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通訊員 董萍 付高善
新年以來,寒潮侵襲新疆大地。2020年1月12日,喀什市最低溫度降到零下16攝氏度,而喀什市色滿鄉吐格村村民海仁姑麗·依米提的家里卻是溫暖如春。
過去每到冬天,取暖都是困擾海仁姑麗·依米提的事情,今年她終于不再為取暖發愁了。愛干凈的海仁姑麗把家具擦得亮亮的,電采暖碳晶板上的梅、蘭、竹、菊圖案她也很喜歡。
在喀什、和田、克州,從2019 年的供暖季開始,許多農牧民從過去靠燒煤取暖,逐步轉變為電采暖。去年冬天,南疆有60.5萬戶居民和海仁姑麗·依米提一樣享受到南疆煤改電(一期)工程帶來的成果,迎來了無煙暖冬。
“今年冬天比往年都冷,但回到家里特別熱,因為有電暖氣,舒舒服服的。”海仁姑麗·依米提說:“用上電采暖特別干凈。你看這墻一直是白的,一家人也不用擠在一起了。我喜歡今年的冬天,干凈、舒適。”
實施南疆煤改電工程是自治區黨委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聚焦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的重大舉措,也是一項聚焦總目標、發揮資源優勢、帶動南疆經濟發展、提高南疆人民生活水平和獲得感、幸福感的重大工程,對推進南疆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按照《南疆四地州煤改電工程(一期)實施方案(2019~2021 年)》的要求,擬用3 年時間在喀什地區、和田地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實施完成89.2萬戶煤改電任務。

國網“天山雪蓮”(墨玉)共產黨員服務隊員來到古麗阿依木·圖爾蓀家對電采暖設備進行入冬前檢查,并講解安全注意事項。 (甄立民 攝)
2019 年2 月,《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2019年南疆四地州“煤改電”配套電網建設改造實施方案》正式印發。從組織機構及職責分工上,設置領導小組、專業工作組及業務指導組、工程現場指揮部,橫向連通所有相關專業,縱向貫穿省公司、地州公司直至項目部現場。在推進煤改電工程過程中,充分發揮電力先行的作用,電網建到哪兒、改到哪兒,煤改電就跟進到哪兒。
為了應對煤改電用戶增長帶來的電力負荷增長,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簡稱公司)啟動煤改電配套電網建設,全面提升新疆主電網向南疆的輸電能力,提高煤改電區域供電能力。
2019 年,投資46 億元用于南疆煤改電配套電網建設,建設完成750 千伏巴楚-莎車、莎車-和田、喀什-莎車輸變電工程,全面提升新疆主電網向南疆三地州尤其是向和田地區的輸電能力。建成投產36 項35~220 千伏輸變電工程,全面提高煤改電區域供電能力,保證各地州區域內電力供應。建設10 千伏線路2826.63千米,低壓線路6233.95千米,增換配變4903 臺,全面加強面向用戶最后一公里工程建設,保障煤改電農戶安全可靠用電。
在2019 年電網建設基礎上,2020年公司又安排南疆四地州煤改電配套電網項目1079項、投資30.93億元。
2020年3月15日,南疆四地州煤改電工程(2020 年)開工建設。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公司強化工程全過程管控,積極推進煤改電配套電網工程建設。充分發揮配套電網建設領導小組職能,管理人員駐點督導、分片包干,落實責任,加強人財物投入保障,抓好工程各環節的組織實施和閉環管理,推動政企協同配合,全力推進煤改電配套電網工程建設任務。組織8 家地市單位參與煤改電工程會戰幫扶行動。強化基層組織建設,成立黨員突擊隊,在施工高峰期,一線施工作業人員近5000人。
2020年11月3日,當年南疆四地州“煤改電”工程全部竣工。截至目前,南疆煤改電(一期)工程已完成南疆三地州24個縣1078個村60.5萬戶改造任務。
在實施煤改電工程改造項目中,自治區對改造戶按照每戶4千瓦、50平方米的標準進行改造,主要對室內線路進行改裝布線,安裝配電箱、溫控開關及電發熱裝置(石墨碳基類電暖器、電暖畫、碳纖維電暖器、電壁掛爐等),保障老百姓住房的基本取暖問題。初期建設費每戶3800 元,其中中央補貼1425元,自治區補貼1425元,居民個人每戶只需承擔950元。
隨著煤改電相關工程建成投產,農民生活質量不斷提升、農村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電氣化新疆加快推進,南疆電網進一步補強,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正在逐步顯現。
莎車縣阿瓦提鎮巴扎村村民努爾艾合麥提江·艾熱提一家在2019 年10月安裝了電暖氣片,供暖后1個小時最多用4度電。他算了一下,整個冬天的供暖費用在一千元左右,以前一個冬天買煤炭取暖的成本是兩千多元,這樣可以節省近一半的錢。他說:“以前冬天是燒煤取暖,不僅不干凈還比較貴,現在安裝了電采暖,電費比煤便宜多了,院子里很干凈,政府給了補貼,我們很開心,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
南疆的冬日,不復以往的煙霧煤灰,溫暖與藍天和諧共生,電能陪伴居民度過漫漫長冬,暖意在心里涌動。這種暖意,也隨著煤改電工程的推進蔓延開來。
2020年11月6日,克州烏恰縣黑孜葦鄉庫拉力克村村民托坤·阿布德熱蘇力睡了一個踏實覺,“晚上沒有被凍醒,也不用半夜加煤了。早晨起來,被窩還暖著。”
第一次使用電采暖,托坤·阿布德熱蘇力覺得很新鮮。室內溫度可以自己調整,隨時可以開關,他很快就學會了“一鍵設置”功能。“把這個報警器扔了吧。”他一邊收拾客廳的煤爐子,一邊催妻子摘下墻上的一氧化碳報警器扔掉,因為以后用不著了。

國網“天山雪蓮”共產黨員服務隊員幫助達里雅布依村民艾加汗·買提于素甫調試電暖氣。 (甄立民 攝)
進入供暖季后,為確保煤改電用戶溫暖度冬,公司強供電設施特巡特護,組織黨員服務隊上門走訪,開展戶內用電安全檢查和宣傳,保證老百姓安全用電、舒心取暖。
“自從改了電取暖,再也不用擔心煤氣中毒了,屋子里也干凈了,真挺好!”2020年12月9日,國網阿合奇縣供電公司黨員服務隊到哈拉奇鄉阿合奇村走訪,村民阿依加瑪麗·對先摸著熱騰騰的電暖氣笑逐顏開。
煤改電工程不僅提高鄉村電氣化程度,也為當地小微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機遇。位于克州阿圖什市小微產業園內的新疆比巴哈農牧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無花果加工的小微企業,2020年投產。它的發展便得益于南疆部分縣市開展的煤改電工程建設。
“無花果成熟后,不好存儲和運輸,常溫條件下只能保存一兩天,只能在當地和周邊城市銷售。很多村民的無花果都是依靠自然風干的方式處理,在晾曬過程中,風沙大,有些無花果還會生蟲。今年我們公司投產后,通過電能采用機器對無花果進行烘干處理,無花果的品質得到了保證,銷路廣了,也有更多當地居民獲得了工作崗位。”該公司檢驗員艾科熱木·圖拉克說。
南疆四地州“煤改電”電網配套工程建設的實施,不僅改善居民供暖條件,也為鄉村振興提供了無限潛能。
2020年,和田地區投資12.5億元對8個縣市323個村進行了煤改電工程建設99191 戶居民受益。同時,也幫助農村富裕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
和田市肖爾巴格鄉巴什阿曲村村民艾利亞斯·艾斯卡爾就通過學習和實習成為一名熟練工。“去年一年我收入了5萬塊錢,我們村子里就有15個人在跟我一起干。”
據統計,今年和田地區煤改電工程日用工量預計將達1000人以上,用工集中的鄉鎮,當地政府部門還聯合用工單位開設了崗前培訓班幫助學員學習技術。
三九寒冬,國網和田供電公司工作人員正在配合當地政府部門走村入戶,開展2021 年煤改電項目的確村確戶調查認定工作。
國網和田供電公司項目管理中心負責人劉德維介紹:“截至目前,我們已經完成了2021 年農網服務類招標、合同簽訂、施工人員儲備,物資需求提報工作。同時對圖紙、現場進行了核對,為2021 年12.2 萬戶煤改電配套電網工程開工做好準備。”
根據2020 年南疆三地州政府完成的煤改電確村確戶結果,2021年煤改電工程涉及南疆三地州202個鄉鎮、1157個村、28.71萬戶居民。
2021年,公司將全面打好南疆四地州煤改電(一期)工程收官戰,重點加快推進750 千伏和田增容、喀什增容和莎車-和田二回線路工程,實施7項220千伏、2項110千伏和15項35千伏輸變電工程,建成1157項10千伏及以下配電網工程,將全面保障202 個鄉鎮、1157 個村、28.71萬戶居民供暖用電需要。
據了解,在南疆煤改電一期工程結束后,公司將全面配合自治區完成南疆煤改電二期工程規劃編制,高質量推進煤改電配套電網建設,有效改善南疆居民冬季采暖條件,切實把南疆煤改電工程打造成得民心、順民意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