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大有實業有限公司電力承裝分公司 張楚楚 韓 怡
國網浙江杭州市蕭山區供電有限公司 徐鵬建 楊 健
管理創新是指根據企業內外部環境的變化,把新的管理要素或要素組合引入組織管理系統,從而更加有效地實現組織目標、提升組織管理效能及綜合績效的一種創新活動和手段。蕭山區供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蕭山公司)高度關注管理創新工作對運營能力的促進作用,堅持圍繞戰略落地,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管理創新實踐與成果推廣應用并重,在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整體戰略框架下,結合地方經濟發展及公司實際,緊密圍繞“兩大三高三實五新”管理機制,即聚焦“大戰略、大研判”,立足“高站位、高標準、高成效”,確保“立項貼合實際、過程注重務實、成果追求實效”,建立“五新”工程強化全過程管控,即錨定一項管理創新指引,注重管理創新規劃與企業發展相銜接;完善一個管理創新組織,注重專業聯合和部門協同;優化一套管理創新制度,注重項目化和一體化管理;搭建一個管理創新平臺,注重團隊建設和資源共享;孕育一種管理創新氛圍,注重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雙提升,積極開展管理創新,切實提升企業管理創新能力。如圖1所示。
蕭山公司以“方向上對接戰略目標、管理上對接管控模式、機制上對接創新本質、成果上對接價值內涵”為目標,積極拓展管理創新工作的深度和廣度,孵化培育一批國家級省部級管理創新成果,為公司發展提供強大創新動力。
專業管理的目標應覆蓋管理創新的全過程,包括管理創新立項、審查、實施、提煉、推廣等階段。蕭山公司以高站位來破題,以高標準來管控,以高成效來彰顯。破題時重點聚焦三大方面,確保課題質量。中間實施階段以“五新”工程來合理有效推進管理創新項目,強化過程管控,最終形成優秀管理創新成果。實現將創新與實踐相結合,改進管理工作中的短板,優化管理模式,從而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創新能力提升體系,切實提升公司管理工作整體水平。
蕭山公司充分運用精益管理理念,運用SWOT、PEST、五力模型等分析方法,評估形成目前公司的戰略落地方向及發展短板,確保后續選題方向的正確性。同時根據上級公司戰略部署,結合地方特色和公司實際,廣泛開展研究討論,形成推進國家電網戰略落地兩張任務清單,并細化分解出分項舉措。在此過程中,公司不斷耦合戰略落地與管理創新方向,確保目標一致。

圖1 “兩大三高三實五新”結構圖
蕭山公司創新組建智庫專家庫,該庫由省市公司專家、政府政策研究部門專家、大學管理學院教授、管理類專家等組成。在項目立項、項目審查階段,均由公司管理創新領導小組、工作小組、智庫專家參與,對所有管理創新項目進行“三方會審”。公司領導負責從全局角度審核項目與公司整體目標和重點工作的契合程度;智庫專家負責從專業角度、政策形勢角度判別項目的前瞻性。最終根據項目遴選機制確定管理創新項目的審查結果,明確年度管理創新項目,并形成創新項目立項計劃下達至各項目部門。
公司堅持把企業管理創新當作“一把手工程”來抓,認識高,力度大,把管理創新提升至公司戰略的高度,形成“自上而下、上下合力”的管理創新氛圍。組建管理創新工作領導小組,由公司主要負責人親自掛帥,高度重視,親自推動。工作小組由公司各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組成,落地實踐。每年的項目立項之初,即由領導小組在年度工作務虛會上頭腦風暴,結合上級戰略及地方經濟發展方向,聚焦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最迫切要解決的難題,共同謀劃管理創新課題。
搭建公司管理創新知識共享平臺,吸收國內外各行業的優秀管理創新相關文獻資料,共享歷年來優秀的國家級及省部級獲獎成果,按照“知識收集、知識加工、知識審核與發布、知識應用反饋、知識更新與淘汰”五個步驟持續保證集群知識共享的系統性、先進性、實用性,滿足公司系統各專業、各層級員工的知識獲取需求,兼顧普及性與專業性,為各專業、各層級人員管理理念、管理工具、管理經驗的學習提供知識共享。同時借鑒卓越績效“測量、分析、改進”工具的應用,在管理創新課題推進過程中,將各項指標細化分解,形成全維度指標監控體系,確保課題執行過程中各個環節的執行質量。
蕭山公司每年年初下發工作方案,要求各部門以問題解決和戰略目標為導向,在各大重點領域方向全力攻堅,聚焦國際領先管理方法、創新先進管理經驗,著力在各專業、各單位解決實際問題、消除管理短板、提升管理效能上下功夫。在項目驗收評審階段,公司聯合外部智庫專家,從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品牌效益多維度全方位評價考核管理創新成效。
蕭山公司在推動能源消費革命、支撐清潔能源示范省建設、優化電力營商環境、保障電力安全可靠供應、推進電網高質量發展、強化經營管理、實施改革攻堅、加強黨的建設等八大重點領域方向全力攻堅,圍繞管理創新多專業領域的創新需求,引入精益管理思維,以服務創新和流程創新為主,向思路創新和理念創新等結構性創新領域擴展延伸,注重整體創新、跨專業創新,制定符合公司發展的創新愿景,并繪制管理創新地圖,進一步明確企業的管理創新目標。
一是在公司管理創新工作領導小組領導下,以辦公室為管理創新歸口管理部門,以外部智庫專家為輔助決策機構,以專業部門和下屬基層單位為管理創新工作小組,建立“領導小組—歸口部門—智庫專家—工作小組”四層管理創新工作組織,要求所有專業部門均需申報管理創新項目,基層單位鼓勵申報。二是以“創新孵化中心”“卓越績效論壇”等為管理創新支撐和載體。辦公室作為歸口管理部門,明確管理創新工作職責和實施辦法,并以管理要素為依據,明確業務流程各節點所匹配的制度、表單、展示流程對應的管理職責和各個相關崗位的工作要求,對管理創新工作統一組織、統一部署、統一標準、統一考評。三是挖掘創新路徑,實現專業深度融合。確定從研究方法、成果內容、應用模式三個維度,從管理理念、管理流程、管理指標、管理工具、管理制度五級要素上思考業務,確定“從實踐中提煉成果、用成果指導實踐、再創新再提升”的創新思路,實現“創新—實踐—再創新—再實踐”的持續創新之道,全面、系統、持續地完善各項業務的管理水平。
創新制度保障。蕭山公司以“1+1”管理創新制度配套開展工作,精準聚焦,力爭制度“不虛、不繁”。推廣制度內容表單化、流程化,以實施意見為總綱,開展公司內部管理創新項目儲備、申報、實施、評比、表彰全流程。
創新培訓模式。開展“卓越績效論壇” “特色沙龍” “管理論壇”等多種培訓,提升人才的管理創新水平,助推公司人才逐漸成長為專家型人才,為下一輪的工作提供更高質量的人才保障。除此之外,組織人才對管理創新各項重點流程、重點環節加強監督與管理,對管理創新各項機制的合理性、必要性、銜接性等提出合理質疑和建議,將建議與改善的過程撰寫成典型經驗,指導下一年度管理創新工作的開展,為管理創新可持續性工作提供保障。

圖2 管理創新平臺
創新激勵手段。在管理創新工作實施意見中明確開展公司內部優秀管理創新課題評選,評選出一二三等獎,予以物質和精神獎勵。同時將管理創新工作納入干部的考評考核,對有管理創新成果的員工,甄選進入后備優秀人才庫,并作為評優、評先和晉級考核的主要標準和依據。
蕭山公司成立管理創新孵化中心,如圖2所示,構建成為一個覆蓋管理創新、質量創新、科技創新等多專業領域的綜合孵化平臺,打造管理創新項目的“育成中心”、技術及管理人才的“培養中心”,管理創新成果與創新文化的“展示中心”,管理創新工作的“集成中心”,建立以“集中、務實、高效、靈活、標準、融合”為特色的業務流程。
管理創新孵化中心配備多媒體、投影儀、計算機、管理創新榮譽墻等硬件設施,內設管理創新項目進度看板、管理創新成果庫、管理創新儲備庫、管理創新工作制度和流程等。目前中心已成為一個覆蓋管理創新、質量創新、科技創新等多專業領域的綜合創新活動平臺。
蕭山公司結合杭州本土文化,落地形成以“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為特征的“浙江精神”,孕育形成公司管理創新特色氛圍。強化管理創新管理理念根植,通過月度會議公司領導帶頭學,逐步向廣大干部職工和基層班組分發國網管理創新案例集,傳播管理創新驅動發展理念。
創辦管理創新刊物《潮思》,結合公司“五家一圈”企業文化品牌的“技能之家”模塊和企業文化長廊建設,在公司和基層單位打造富有專項特色的創新文化專欄,在創新孵化中心、職工創新工作室、頭腦風暴室、實訓室常態化開展管理論壇、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的創新活動,引導員工創新,鼓勵員工創新,最終形成了“全員主動參與,持續改善”的管理文化。
目前,蕭山公司先后獲得第二十七屆全國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二等獎1項,浙江省一等獎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