業信用越高,可融資的數額也會越高,雙方的業務往來也往往是建立在信用之上。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對小微企業的還款能力就提出較高的要求,一旦資金鏈斷裂,將會徹底催款企業建立起來的信用體系,對于整個企業的運營將會產生致命的打擊;其三,民間借貸。一旦小微企業無法獲取親友借款或者銀行借貸,不得以情況下很多會進行民間資本借貸,此種借貸方式雖然能夠快速緩解企業一時之需,但是民間借貸風險高、隨意性大,一旦資金出現問題,可能會產生大批的民事糾紛和刑事犯罪問題。
二、當前小微企業的融資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一)金融環境下小微企業的發展成果
近年來,我國為大力扶持小微企業發展,有針對性的出臺了多個扶持性政策,并得到了相關部委、部門以及各銀行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持。截止2019年年底,我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為36.9萬億元,貸款余額戶數超2100萬戶,并持續加大對小微企業薄弱環節及重點行業領域的支持力度,致力于改善“扶貧”、“三農”等金融服務環境。據《經濟參考報》有關報道了解到,目前我國已經開始就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籌劃一攬子計劃,以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引導更多長期資本向小微企業“輸血”。此外,我國各地區各省市也會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的推出特色化的激勵政策,例如北京地區就當地民營和小微企業就推出了當地的金融服務行動方案。雖然金融支持力度不斷加大,但是不同地區、不同規模企業之間的融資情況仍然存在失衡現象,例如浙江、廣東等融資增量位居前列,相比之下一些經濟相對落后地區差距較為明顯。
(二)小微企業融資存在的問題
雖然在我國金融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已經為小微企業提供了更多的融資機會,并取得了較好的成果。但是其根本性問題仍然難以解決,主要表現為融資渠道單一、融資供求失衡、對短期資金的依賴度過高等,能夠為其提供融資的銀行及擔保機構出于風險及利益考慮,很難大幅自降門檻。這就直接導致了小微企業想要獲得融資就必須要付出更高的融資成本。
1.融資渠道單一
從融資渠道選擇上,小微企業可以選擇直接融資或者間接融資兩種方式,前者主要是股權融資、債券融資、風險投資等,后者則主要為親友借貸、民間借貸、金融機構投資等。對比來看,小微企業受制于自身經營規模及經濟條件,直接融資的難度較大,大多數的小微企業更是很難達到上市條件,就算是當前政策重拳扶持的創業型融資也只是杯水車薪。據統計,當前我國小微企業融資缺口大約在40000-60000億元之間,僅有兩成小微企業能夠得到銀行貸款,其中其他形式的資本市場融資占比不足1%。
2.融資供求失衡
雖然目前我國針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扶持政策在不斷增多,但是能夠實際落實到位卻非常困難,尤其當前我國金融環境下的信用體系建設不到位,銀行等金融機構在從事小微企業融資業務需要投入的精力較大,包括運營管理、風險控制等,從投入產出比上來看,很難讓這些金融機構投入過多的業務精力。加之小微企業自身管理不完善、缺少抵押物、財務報表不規范等,也使得金融機構難以有效評估這些企業的信用水平,風控效果無法達到預期,從而造成小微企業在融資過程中需要投入較高的成本,且審批通過率不高。相反,我國大中型企業則是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優質客戶,不僅貸款利率優惠,且用于極高的話語權,銀行在發放貸款的時候非常注重評估資金的流通性和安全性,更青睞于這些優質企業,而并不會將貸款過多的釋放給危險性高、資金回收難度大的小微企業。
3.對短期資金的依賴性高
小微企業雖然每次需要融資的金額不高,但是對融資的頻率、發放速度等要求較高。很多小微企業為了加快資金運營速度,一年可能需要多次融資。可見,小微企業的融資周期較短,主要是為了彌補資金的短期不足。這樣的融資方式不難發現,小微企業整體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弱,一旦出現資金鏈斷裂,帶來的打擊也將可能是致命的。故而想要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需要政府及銀行等金融機構的關注、扶持。
三、互聯網金融環境下小微企業融資模式創新
(一)互聯網金融環境下小微企業融資服務模式
面對當前小微企業存在的融資問題,創新融資服務模式,引入互聯網金融新思路,為小微企業融資帶來了新的機遇。從當前互聯網金融在小微企業融資方面的實際應用上來看,主要有四種融資模式:第一,P2P融資模式。這種類似于“點對點”、“個人對個人”的融資模式,這一互聯網平臺融資模式具有風險低、交易成本高且信息透明的特點。尤其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了互聯網時代,人們又許多工作都開始通過互聯網進行操作,小微企業可以利用互聯網手段自由選擇融資貸款利率,也可以根據承受能力組合性的選擇多個貸款方,通過組合融資來降低貸款方的風險。截止2019年年底,全年P2P網貸行業成交量就高達9600多億元,行業總體綜合收益率為9.89%,整個P2P融資流程可以全部在互聯網交易平臺上完成;第二,眾籌融資模式。即小微企業借助網上金融平臺采用預購或團購等方式向社會大眾籌集資金的一個新型模式。該模式為小微企業開辟了一條新的融資方法,融資門檻相對較低。現如今,包括淘寶、京東、蘇寧等電商巨頭都開始成立線上眾籌平臺;第三,以大數據為基礎的小額貸模式。近幾年來,大數據開始成為互聯網經營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通過互聯網平臺加深對數據的碗蕨,能夠有效解決小微企業信息數據不對稱的情況,不僅能夠降低投資方信息獲取的成本,更可以快速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分析客戶交易數據、信用評價等,例如當前較為成功的“阿里小貸”就是一家專門針對小微企業且專門做網絡信貸服務的小額貸公司,為小微企業解決了大批的融資難問題;第四,互聯網金融門戶模式。這一種模式主要是開創了互聯網金融的電商服務模式,小微企業可以在門戶平臺上搜索、對比并確認適合自己的金融產品,以盡可能快的實現平臺的網絡職能及價值,例如人人貸、陸金所等。
(二)相關保障機制
為進一步促進互聯網金融在小微企業融資服務模式的創新應用,為小微企業提供更多有效的融資渠道,需要進一步完善互聯網金融創新環境的保障機制。第一,完善小微企業信用機制。目前我國并未針對互聯網金融行業建立線上信息共享平臺,對此可以依托互聯網信息技術及大數據技術,建立對平臺貸款者的信用評價機制,以完善小微企業的信用信息,提高信息的交流共享,并完善失信懲罰制度,鼓勵將這些信息接入央行征信系統,以完善小微企業的社會信用體系。第二,提高監督能力。互聯網金融的融資模式為小微企業提供了更多融資方法,但是這種純信用形式的融資模式也存在較大的風險性。對此,相關部門需要加強對互聯網融資平臺的監督管理,探索互聯網金融監管的手段,尤其要結合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及經營特征,增強監督管理的針對性。
四、結語
總而言之,現階段小微企業已經不能僅僅依靠傳統融資渠道進行籌融資,需要借助互聯網金融環境優勢以及現有的互聯網金融融資服務模式,找出適合自身企業經營需要的融資方式,以進一步提升我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效率,為小微企業市場發展助力。在此基礎上,也需要完善相應的保障機制,提高小微企業信用管理能力及監督能力,以保障互聯網金融環境的有序發展。
(作者單位:無錫科技職業學院)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年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研究》2019SJA0847階段性研究成果;2020年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干教師培養資助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