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國東 吳 瓊 周 兵
1.長春市第六醫院電診科,吉林 長春 130021 2.長春市第六醫院醫務科,吉林 長春 130021 3.吉林大學校醫院外科,吉林 長春 130000
精神病是一種以認知障礙、情感障礙、意志障礙、行為障礙等大腦功能失調癥狀為主要表現的疾病,腦部結構異常、緊張、創傷等因素均可導致患者發病,患者發病初期常表現出性格突變、情緒紊亂、行為詭異等,隨病情發展,部分患者可能存在攻擊性,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健康和他人的生命安全[1]。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是當前治療精神病的常用手段,雖有明顯療效,但容易對患者心血管系統造成損傷,從而引發一些列心血管疾病,不僅不利于治療的有效進行,還會對患者身體造成嚴重影響[2]。本次研究將我院精神科141例精神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抗精神病藥物長期服用對患者心電圖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間我院精神科收治141例精神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精神病診斷標準,未患其他嚴重器官功能障礙。排除標準:患心律失常、高血壓性心臟病等可影響心電圖檢查結果的疾病。男性70例,女性71例;年齡23~75歲,平均(46.5±3.3)歲;病程1~48年,平均(24.7±5.8)年;所有患者均為單一用藥,其中氯氮平43例,氯丙嗪36例,利培酮29例,喹硫平17例,奧氮平16例。
1.2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按照醫囑服用藥物,用藥8周。
1.3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長期用藥對心電圖的影響。

2.1不同抗精神病藥物對患者心電圖影響詳見表1。

表1 不同抗精神病藥物對患者心電圖影響
2.2兩組患者心電圖異常對比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心電圖異常對比[n(%)]
臨床治療精神疾病多采用藥物治療,抗精神病藥物種類繁多,目前較為常用的抗精神病藥物包括氯氮平、氯丙嗪、利培酮、喹硫平、奧氮平等。氯氮平屬于二苯二氮雜卓類藥物,是治療精神疾病的常見藥物,臨床療效顯著,但氯氮平會減弱患者心縮力,從而降低患者搏出量和心輸出量,此外,氯氮平具有α受體阻滯作用,引起患者發生心臟復極化障礙,從而導致患者心電圖發生變化[3]。氯丙嗪是多巴胺受體拮抗劑,藥理活性眾多,藥物進入機體后,與情緒思維有關的邊緣系統的多巴胺受體可直接與藥物反應,并能激活α-腎上腺素受體,從而使患者鎮靜,但除了對精神疾病具有一定療效外,氯丙嗪也可用于治療心血管疾病,通過拮抗外周α-腎上腺素受體擴張血管,從而降低血壓,減輕心臟負擔,但如果長期用藥則可能引發體位性低血壓和心電圖改變,另外還常會引起患者發生錐體外系反應。利培酮是一種選擇性單胺能拮抗劑,與多種受體均具有較高的親和力,目前來看,利培酮治療精神疾病的機制尚未明確,但是經研究表明,利培酮可有效治療精神疾病的原因可能與利培酮對D2受體和5HT2受體進行拮抗作用有關[4]。另有研究顯示,精神病患者在長期使用利培酮后,其QRS和QT間期均會受到影響,引起心電圖變化[5]。喹硫平同樣為用于治療精神病的藥物之一,主要通過對5HT、多巴胺D2等受體產生拮抗作用,從而緩解患者癥狀。此外,喹硫平具有拮抗乙酰膽堿受體的能力,進而對患者迷走神經產生抑制效果,使得交感神經功能亢進,最終導致患者心率加快,發生心電圖變化。奧氮平是一種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具有用量少、副作用小等特點。奧氮平導致患者心電圖發生改變的原因與喹硫平相同,除此之外,當長期使用奧氮平之后,患者冠狀動脈流量會顯著降低,導致患者心臟供血處于高負荷狀態,進而導致心電圖異常。本次研究結果顯示,5種抗精神病藥物均可導致患者發生心電圖改變,氯氮平和氯丙嗪造成心電圖改變的幾率更高,此外,心電圖異常多以竇性心動過速和ST-T改變為主。
綜上所述,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可引起患者心電圖異常,臨床可根據患者實際狀況采用合適的藥物為患者治療,并做好心電圖監測,以保證患者治療效果。