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中國經濟、民生各領域都受到了強烈沖擊,公交行業可謂首當其沖。公交車輛相對密閉且人員密集的特點形成了傳染性病毒容易傳播與感染的客觀條件,讓人們對公交出行的安全性產生擔憂,再加上城市公交的配套設置不完善、多元化交通出行和生活方式、公交線網結構不合理等不利因素持續發酵,讓公交行業面臨巨大挑戰。
新冠疫情給公交行業帶來巨大挑戰的同時,也給公交企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公交企業借助新冠疫情深挖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規范企業運營、考核補貼等考量體系,建立科學完善的運管體系,提高公交資源的利用率和企業經營效益。
公交客流量的下降直接造成公交企業票款收入下降,隨著移動支付方式的覆蓋日趨全面以及DCEP(中國版數字貨幣)支付方式的到來,這“一降一增”將使得公交企業現金票款收入越來越少,也使得公交行業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水落石出”。公交車輛數變多了,按照傳統的生產作業模式公交企業就需要安排更多的專職收膽員投入到投幣機票膽回收工作中,但是公交企業從票膽中獲取到錢卻越來越少,“花的比掙的多”使得內生力普通不足的公交企業百公里運營成本不降反升。公交進入無人售票時代之后在公交現金票款回收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大致如下:
(1)收銀過程信息化低。從運營車輛到收銀中心,整個過程都需清點單、交接單等紙質賬單進行信息傳遞,信息流轉速率低,信息安全性和準確性更是無法保證;

(2)在公交場站,需要配置專職收膽員進行收膽。場站車多,勞動強度大;場站車少,工作量不飽和。收膽員的工作量、工作時間和考核標準無法統一;
(3)在收銀中心,先對每個票膽進行點鈔、復核,然后對各種紙質單據匯總后,再由專職錄入員將紙質清點單的數據手工錄入到公交信息化系統。整個過程監管滯后,不便于及時發現問題;
(4)票膽回收、清點過程人為因素干預過多,影響票膽安全。
在公交現金票款收入驟減的背景下,上述問題就顯的尤為突出。結合公交票款存在分散、幣值低的特點,公交企業需要一套科學、合理的票膽管理系統,解決票膽回收、清點問題,減少人為出錯幾率,將票膽回收、運輸、清點和結算四個流程無縫鏈接起來,降低人力成本投入,提高票膽信息流轉速率,降低運營成本,提高公交企業信息化管理水平,保證票膽安全。
鄭州天邁科技研發的自助收銀點鈔系統利用物聯網感知技術、RFID射頻識別技術以及磁電感應技術,改變公交傳統收膽模式,采用駕駛員自助行膽來取代專職收膽員收膽。借助大數據分析、云計算,自助收銀點鈔系統能夠實時統計票膽的分布狀況、票膽的流轉信息以及異常票膽明細,工作人員一改往日手工查單據核對信息的工作模式,現在只需要動動手指就可以通過電腦或手機隨時查看整個公司的票膽實時狀態,做到異常發生即報警并定位異常車輛和人員。既能減輕員工的工作強度、降低運營綜合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實現票膽精細管理,又可以進一步提高票膽安全管理水平。
在公交現金結算環節,從實膽數據采集、點鈔清算環節進行信息化改造,實現自動采集票膽信息、自動獲取硬幣稱重數據、實時傳輸點鈔數據,既可以實現數據的全程監控管理、提高票膽結算數據的可靠性及企業管理效率,也減少了人工干預,降低了票膽結算過程的人力成本開支。
自助收銀點鈔系統的建設可以使公交企業使用紙質單據進行信息傳遞、管理票膽的模式進行信息化、智能化升級,幫助公交企業現金票款管理進入無紙化辦公的新時代,補齊公交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短板,提升公交整體信息化管理水平。
在后疫情時代,自助收銀點鈔系統給公交企業提供了企業改革的新思路,助力公交企業擺脫困境、扭轉局面,提高公交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