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敏
伴隨著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推進,農村地域觀念逐步淡化,金融競爭已經延申之廣闊的農村地區。作為農村金融的主力軍,信用社面臨著新的競爭格局。資金作為農信社業務的核心,有效的配置和運行資金可以為信用社帶來可觀的利潤,因此,資金管理在信用社經營活動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本文針對農村信用社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對策及建議,希望提高農村信用社的資金管理與運作,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以盡可能多的獲取利潤,實現信用社可持續發展。
農村信用社是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為前提的,但隨著互聯網經濟的崛起,城市與農村的地域隔離逐漸模糊,各大銀行機構也紛紛加入農村金融的競爭,為了繼續穩定客戶群,提高農信社的聲譽和社會知名度,優化資金管理,提高農信社資金使用效率成為關鍵。本文打算從資金管理環節、不良貸款產生原因、管理制度、信用社內部機構、人員管理等方面對資金管理存在問題進行探討,從而解決信用社資金管理效率低下等問題,從而提升信用社的核心競爭力。
一、信用社的業務特點及資金管理的必要性
(一)信用社的業務特點
信用社是經營貨幣的地方性金融機構,它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弱,經營和發展容易受到經濟水平的影響,它作為服務三農的金融機構,面對的客戶是廣大的農民群眾,它主要是以吸收存款、借出資金為主要業務。農村信用社是以保證資金流動性、安全性前提下,實現利潤最大化為經營目標,因此,有效的資金管理是保證信用社業務有序進行的關鍵因素。
(二)信用社資金管理的必要性
資金是信用社生存和發展的血液,作為以吸收存款、發放貸款、辦理結算為主要業務的金融企業,怎樣合理的配置資金,以幫助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資金的流入與流出,資金的正常運轉,都關系著信用社的生存和發展,因此有效的資金管理是幫助信用社發展壯大的關鍵,因此加強信用社資金管理效率成為信用社戰略管理的必然。
二、目前信用社資金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資金管理混亂
1.籌資成本過高
目前,農村信用社存款利率普遍高于其他金融機構,雖然有利于當下吸引更多的儲蓄客戶,但這不會是長久之計,因為其他同業競爭者也可以通過提高利率來獲取客戶,這樣只會形成惡性競爭,造成籌資成本過高。
2.資金使用效率低下
資金調度環節不及時,使大量閑置資金滯留網點,現金留存量不好把控,留存過多這些資金無法產生任何效益,造成資金使用效率低下,留存過少,可能無法滿足客戶需求,影響信用社服務質量。因農村信用社主要覆蓋農村地區,居民整體素質、現金使用以及硬幣攜帶不便等因素影響,產生較多殘幣和硬幣,因現金開戶行要求,殘幣硬幣需要成捆上繳,造成較多殘破幣、硬幣滯留營業網點無法及時上繳。
(二)不良率提升,造成資金流失
1.信貸業務人員道德品質缺失
員工道德風險,法律意識淡泊,與客戶內外勾結騙取貸款,形成大量不良貸款,造成重大資金流失。部分員工參與民間借貸,引發道德風險。
2.授權管理模式不合理
下放放款額度審批權限過大,網點主任濫用權限,將資金發放給不合格貸款人,最后大量不合格貸款人違約,造成不良率上升。
3.貸款辦理流程不規范
貸前審查流于形式,對貸款人是否存在貸款資質審核不嚴,對貸款資料的審核,貸款發放環節審核形同虛設,貸后疏于管理,無法及時發現風險,無法第一時間采取措施,造成資金損失。而對于抵押貸款,抵押物的價值也因會因市場變化而上下浮動,當抵押物的價值下降時,信貸人員無法做出快速反應,造成貸款風險增加,資金損失率增加。
(三)投資渠道單一
投資渠道單一是目前信用社資產管理中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信用社通過高利率吸收大量存款,但信用社主要資金用于發放貸款外,剩余資金除了存放同業外,沒有其他的投資渠道,投資渠道狹隘。資金主要以房產抵押貸款,擔保貸款為主,在貸款投放方面,作為服務三農的金融機構,資金卻很少用于支持農產品的生產。農信社大部分的貸款都是以農業貸名義發放,但貸款發放后,真正用于農業生產的卻不多,大部分貸款資金流向了房地產、消費等行業。
三、導致信用社資金管理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統籌安排。
信用社各項管理制度不夠完善,制度運用存在明顯不足?;鶎訂T工對管理相關制度缺乏正確的理解,不能很好的配合制度的執行,管理層對管理制度缺乏真正的重視,在制度運用過程中缺乏有效的監督和審核。信用社網點分布密集,客戶資源嚴重重合,造成人力物力資源的浪費。各網點間不僅缺乏有效溝通,還可能存在一定的競爭,高管層未能作好統籌規劃,資源分配不合理等原因都造成資金管理的亂象。
(二)人員素質低下、缺乏有效監管。
信貸人員各方面缺乏有效的培訓,對于客戶經理的崗位沒有進行很好的全方位的培訓,客戶經理的任命是從柜員中挑選,而柜員此前未做過客戶經理,對客戶經理崗位沒有清楚的認識,在任職過程中,只是從上一任客戶經理中學會如何辦理信貸業務,未清醒意思到崗位職責以及在以后工作中可能面對的陷阱或者誘惑,因此,導致出現內外勾結的騙取銀行貸款,造成信用社資金重大流失。同時,貸款辦理發放缺乏有效的監督,貸款審查不嚴,辦貸流程不規范,未有效落實三查制度,尤其是未重視貸后管理,因信用社貸款業務額度小,分布廣,這對于后續的跟蹤管理帶來難度,而現實中信貸人員因一人要負責上百位客戶,容易造成疏于貸后管理。
(三)未真正重視支農貸款。
作為農村金融的主力軍,應積極投身農村經濟,但農作物產品生長周期較長,生長環境容易受外界因素影響,產出風險較高,同時,農產品銷售渠道狹窄,產品容易腐壞,都導致農業貸款風險較高,因此銀行發放農業貸款意愿不強。
四、改善信用社資金管理的對策
(一)整治資金管理亂象。
第一,降低籌資成本,改變以利率吸引客戶的攬儲方式,以提升信用社服務質量來吸引客戶。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簡化資金調度程序,合理安排資金使用。加強殘幣、硬幣整合回籠,對于零散的殘幣硬幣,網點間進行整合上繳,減少網點積壓。積極向農村推廣非現金支付工具使用,減少現金使用率。第二,加強信用社內部機構管理。通過提升信用社營運能力是資金得到有效的運用,以幫助信用社提升資源的使用率,同時提升資產使用效率。作為信用社高管層應從優化機構配置,提升員工素質方面著手,合理的配置資源,提升資金的運營管理。積極搭建網絡業務平臺,實現各種業務線上辦理,以便精簡線下網點機構,整合資源管理,減少資金占用。第三,繼續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完善的制度是信用社運行發展的基礎,不斷完善各項管理制度是信用社可持續發展的前提。除了構建相關制度的基本框架,也要明確在運用過程中的實施細則,通過不斷實踐,定期修正制度辦法,使各項制度真正的符合信用社發展的情況。要加強員工制度培訓,讓信用社全體員工充分理解制度的作用與運用以及各自的崗位職責,以此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感。
(二)降低不良率
提升員工道德和法律意識,避免產生職務犯罪的發生,合理下放基層網點主任審批權限,規范貸款辦理流程,加強貸前、貸中、貸后管理,尤其是加強貸后管理,同時加強監管力度,制定信貸監督制度,及時發現制止可能發生的犯罪行為。首先,要加強員工管理,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為信用社員工,首先要有專業的業務能力和職業修養,所以要加強對員工的業務能力提升。要定期進行業務能力培訓,并進行定期業務能力考核。確保員工保持業務的專業水平和自身的高素質水平。其次,要加強員工道德品質和法律意識的提升,樹立員工正確的價值觀念。員工的思想道德健康關乎其在工作中抵御誘惑的能力,正確的價值觀念能引導員工在面對不良誘惑做出正確的選擇,同時良好的法律意識,能讓員工錯誤選擇所帶來的嚴重后果,避免給信用社帶來損失。然后,對于客戶經理崗位,應該進行嚴格的人員篩選,同時,在任職前,對客戶經理從業務、思想、法律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任職培訓。最后,對員工應進行定期的業務能力,思想品德,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定期考核。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管理信用社員工。然后,合理規范貸款審批權限,不僅是規范單筆貸款的審批權限,針對不同類別貸款產品,應該作出相應的貸款審批權限。最后,對于貸款的辦理要實現全流程管理,無論是貸前、貸中、貸后,都應該有相應的管理規范。
(三)重視支農貸款。
真正的支持農業發展,加大農業貸款投入。目前,國家大力發展鄉村振興,除了不斷完善鄉村環境,重視支農貸款,將資金正在的投入到有需求的農業領域中去成為重要任務,對于農作物生產,我們應積極利用我們的服務平臺,幫助客戶實現銷售渠道的擴展,這不僅幫助了農民,贏得了我們信用社的好口碑,同時也保證了的我們信貸資金的回籠。將有限的資金投入到那些有前景、有市場的優質農業項目中去,同時積極參與到客戶產、銷過程中,才能真正實現農村金融主力軍的作用,而不是為了政策性職能的實現,將資金以支農的名義發放給其他人,造成資金的盲目不合理投入。
五、結語
本文主要闡述了信用社在發展經營過程中遇到的資金管理問題,通過對信用社內部機構設置、人員管理、制度建設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信用社只有努力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加強內部機構管理,提高資金管理運用,培養員工專業能力,積極搭建網絡業務平臺,重視支農貸款,才能為信用社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奠定基礎,希望信用社高層管理人員,能重視資金管理,將資金管理放在信用社發展中的重要戰略位置,從而實現信用社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永泰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